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的书和文章 专访财经作家吴晓波:读书人是最让我感到快乐和自得的身份
从十年前开始,吴晓波的家中每年会新增一个书柜和 200 本书。工作太忙,他只有见缝插针地读。对他来说,读书是一个阅读、摘录、输入、反刍的过程。(图:吴晓波承认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阅读习惯,但他仍坚持通过书本获取知识)
除了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的出版人以外,吴晓波近年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炙手可热的自媒体人。平日里奔波于各大城市,出席活动、演讲,他仍规定自己每周为自媒体平台写上两篇专栏、录制一个视频。 新媒体的浪潮汹涌,曾经活跃于各大报纸杂志的吴晓波在去年“下海”,做起了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该号上线至今一年多,粉丝日益增加,已经达到近百万,他的专栏文章更成为朋友圈里“刷屏”的常客。他俨然成了作家转型新媒体的成功代表。
近日,吴晓波在出席经济论坛的间隙接受《外滩画报》的专访,谈及新媒体时代的阅读和写作滔滔不绝。他承认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阅读习惯,但他仍坚持通过书本获取知识。在不久前录制的《吴晓波和我与读书的私密往事》里,吴晓波坦言最希望自己是一个读书人:“这是最能够让我感到很快乐和很自得的身份。
” 他回忆自己最早接触的课外书是一本已经泛黄、竖排繁体字版的《三国演义》。小学三年级的他读到此书如获至宝,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意识形态浓厚的教材外看到的另外一个全新的世界。
读大学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到“上帝死了”,让他十分震撼。他找来尼采的《偶像的黄昏》阅读,从此彻底改变了世界观,他意识到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做出判断,自己来决定要过什么样的人生,成为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
而熟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则让他意外通过新华社的面试,从此展开财经记者的生涯。 从十年前开始,吴晓波的家中每年会新增一个书柜和 200 本书。
工作太忙,他只有见缝插针地读。对他来说,读书是一个阅读、摘录、输入、反刍的过程。他总是习惯先看目录,标记感兴趣的章节,然后边阅读边做笔记,在扉页部分写下每个章节的观点。一两个月后,再把这些读书笔记摘录到电脑上,分门别类,以便写作时派用场。
吴晓波也有过感慨,读书读到他这个年龄,有时候“无书可读”,因为每年的新书榜单已经与他的需求无关。他认为:“书是和知识点有关的东西,经典的书一直存在,不觉得有新书旧书的区别。
而榜单和流行有关,很多发行量很大的书,两三年之后就没有人再提了。” 受到个人知识体系的局限,费力自觅新书的难度自然增加,重读经典就变成阅读的重要一环。读书如同访老友,是吴晓波多年的读书心得。
在他的经典书目里,既有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也有茨威格、沈从文、金庸的作品。在他从事企业采访、调研、写作时,每隔三五年对经典的不断重读就会逐渐发酵。“过去所看到的很多似懂非懂的观点,或者很多奉为信条的观点,在若干年后会被颠覆掉,它会变得更加的丰富。”他说。
在吴晓波看来,“要沉浸式阅读,才能形成知识点的吸收,纯粹靠手机的碎片化阅读是挺恐怖的,每个人都会变成碎片人”
B=外滩画报 W=吴晓波
B:谈谈你今年看了哪些书? W:我读财经类的书比较多,今年读的有《从 0 到 1》、《看见未来》、《创业维艰》,还有几本和互联网创业有关的。偶尔也看看文学,最近看了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东野圭吾的《虚无的十字架》。
可能因为年纪大了,我还是习惯于纸质书,出差就带上几本,每个月大概看 3 到 4 本。 B:新媒体的盛行,有没有改变你的阅读习惯? W:有,手机是很大的信息入口。我看碎片化的信息、文章是在手机上看,而原来是看报纸和杂志。
很多新闻也在朋友圈看,不过我对新闻的需求也不是很大。 B:但网络信息过于庞杂,有时反而会造成困扰? W:因为手机的便捷性太强,注意力容易被垃圾信息干扰到。我朋友汪丁丁就拒绝用微信,他认为微信会让人智商降低。
我并不这么认为,但一个人的知识吸收全部来自于手机的话,长期来讲知识会碎片化,没有一个体系,年轻时可能感觉不到,但进入成熟状态后,副作用就会加大,不过现在这是个全球性问题。
