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翻译作品 雏凤清于老凤声 青年翻译家为文学作品注入新元素
凭借译作《刺槐树》,华东师范大学80后讲师金桔芳日前成为第八届傅雷翻译出版奖文学类奖项得主。2015年,在这个法语翻译界举足轻重的评选中,就有8位70后、80后进入候选名单,占到所有入围者的一大半,而最终的获奖者是不满40岁的周小珊。
回望百余年来的中国翻译史,从林纾、严复,到傅雷、朱生豪,从许渊冲、草婴,到柳鸣九、杨武能,一代又一代翻译家薪尽火传,把世界各民族的文学经典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如今,新一代的青年翻译家已经崭露头角,为文学经典注入了新的中国元素。
崭露头角
2011年,随着马尔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独》中译本由新经典文化公司出品,此书译者、北京大学西语系教师范晔一时间成为文化界的焦点人物。在惊喜的同时,人们也不免疑虑:这位34岁的年轻人是否有能力来翻译这样一部复杂的作品?不久之后,各界的好评纷至沓来。5年过去了,范晔翻译的《百年孤独》至今仍占据着各大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前列。
在新经典文化外国文学事业部总编辑黎遥看来,从整体上看,青年译者和老一代翻译家的外语水平相差不大,而他们对现代汉语的掌握显得更为纯熟。比如,过去有些译者为了翻译西方语言中的从句,不得不插入很多破折号,虽然说不上是错误,但会使句子变得零乱。青年译者在处理这类句子时会更从容,译文更符合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在新经典文化的译者队伍中,虽然也有一些水平很高的老先生,但中青年译者已经成为主力。像范晔这样有才华的中青年译者其实还有很多,之所以有些人的名气还不大,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还没‘老’。”黎遥认为,译作成为经典需要通过时间的淘洗、沉淀,翻译家被认可往往也需要时间的积累,“有些作品其实翻译得非常好,但是沉淀还不够。或许二三十年之后,大家回过头来看,才会重新发现这些译本。”
从2010年主办“《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开始,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杂志就把“探寻翻译之星”作为活动的一个宗旨。几年下来,《英语世界》主编邢三洲发现,优秀的译者其实不一定都来自大城市或者传统的外语院校,在一些小城市和非专业外语院校同样有不少翻译人才。
2015年,阜阳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姚强获得英译汉组一等奖。河南平顶山的自由译者孟洁冰、中国农业大学的青年教师郝福合不仅在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后又应杂志社的邀请试译了一些其他稿件,同样表现出非常好的翻译水平。
“现在的青年翻译群体,大体还是非常上进、非常有热情的。文学翻译稿酬低,投身其中的大多数人是凭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没有这个打底,这件需要甘坐冷板凳的事也坚持不下来。”《外国文艺》杂志执行副主编李玉瑶如此评价。
再接再厉
几天前,上海翻译家协会、《外国文艺》杂志承办的第十三届“沪江杯”翻译竞赛公布了获奖名单。和前几届一样,英译汉、德译汉两个组别的一等奖都付之阙如。
“我们有五位终审专家评委,评分出来之后大家总会为给不给一等奖而纠结。但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确实是无底洞,总有不断提升的空间,总存在各种改进的可能,一个词一个句子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所以评委老师无法轻易给出。
”李玉瑶介绍,为了给青年译者更多机会,“沪江杯”翻译竞赛将年龄设定为45岁以下。从参赛情况看,其实25岁到35岁这个年龄段是参赛最多,获奖选手也最多的,但她也注意到年轻译者的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可能在于他们也许自信得过了一点,要再多一些对翻译的敬畏心。这是一趟处处是陷阱的旅程,风光旖旎却也危机四伏,一不留神就会落坑。”
李玉瑶说,有的句子看似好译,其实可能是有出处的,“怕就怕作者悄无声息地掉一下书袋,这考验的就是知识面。翻译想做好,不是语言好词汇量多就够,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韩素英青年翻译奖竞赛同样把参赛者的年龄限定在45岁以下。审读过所有第28届竞赛的全部英译汉组参赛译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华文、副教授朱一凡既为青年译者所表现出的整体水准而振奋,但也因有些漏译、误译等不够谨慎的翻译态度而遗憾。
“此次的参赛译文在大意的把控上都较为准确,但具体字词的理解、拿捏却小错频现。”他们建议,“青年译者要继续成长应当给自己‘先定个小目标’,从字、词、标点这些小处抓起,多琢磨,勤思考,才能有所进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