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学黄伟 惠州高校大动作 将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
近日,广州市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引进1-2所国际知名大学来穗合作办学。
深圳、中山、珠海、惠州四市,近期也在教育规划中提出引进一批高水平大学、国际知名大学。其中,深圳的“大学计划”最为宏大,提出到2025年高校将达20所左右。
加上东莞市上月底成功引进法国国立工艺学院、佛山市顺德区近期启动广州大学城卫星城建设,珠三角“办大学”热潮持续升温。
观察上述七城竞相“办大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七城“办大学”都注重引进国际一流学科,全球优质高教资源正朝广东加速导入。
珠三角掀起新一轮“办大学”热潮,既是广东落实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的具体实践,更是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
时下,随着珠三角“国际一流大学 科技产业创新”不断发酵,外界印象中的“全球制造基地”正向“全球创新应用市场”加速转变。
广深带动新一轮“大学热”升温
3月6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引进1至2所国际知名大学来穗合作办学。
作为广东省会城市,广州共有高校81所,集结了全省80%的高校、97%的国家重点学科、70%以上的科技人员和95%的博士。在国家最新提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广州新的“大学计划”备受外界关注。
根据规划,广州将引进世界一流的学科专家和人才团队,引进1至2所国际知名大学来穗合作办学,推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建设。同时,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及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整体推进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支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广州还将争创1—2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增1—2所专科高职院校,组建1所开放大学。
与广州相比,作为广东两大“发动机”之一的深圳,因建市时间不长、大学底子相对薄弱,近几年在引进国内国际名校方面势头更猛。
深圳建市初期创办了深圳大学,2000年起引进北大、清华、哈工大等名校来深办研究生院,2012年成立南方科技大学,2014年引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吉大昆士兰大学等。
近两年,深圳再掀“大学热”。北大、清华、人大、武大、中大、哈工大、美国罗格斯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一大批国内国际名校纷纷来深布局深圳校区、国际校区或特色学院。
去年底深圳市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高校将达20所左右,3—5所高校排名将进入全国前50位,30—50个优势学科将参与国家世界一流学科竞争。
作为广东两大“发动机”的广州和深圳,如今正带动珠三角地区升级“城市学历”。
五城共舞纷纷引进国际名校
在广州、深圳的带动下,珠海、中山、惠州、东莞、佛山也纷纷加入“大学竞赛”。
作为珠三角地区为数不多的没有本科院校的城市,中山市多年前就想通过引入“外援”方式改变高等教育滞后窘状。
为此,2012年,中山市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约合作办学;2014年与英国、德国的高校联系,希望引入世界排名靠前的理工科学校。经过两年多努力,今年1月,中山市正式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文垂学院。
日前公布的《中山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引进1至2所世界排名靠前的高校来中山独立或合作办学。
珠海也在加速提升高等教育。
自1999年起探索“地方政府与高校联合办学”模式以来,中大、暨大等10所高校先后扎根珠海,形成珠海校区或独立学院,珠海也因此被称为“分校之城”。去年,珠海市分别与中大、暨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两所大学的珠海校区功能升级。
中国内地首家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重点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办学的联合国际学院(UIC)于2005年落地珠海。其位于唐家湾的新校园即将于今年7月启用。珠海市提出,到2025年,力争有2—3所高等学校跻身国内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
惠州、东莞、佛山在“办大学”方面也有新动作。
2月27日,教育部同意东莞理工学院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合作,在东莞市设立联合学院。佛山市加速推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建广东省一流工科大学,佛山市顺德区近期还与省教育厅签署共建协议,启动广州大学城卫星城建设。惠州市则提出,到2020年引进1—2所国内外知名大学来惠州合作办学。尤其是借助中以孵化器、中以联合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共建的契机,推进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等来惠联合办学。
广深带动,五城共舞,珠三角七市竞相“办大学”愈演愈烈。
“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看,高校、科研机构越多,城市的科技力量就越大。教育资源越雄厚,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就越强。”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表示。
还有专家认为,国际名校汇聚,可为珠三角地区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对于广东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将起到加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