B:现在越来越多人只通过手机获取信息,不愿看书,对作家来说是不是一个挑战? W:嗯,那是灾难性的。在我的认知里,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文本篇幅量,要沉浸式阅读,才能形成知识点的吸收,纯粹靠手机的碎片化阅读是挺恐怖的,每个人都会变成碎片人,不是很好的事情。
B:你现在经营自媒体,写作时会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做一些调整吗? W:会有些调整,比如做投票增加互动性,考虑做一些图片或者新闻照片,让阅读更加丰富化。
但不会就文本角度改变,反而我的专栏比较长,在 2200-2500 字之间,比以前报纸上的专栏还长,影响不大。其实太短的文字一个道理讲不清楚。 B:新媒体的便捷令读者作者互动增加,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W:会有压力,毕竟人是感性的,听到认同的高兴,听到负面的不开心。
但我写专栏 20 多年了,相对来讲心脏比别人要坚强一点。我有些文章也被网上批得很厉害,但我觉得无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互联网最好玩的是,有些人批评你的角度是你一生都难以想象到的,就是所谓的“神回复”。其实高质量的批评和挑战是对人的智力的一种呼应。我比较讨厌、无奈的是有些跟烂泥潭一样乱骂,那就没有意义。如果是在理性层面进行讨论的话,对作者来讲也是一种进步,会认真去想这个问题到底是说对还是说错了。
B:你前不久一篇关于王林的专栏受到很多争议,你怎么看? W:我写这个文章是因为媒体翻出很多政商娱乐界人士和王林的合照,所有跟他合影的人都被当作狗血一样。
当时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不是我所认识的世界。第一,从我的经验,这个世界存在一些神秘事件,我们不了解它,可以不置可否,但不能认为对这个好奇的人就是智商低、反科学。第二,大部分和王林合影的人是有种好奇,并不一定见了王林就要进入他的政商圈,就有很强烈的功利性。
我的文章出来以后,朋友圈里的一些科学主义者直接给我留言争论,后来又有各种评价。 B:会介意差评吗? W:我只会介意这篇文章在技术上有没有需要弥补的地方。
如果我增加一些内容,是否能让文章更圆润、更无懈可击一点。但我写文章的初衷、观点并没有改变,我不会为王林或者马云写稿,没有必要。我写作的中正性还是能够坚持,观点的好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B:这些舆论对你造成压力了吗? W:公众号越来越大,看的人越来越多。几年前写一篇文章,不会有那么多人注意,但现在可能就拿着放大镜在看。这会让我落笔越来越谨慎,对我来讲是压力。
B:吴晓波频道上线以来很受欢迎,能谈谈运作的心得吗? W:公众号是去年 5 月上线的,当时传统媒体出现滑坡的景象,人的阅读大量在社交环境中产生。而公众号正是社交环境中的产品,所以我当时跟纸媒专栏的编辑说,不给你们写了,只给公众号写。
实际上写作量没有增加,也是一周写 2-3 篇。不过,公众号改变了我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互动性。现在有 90 多万粉丝,全国各地有80多个书友会,这是之前没想到的。
现在我们每天要填内容,增加了很多话题,公众号变成了一个以财经为主的小媒体平台。今天的公众号比去年要复杂得多,压力也比原来大一点。 B:自我评价一下公众号做得如何? W:还好,影响力比原来大。其实微信比微博、博客好,博客是比较口语化的写作平台,私人风格很强,微博主要是靠段子、抖机灵,微信相对来讲比较能容忍书面化,首先是在熟人圈里传播,不会用太戏剧化的方式。
我在微信上面能够回到以前给报纸、杂志写专栏时候的状态,觉得蛮舒服的。
我的微信公众号里每天取消关注的人数在 500 人左右,但新增有两三千人,那就是活的,喜欢你的人留下,不喜欢的人走掉。通过这样的方式,阅读或者写作者本身的一种状态会被改变。 B:未来吴晓波频道会尝试更多的拓展? W:我们做很多尝试,比如 M 周刊,这是我原来投资做过一本讲职业技能的财经类杂志,后来因为亏损太严重关闭了。
虽然有很多读者觉得很可惜,但我认为纸质的市场已经很困难了,所以不做了。
去年我就考虑在公号用户到一定量时把这个周刊恢复起来。两个月前我们开始做,现在一共推了 6 期,每一期的阅读量都在 8 万到 10 万,等于是一本小杂志的阅读量。这个可能是我们通过数据化的方式改造原来的知识。
B:你之前提过现在的企业家不读书,你的蓝狮子读书会是否在这个契机下诞生发展的? W:我指的是有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一辈企业家不读书。因为可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经商是靠经验主义,主要靠对机遇的把握能力、对经验的判断,知识、预见性这样的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未来肯定是不行的,70 后、80 后、90 后做企业其实是很注重书本学习的。 蓝狮子读书会 2010 年开始做,就是希望能够帮助这些企业家朋友或者中产阶级朋友减少图书选择的时间,每个月选 20 本书作为备选,因为时间是一个很大的成本。
