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文人画家书法

2017-08-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文人画家必以书法为其基本功夫,缺之不可,所以文人画家皆为书法高手.此文专介民国时期文人画名家陈师曾.姚芒父.金拱北.吴待秋.徐悲鸿.张大千等

文人画家必以书法为其基本功夫,缺之不可,所以文人画家皆为书法高手。此文专介民国时期文人画名家陈师曾、姚芒父、金拱北、吴待秋、徐悲鸿、张大千等人书风书貌。

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生于湖南凤凰,湖南巡抚陈宝箴孙,陈三立(陈散原)长子,陈寅恪之兄。陈师曾自幼学画,14岁时与知名书画家胡沁园、王湘绮相识。

19岁跟随父亲陈三立前往湖北并与范孝嫦(范肯堂之女,范曾姑祖)成婚。此后曾师从岳父范肯堂、周大烈等学习书法、文学。后考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学堂,期间与鲁迅等同学结下友谊。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元配范孝嫦去世。

此年赴上海就读于法国教会学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弟陈寅恪一同前往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宏文学院、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光绪三十年(1904年)与李叔同相识后两人交往密切。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与继室汪春绮(汪凤瀛之女)成婚。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后回国,任教于江苏南通师范大学,教授博物学。后拜著名书画家吴昌硕为师。民国二年(1913年),他在张謇邀请下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

同年又任北京政府教育部编纂处编审员。其妻汪春绮也于是年去世。民国四年(1915年)出任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画教师。民国六年(1917年)在北京法源寺与齐白石相识,两人结成莫逆之交。

民国七年(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邀其任中国画导师。同年,任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中国画教授。民国十一年(1922年),在日本画家荒木十亩、渡边晨亩之邀下,携自己与齐白石等人作品与金拱北一同前往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民国十二年(1923年),陈师曾在南京病逝,葬于杭州九溪牌坊山黄泥岭。

陈师曾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喜作诗文,有画必题,长篇短句,清新隽逸。其山水画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风俗画多描绘底层人物。

陈师曾的篆刻早期受蒋仁、黄易、奚冈等浙派影响,后得益于赵之谦、吴昌硕等近代篆刻名家,又从汉铜、鼎彝、砖瓦、陶文等古文字中广泛汲取营养,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吴昌硕又名吴仓硕,陈师曾的斋号之一就是“染仓室”,表明了他与吴昌硕在艺术上的渊源,其印谱即称《染仓室印存》。

与绘画一样,陈师曾的篆刻亦学吴,但又不全然类吴,熔铸秦、汉,古拙淳朴,苍劲超雅;笔姿刚健婀娜,拙中见巧,出奇造意,于古朴中富灵秀之气。

陈师曾书法篆、隶、魏碑、真、行诸体皆工,篆隶尤精。其书学魏碑,汉隶及楷书,对六朝碑碣钻研尤深,运笔自如,锋芒尽敛;笔力苍劲,风神秀逸。其作书喜用狼毫秃颖,故线条苍老刚健有雄浑之气;书法、篆刻皆能淳朴含蓄,毫无霸悍之气,是其性情、学养使然。

吴昌硕评其书画“以极雄丽之笔,郁为古拙块垒之趣,诗与书画下笔纯如”。著作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传世墨迹有篆书《临石鼓文》、行书《余静诗九日赏池会上酬王职方》手札等。

《临石鼓文》,纸本篆书扇面,纵18厘米,横49厘米。观其篆书用笔结体,似深受缶老的影响;然相比较而言,陈氏书法结体更为平实,用笔含蓄收敛,并无吴昌硕作书的夸张和霸气。

《余静诗九日赏池会上酬王职方》,纸本行书册页。此件行书尺犊,线条厚拙写得轻巧简练,自然磊落;通篇观之灵动鲜活、生气勃然,而不乏带点烂漫天真之气,尤能彰显书家性情。

