朱大可余秋雨 快人快语朱大可:批评余秋雨二月河事出有因

2017-1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型电视专题片<文化河南>是我省有关部门和阳光卫视合拍的反映河南文化的大制作.朱大可作为总撰稿之一,对河南文化本身并不是太熟悉.朱大可说:"担任具体撰稿的都是河

大型电视专题片《文化河南》是我省有关部门和阳光卫视合拍的反映河南文化的大制作。朱大可作为总撰稿之一,对河南文化本身并不是太熟悉。朱大可说:“担任具体撰稿的都是河南文化的专家,我只是负责脚本脉络、风格的总体把握。在写作上,我们会尽量把自己的视角放低,现在一些专题片玩得太深沉,应该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让观众对这种文化产生一种理解和尊重。”

河南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历史名人、名城、名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而电视专题片的容量是有限的,怎样解决这样的矛盾呢?有些枯燥的历史、理论又怎样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呢?

朱大可说:“思想性是必须的,用简单的手法来表现复杂的道理,讲人讲事儿不讲理,道在其中。用讲故事的方式切入,从细节入手,现在国外很多文化专题片那么吸引人原因也许在此。虽然我是总撰稿,但我感觉解说词是配角而不是主角,要充分显示画面的力量。”

“历史不是死的,而是鲜活的,是因人而异的,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方式。这个专题片就是要用现代的话语方式来诠释历史,用电视的方法来重建历史的记忆。历史著作是一种记忆方式,民间传说也是一种记忆方式,我们也有我们的记忆方式。我们做的这件事儿,可以说是一种文化重建,是另外一种形态的博物馆。”朱大可说。

作为文化批评家、学者、作家,尽管朱大可早已宣布“我和文学已经离婚了”,但他还是和文学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谈到文学豫军,朱大可说:“河南虽然深处内地,但和其他内地作家不同的是,河南的作家非常敏感,不迟钝,时刻关注着文学潮流的变化。文学豫军以前的创作特点是乡土,现在已经从乡土为出发点逐渐扩散,出现了很多思想、手法都很新锐的作家。”

谈文学豫军时,朱大可对二月河的清宫系列小说提出了批评,他说:“近年来,有一种讴歌封建专制主义的倾向,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开了先河,二月河的小说进一步发展,到后来清代电视剧在荧屏上泛滥成灾。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倒退,有很大的副作用。我对余秋雨的批评主要在这里,而不像一些人抓着他‘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事不放。”

日前,有消息说朱大可批评余秋雨封笔是一种作秀。朱大可说:“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从事的是文化批评,他作秀不作秀跟我有什么关系。”至于近日很轰动的《与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书》一书,朱大可说:“这本书我不知道,书中收录的是我十几年前的作品。”

前几天,文学评论家王鸿生对几位女作家的批评引起了轩然大波,双方都觉得很委屈。对此,朱大可说:“作为双方的朋友我不好说什么,这件事对双方都是一种伤害。出现这种现象和被批评者的心态有关,也和批评家的批评方式有关。拒绝批评在我国是有传统的,评论家也习惯于说好话。现在是应该建立一种良性的批评平台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