目前我们在全国 81 个城市有书友会,有些城市会做很多活动,比如上海今年会做 200 场。
公号定期会推荐书,有些书是出版社给我们的,做一些落地活动。另外,读书会在长三角有 1 万多个会员,我们收取 600 到 1900 元的年费,提供读书相关的服务。 B:在你看来,纸质书籍最终会消失吗? W:不会,在我们这一代不会消失,但有可能变成奢侈品。
吴晓波推荐书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著
钱穆先生在此书中介绍了汉、唐、宋、明、清这五个时间跨度超过百年的统一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包括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虽然只是一本一百多页的小册子,但全书结构异常清晰,用语也十分通俗易懂,堪称是理解中国历史背后政治制度最好的入门之选。
《传统十论》 秦晖 著
我们一直讲古代中国皇权不下县,县级以下是一个宗法自治的社会,但读完这本书,会让我们对此前所读的中国历史产生一种颠覆的感觉。这本书里,秦晖先生向我们详细描述了中国大一统集权的历史传统,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我们视之为理所当然的现象有其制度上的对应根源。
《统一与分裂 : 中国历史的启示》 葛剑雄 著
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否确切明白“中国”这两字的含义其实是存在疑问的。本书的内容是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过程演变,从疆域的变化叙述历史。这是很有趣的,因为很有可能我们现在脚下的土地,在千百年前并不属于“中国”的范畴,而我们更需着眼的则是它们是如何成为“中国”一部分的。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彼得·德鲁克 著
德鲁克的这本《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很好地定义了企业家以及他们应该干的事。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与前人事业、现有市场有所区别,建立一个新的市场。对于中国任何一位企业家和传业者或者有志于此的人,这本书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 著
马克斯·韦伯或许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堪与 19 世纪的马克思比肩。在一个市场建立的初期,诚实、信任、互惠的建立异常艰难,韦伯独具慧眼地发现宗教伦理在这其中的重要作用。
《宽容》 房龙 著
这是一本讲历史的书,却不像历史书。作者从宽容这一项人类美德说起,以流畅的行文娓娓道来欧洲几千年历史上的各类“不宽容”事件。在他的笔下,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宽容史,确乎是发人深省,足以为今人戒。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著
《文学回忆录》是一个好书之人读了浩浩荡荡的书之后对于历史上文学家前辈的衷心评点。这本书里,木心讲起文学史兴高采烈,古今中外如数家珍。书中上溯 2000 多年前,希腊、罗马、希伯来、印度和中国的古文明时期,收尾已到了近现代、20 世纪的各国文学,这样一部大作对每一个爱好文学的人都无异于瑰宝。
《全球通史》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本关于全世界通史的宏大著作,洋洋洒洒,从史前开始一直讲到了近代,对世界各个地区的文明发展与演变做了介绍。读完这本书,我们大概可以将从前了解的历史片段串联,建构起一条文明的轨迹。
《罗伯特议事规则》亨利·罗伯特 著
会议、讨论是我们生活的日常一环,其实我们在讨论任何事情之前,或许应该先学习如何讨论。《罗伯特议事规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套可用性很高的规则,它对于议事过程中提出议项、听取与发表意见、提出动议、表决等都做了详细规定。这是一种程序上的合理,是公民民主素质的基础教育。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 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著
我们生存在一个碎片阅读的时代,也正因如此静下心来阅读一本本书才更成为必需。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是一种技能。同样是看书,但有的人看得快,有的人看得慢;有的人看得深入,有的人看得浅显,差别就在这里。如你觉得自己的读书方法还不够理想,可以看一看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