姚华(1876-1930),字一鄂,号重光,一号茫父,别号莲花庵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姚华与陈寅生、张樾丞三人后世誉之为“近代刻铜三大家”。清光绪廿三年(1897年),举人,越五年,应聘于兴义笔山书院,主讲《佩文韵注》。

戊戌变法时东渡日本,就读于政法大学,光绪卅年(1904年)甲辰科三甲九名进士,任工部虞衡司主事。后又改任邮船部船政司主事兼邮政司科长,居宣武门外莲花寺。民国元年(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议员,翌年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后因军阀混战、政局紊乱遂隐居破寺中,以出售自己诗词书画和颖拓为生。姚华学问渊博,精文字学、音韵学、戏曲理论。最是其在文学领域的修养,当时人才济济的画坛无出其右者。

由于在戏曲方面的广深学识,使得他在梨园诸名流中极受崇礼。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等人都是莲花庵常客,尊姚为师。民国十三年(1924年),姚华在北京樱桃斜街贵州会馆举办画会时,数百人前往捧场,正在京城访问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也欣然参加并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民国十五年(1926年),姚华患脑溢血,愈后左臂致残,但仍坚持写字绘画,著书立说,为艺术殚精竭虑,他以进士身份参与工艺品的制作,这在中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4日,54岁的旷世奇才姚华因病去世,葬北京西直门外灶君庙姚山。

姚华科甲出身,满腹经纶,尤长于填词写曲,现存姚华词291首,曲86首,代表作有《弗堂词》《庚午春辞》《绮曲》等。书画方面,擅长山水花卉和题跋,隶、篆、行、草无不精道。所绘牡丹佳品——姚黄,艳丽多姿、生意盎然,名震一时,甚至连他本人也被戏称为“黄牡丹”。

其民国七年(1918年)所绘《浅绛山水图》被收入《近百年名画家选集》,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其与陈寅生、张樾丞三人后世誉之为“近代刻铜三大家”,姚、张二人将刻铜墨盒的制作流程推置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妙境界。遗著有《弗堂类稿》31卷、《莲花庵书画集》、《贵阳姚华茫父颖拓》和《金石系》、《黔语》等多部。

姚华书法隶、篆、行、草兼善,行笔***稳健,点画顿挫有力,力透纸背,锋颖藏露游刃有余,多用中锋又不为其所宥。其书初学从欧阳询《皇甫君碑铭》入手,效果不佳,改习《九宫醴泉铭》,兼及黄山谷与米元章,亦不得要领。

二十岁后,习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小字本,入其门径。又学赵孟頫能登堂入室。到京城后,“纵览诸家,所见实多,所学益杂”,四十岁后终于成熟,“熔铸诸家,雄遒茂密,峻朴生动,刚柔相济,卓然自立”。这样的书学路径,是区别于专攻一家而自显的。

必然成就茫父先生博采众长,四体俱精的书法特色。姚华篆书多法秦刻,以《琅玡刻石》、《峄山刻石》为宗,参以钟鼎、量权、印玺与汉碑碑额笔意,严整中有古朴的意味;隶书则喜《石门颂》,又对《郙阁颂》、《西狭颂》体会很深,认为“三颂”“皆汉隶之深朴雄峻者,笔皆隶势,平直圆活,而结构方正,寓严与宽,书品最高”;“而其楷书与行书,最称精绝”,根底在欧阳询与颜真卿,变化于褚遂良、柳公权、赵松雪,善“用刚毫行刻笔意”,“以金文倒薤法入楷书,笔画顿而后曳,方圆并济,纯真而秀丽,落笔高起高落,以远取势,拙朴而姿生,结体内敛外侈,朗密参差,谨严而妩媚。

”茫父先生认为自己“不工草,坐过露筋骨”。也是诚实之言。先生常自谓“诗第一,书第二,画第三”。姚华不惑之年以后,尤事丹青。对于书法,则毕生一以贯之,早年因为科举,要有一手好的小楷,但在及第之后,则是自觉的艺术行为。传世墨迹有《金文四条屏》、《僧虔柳恽楷书七言联》、《录吴俊卿诗》等。 民国 姚茫父 录吴俊卿诗

《录吴俊卿诗》,纸本行书手札。内容系录吴俊卿诗《渑池视秦赵会宴纪念碑有感》。茫父书法上溯金石,熔合篆隶。他从汉《石门颂》、《西狭颂》领会到今隶的真谛,又汲取金文笔法清刚之长,并用倒法入书,形成独具特色的顿而后曳的风貌。

他的书法茂盛恣肆,内敛外侈,主硬毫浓墨作书,以毫肖铁,圆浑中显清健,丰腴中透骨力。他认为清末书家大力倡导尊碑卑帖之风,于汉魏碑刻,不明笔史,多有偏颇流弊;他以篆作隶,以隶作楷,方圆并济,自树新风。

金城(1878~1926),原名金绍城,字巩伯,一字拱北,号北楼,又号藕湖,浙江吴兴人。中国近现代画家。金城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天性喜爱绘画,山水花鸟皆能,兼工篆隶镌刻,旁及古文辞。因没有老师传教,就在家里临摹家藏古代名人画迹,到后来所临字画几可乱真。

金城家学渊源,对古器物字画收藏甚富。兄弟姐妹早年都游学欧美。他本人亦在英国伦敦铿司大学攻读法律,曾道经美国、法国,考察法制兼及美术。回国后初任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廨襄谳委员,后被聘为编订法制馆、协修奏补大理院刑科推事、监造法庭工程处会办。

宣统二年(1910)法部派金城充美洲万国监狱改良会代表,中华民国成立后,任众议院议员、国务秘书、参与筹备古物陈列所,倡议将故宫内库及承德行宫所藏金石、书画于武英殿陈列展览,供广大群众和画家们研究学习。

书画署名金城,曾赴英国学习法律,民国成立时任北京大学商科学长,内务部检事,众议院议员,***秘书. 1920年春,金北楼先生联合当时画界名流,创办了“中国画学研究会”,并被推为会长。因此该会成立后,即与日本美术界取得联系,1920年首届联展在北京南河沿“欧美同学会”举行。

二届联展翌年在日本东京举行。时金北楼先生携中国北方画家作品,亲自东渡日本主持展览。第三次联展于1924年在北京、上海两地举行。客居北京时又创立湖社画会。

第四次联展于1926年6月,在日本东京及大阪两地举行。金北楼先生再次携带展品,东渡日本。此次展览规模增大,盛况空前,在日本文化界引起了很好的反响。由于长期奔波,积劳成疾, 1926年9月6日卒于上海,去世时年仅49岁。

金城善画山水,兼作花鸟。金城初学戴熙的精细笔法,后接近陆廉夫画风。金城的作品大都仿古、师古,在古人的意境中徘徊。晚年有些写生之作,比之前期的临摹作品,显得富有生气。著有《藕湖诗草》、《北楼论画》。著名画家胡佩衡、陈少梅、马晋都是金城的学生。

其擅书法诸体兼善,多见以行楷题画,以篆隶书写作品。其楷书师赵文敏,行书实参颜鲁公;篆书颇有成就,大、小篆、圆珠形式多样,然则笔力沉劲,风神古茂,自成一家。传世墨迹有篆书《饮酒鼓琴七言联》等。

《饮酒鼓琴七言联》,纸本篆书对联,单条纵153厘米,横31厘米。内容“饮酒客来求画马,鼓琴人静对翰鸡”,入署“砚櫵先生有道正集古金文字”,款识“辛酉夏四月吴兴金城”。钦印三方。此件以小篆笔法书之,结体则出入金文甲骨之间,松散大方,疏密无矩,风格独特。

吴徵(1878—1949),字待秋,名徵,以字行。别号抱鋗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丝湾人、栝苍亭长、晚署老鋗。浙江崇德(今桐乡)人。吴徵为吴伯滔之次子。吴待秋天赋聪颖,幼承家学,七岁上私塾,十二岁通晓声韵,已能吟出“地中鸣玉宽,天上走神龙。

”“苍天留将相,渔夫识英雄”之类神妙独到的佳句,让一贯严厉的父亲也点头称是。十八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娶同邑方氏为妻,同年冬,父亲吴滔弃世长眠。其一面师从吴昌硕学习花卉、书法、篆刻,一面临摹其父遗作,进而追宗奚铁生及“四王”绘画技法,对其他名家作品也常浏览琢磨,画技日益精进。

这期间,他为自己立下规矩:日刻一方图章,日临三张字帖,日画一张花卉或山水。二十一岁考取秀才,终日读书作画。

他与哥哥析产而居,与方氏夫妻和睦,方氏为他生下一女。方氏突患霍乱病亡故。1903 年只身来到杭州,求学于求是书院。同时兼任两所小学美术教师,并寄卖字画于杭州各大扇笺庄。1904年丁辅之、吴隐等人在孤山创办西泠印社,吴待秋也曾参与其事。

续娶崇德收藏名家李嘉福之女李隐玉为妻。民国成立,吴待秋赴北京以谋发展。1916 年吴待秋赴北京预备就任京兆伊,因陈叔通的劝说,而未上任,仍以鬻画为生。吴昌硕邀他回上海发展,经陈叔通之荐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被张元济聘为美术部主任。

1919年春节刚过,妻子李隐玉因病不治身亡,儿子、女儿也接连去世。一九二〇年与嘉兴名士沈稚峰之女沈漱玉结为伉俪,生三子。1931年,其于苏州某家耗二百余两黄金购得花园住宅一所,夫妇二人寓居苏州。

“八·一三”上海淞沪抗战爆发后,苏州常受到敌机轰炸,他携家属先后避难于故里崇德和德清、武康、仙潭等地,辗转流离,几无宁日。1941年秋转至上海,赁屋于福熙路(今延安中路)四明村八十二号内,重操旧业,以书画自娱。

1946 年任上海美术会监事。1947 年与颜文梁、张大千、吴湖帆等参与指导上海市美术馆的筹建工作,但常住苏州,居三楹画室,仍竟日作书绘画。1949 年9月22日阖然辞世,享年七十二岁。

吴徵山水初传家学,摹奚冈,后专攻四王一路,学习王麓台笔路尤多。花卉师吴俊卿早年笔墨,又学李鱓。所写花卉,笔墨酣畅,宽博淳厚,特擅写梅,寥寥数笔,情趣盎然。及至壮年,能集元、明代诸名家之长,而融汇一体,达到苍中带秀,刚中有柔的艺术效果。

晚年则粗简豪放为主,皴擦点苔喜用枯笔,近山近树又喜染焦墨,益现浑厚苍润,凸显独特的风格。其与吴昌硕、王一亭为世交。与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合称“三吴一冯”,因年长,列“三吴一冯”之首。

与吴子深、吴湖帆、吴观岱称为“江南四吴”。书法亦有渊源,楷书学欧柳,行书则学王觉斯、倪元璐,而得其神韵。兼擅治印。出版有《吴待秋山水画集》、《吴待秋花卉画集》、《吴待秋画集》、《古今名人书画集》等。传世书法墨迹有《芝草玉杯七言联》、《乡梦江皋七言联》、《山谷老人跋画山水图》等。

《芝草玉杯七言联》,纸本行书对联,单条纵128厘米,横30厘米。入署“仲藩先生雅嘱即正”,款署“抱鋗居士吴徵。”此联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深得王铎风神。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学素描。

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兼职于孔德学院。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代表。

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入葬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次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的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总理亲自题写“悲鸿故居”扁额。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其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

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徐悲鸿擅书法,篆隶草楷行诸体兼善。其一生所临碑帖数百种,尤其对《散氏盘》、《张猛龙》、《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泰山刻石》、《虢季子白盘》等篆、隶、楷等碑帖用功甚勤,继承了先晋诸铭名碑宽博、飘逸的结体与疏朗的章法,故能功力深厚,气魄雄大;但和棱角分明的魏碑书法相比,徐悲鸿书法里多出了帖学书法的圆润,平和,自然,故亦风采动人,可以说是碑学书法和贴学书法的结合,实为书法大家。

传世墨迹有诗联《白马杏花六言联》、《沙坪坝中央大学即景诗》、行书《任伯年评传及信札》、《行书淮南子》、信札《致杰民先生》等。

《淮南子摘句》,纸本行书立轴,纵81厘米,横46厘米。内容为“爱穷僻之乡,侧疗谷之间,隐於榛薄之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聕鉴,揉桑为枢。”款署“南淮子,悲鸿。”钦印“江南布衣。”此件行书行笔随意自然,有超脱奔放之感,转折有度,疾涩得宜,捺笔都从中锋收起,气势宕往,给人一种尽情而止的心态上的满足。

《任伯年评传及信札》,纸本行书手卷,纵27.0厘米,横312.5厘米。作于1950年,款署“弟悲鸿顿首,六月二十九日。”钦印“东海王孙、徐。”此卷内容还甚为丰富,尚有徐悲鸿致陈之初先生信札九通,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致陈之初先生信札七通,信封五幅,多言琐事及书画之相与酬唱事。

另附一通徐悲鸿无落款之诗,自勉诗云:“自况生平不羁马,又如犁地一耕牛。丰歉得失寻常事,叹息年华不少留。”此信札是画家为画家墨书评传,且多言绘事,又有确实可信的题跋,实为难得的研究资料和书法珍品。

此篇《任伯年小传》乃陈之初先生编辑的《任伯年画集》,以为前言。徐悲鸿以行草笔意信笔写来,洋洋洒洒,行气贯穿流畅,为其晚年墨书之精品。

张大千(1899-1983),最早本名张正则,后改名张援、张喧,小名季,号季爰,别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起兮。生于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中国著名画家,书法家。童年时期随姐、兄习文并随母亲学画。

1914年,就读重庆求精中学,后转江津中学。1917年东渡日本,在京都公平学校学习染织,课余时间坚持自学绘画,学诗,学治印。1919年完成学业,由日本返沪。秋,拜上海名书法家曾熙、李瑞清为师。念未婚妻谢舜华去世,至松江禅定寺出家为僧。

师事住持逸琳法师,法名大千。三月后还俗。1921年借寓上海李薇庄宅,与李秋君定交。在三师叔(李筠庵)的影响下,开始临仿石涛画迹,仿石涛册页一开,瞒过前辈画师黄宾虹。

1923年随父率家人由内江迁居江苏松江府华亭县。1924年善孖奉调入京,随兄弟初次入京,与汪慎生定交。仿作金冬心、石涛、八大、渐江扇面四帧赠汪慎生。1925年在上海宁波同乡会举办首次画展。1928年与善孖、马骀、俞剑华、黄宾虹诸人组织“烂漫社”,刊行《烂漫画集》。

1929年从汉城返沪。《蜀中三张画册》出版。被聘全国美展干事会员,与叶恭绰定交,同时结识徐悲鸿。出席全国第一届美展。1932年与叶恭绰、吴湖帆同游苏州,组织成立“正社书画会”。移居苏州网师园。1935年应徐悲鸿之聘,任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1936年首次在英国伯灵顿美术馆举行个展。1937年,“第二次全国美展”在南京举行,任审查委员。

七·七卢沟桥事变,困居北平。应故宫文物陈列所之聘,任国画研究班导师。1938年驻北平日本司令部多次派汉奸劝张大千出任伪职,张氏推诿不从,化装逃出北平,辗转上海、香港,入桂林途中会见徐悲鸿。隐居青城山上清宫。

1941年在重庆举办画展。携杨宛君、张心智北上兰州。在范振绪陪同下抵达敦煌,留敦煌临摹壁画。为莫高窟编号。1944年“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先后在成都、重庆展出。1945年率李复赴大足、资阳、简阳考察石刻艺术。

1948年在沪举办画展,展品多系工笔重彩。偕四夫人徐雯波赴港,举办画展。1949年,张大千被蒋介石政权接到台湾;1950年由港赴印,在新德里举办画展。考察临摹阿坚塔壁画。旅居大吉岭年余,诗画创作颇丰。

1951年在港举办画展。1952年远游阿根廷。1954年迁居巴西圣保罗市。1956年于东京展出“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萨尔馆长观后邀张氏赴巴黎展出。首次旅欧,观赏西方艺术和山川风光。在巴黎期间,会见常玉、赵无极、潘玉良等华裔艺术家。

1957年患目疾,回八德园静养。1960年9月应邀赴巴黎、布鲁塞尔、雅典举行巡回画展。在八德园作《蜀楚胜迹》12幅,均为老年泼墨变法之滥觞。1961年日内瓦画展。1963-1969年“张大千画展”在新加坡、吉隆坡、怡保、槟城、曼谷、科隆、伦敦、圣保罗、香港、美国等地展出。

1972年右眼失明,左眼白内障手术成功。美国洛杉矶安克鲁画廊展,被授予洛杉矶“荣誉市民”。1976年举家移居台北。

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张大千先生归国画展”。 1982年元月,台北举行“傅抱石、徐悲鸿、张大千水墨彩色画展”。香港集古斋举办“张大千画展”。 1983年3月8日,《张大千书画集》第四集出版。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于4月2日病逝,葬台北外双溪摩耶精舍。

张大千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大师。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

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张大千除了擅长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以外,在书法方面也是极有造诣的。张大千的书法以行楷和行书见长,篆隶书都擅长,章草也很雅致。

他早期师从清代晚期的著名书法家李瑞清、曾农髯,形成自己细秀,方平,略带隶书味的书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其书法开始酝酿变化。他转学多师,学习魏碑,《瘗鹤铭》,得魏碑的凝重雄强之气,却又无板滞之弊;参以宋代大家黄山谷的笔势,学习石涛笔法刚劲,熔南北碑帖于一炉,集各家所长,将自己豪放磊落的性格凸现于书道之中,形成内敛、古拙、多变、出新、笔力遒劲而秀逸的自家风格,被后人称为“大千体”。

传世墨迹有行书《奔湍落日七言联》、信札日记等。

《奔湍落日七言联》,纸本行书,单条纵130厘米,横30厘米,书于1947年。联曰“奔湍老雨不离山,落日痴云常峦岫。”款署“丁亥之夏予自江左归,于蜀中与孝慈老道兄同游西康,经雅州渡泸定,止于打箭炉,西康景物虽无危峦奇峰之胜,然丛山***,急湍奔逝,不复雄伟深远,有拍塞天地之概,右所书以报孝慈兄之偕游之乐也。

大千弟张爰并识于大风堂下。”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在这件作品中,张大千书法中翩翩欲飞、神采飞扬、豪放洒脱及铁画银钩、一波三折的特点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张大千书法中字的结构多呈左部低且向下、向左舒展,而右部则向上提升,有的并且紧缩成一团。左低右高在许多魏碑中表现的较突出,而唐楷复又收敛。张大千作为一位画家,再加上他对魏碑的学习,其视角与表现都使他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前者。 民国 张大千 致寒弟信札

《致寒弟信札》,纸本行书尺牍。张大千的书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山水画的意境,看上去笔笔有力,但不是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张扬外露和剑拔弩张,而是使力量与感情相融合,平中求奇,使他的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其藏于笔墨之中的锥沙印泥之妙,可以说是达到了“骨力”与“内美”的和谐统一,自成其笔力遒劲而秀逸的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