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珠年龄 陈露李明珠忆94冬奥摘铜:花滑赛场年龄是把双刃剑

2017-10-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94年,挪威中南部风景宜人的小镇上,18岁的陈露[微博]用6个三周跳赢得了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奖牌--背景:第17届冬奥会中国选派了

1994年,挪威中南部风景宜人的小镇上,18岁的陈露[微博]用6个三周跳赢得了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奖牌——

背景:第17届冬奥会中国选派了27名选手参加了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现代冬季两项等项目的比赛,获得3枚奖牌。其中,陈露获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铜牌。这是目前中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在冬奥会的最好成绩。

受访人:陈露(中国第一位花样滑冰世界冠军)

记者:对利勒哈默尔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陈露:除了比赛,其余的时间我都待在宿舍,连奥运村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是冬奥会受关注较高的项目,女单的决赛时间安排在整个会期的末尾,当我到利勒哈默尔的时候,花滑其他队友已经比赛完毕回国了。

没有伴儿,我那几天就跑去和短道速滑队的队员们在一起。韩国队的一位教练看到我之后还很震惊,他以为我是短道队的,“中国短道原来这么厉害,竟然还有这么年轻的队员来参加冬奥会。”因为这个小误会,我们成了朋友,之后每次见面他都会送我纪念章和礼物。有一年在北京比赛,他没来,他还让他的队员带来礼物交给短道队的队员再转给我,是特别有心的一个人。

记者:出征前,你有夺牌目标吗?

陈露:当时不太敢想夺牌的事儿。一直觉得奖牌离我们太遥远了,觉得自己是在花滑圈子的边缘,人家实力强的都不带我们玩儿。当时女子单人滑竞争特别激烈,高手如云,我当时虽然已经参加了一届冬奥会,也在世锦赛拿过第三名,但对于奖牌并没有绝对把握。

记者:比赛中你发挥得不错,6个成功的三周跳,难度很高,得铜牌会不会有一些可惜?

陈露:当时我的技术动作难度是很有竞争力的,但是花样滑冰不仅仅是竞技体育,它有很大程度是艺术。花样滑冰其实是在竞技中表现艺术语言。选手间难度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比的是谁更有感染力。这一点是需要逐渐去感悟的。用执行者来形容那时的我比较合适,教练安排什么动作我就去严格达到标准,情感表达上,我太年轻,不太擅长。

记者:四年之后的长野冬奥会你的表现应该是诠释了这一说法。

陈露:对,长野冬奥会我的动作难度不高,但艺术表现力足,能感染他人。记得比赛结束后,当时的裁判长对我说,我的裁判生涯中,从没因为选手的表演哭过,但这回我哭了。

记者:好像年龄的大小对于女子单人滑选手有重要的影响。

陈露:花样滑冰在如何诠释情感方面需要选手有成熟的思想,但是成长发育对于选手的竞技状态有很大影响。俄罗斯女子单人滑选手的状态是最明显的例子:16岁之前,她们实力很强,但是一旦过了发育阶段,大多数选手都被淘汰掉了。而国际滑联又规定不满16周岁的选手不能参加冬奥会和世锦赛。所以如何平稳过渡发育期是女选手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

记者:你退役后,中国女子单人滑一直没有突破是否有这方面的原因?

陈露:这是很重要的原因。相对于双人滑,女子单人滑对运动员自身能力要求很高,但女运动员状态的不确定性更多。年龄太小,艺术表现力会弱一些,而一旦到了生长发育期,就是很难迈过的一道坎儿。我也经历过节食减肥要严格控制体重的痛苦,真的很难熬。

当我饿得眼冒金星时,教练还会笑着逗我:“看看,瘦了很多,做动作是不是更容易了?”其实竞技体育不是强身健体,而是超越身体极限。比得是谁能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下来,比得是谁的内心更强大。

记者:在冬奥会上拿奖牌对你来说有哪些意义?

陈露:最大的意义是这两枚奖牌能激励更多正在练习花样滑冰或者是想练花样滑冰的人,给了他们追梦的动力。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有一天能拿花滑全国冠军。对于能站到冬奥赛场这件事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最终我不但站到赛场了,还拿到了奖牌,对于学花样滑冰的孩子来说,这是很大的鼓舞,他们能找到努力的方向。

记者:花样滑冰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露:花样滑冰带给我很多,我也付出了很多。但我是幸运的,因为还有很多像我一样为了这个梦想而努力的人,她们最终却没能实现梦想,而我实现了,所以现在我都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现在的生活。

记者:现在你的工作还是没离开花样滑冰。

陈露:想要离开不太可能了。毕竟这行是我最了解的,也是最有把握的。这么多年的经验也应该要教给有梦想的孩子。现在除了做花滑的推广普及,我也会挑一些有天赋的孩子,希望她们能将我的梦想延续。

记者:索契冬奥会的脚步近了,对于中国花滑有哪些期待?

陈露:期待双人滑能在索契站到领奖台。单人滑小将能有上佳表现,希望他们能走得更高,走得更好。

难度不比欧美选手低

1994年,李明珠带着年轻的陈露,在高手如云的冬奥赛场上赢回的不仅是一枚奖牌,同时开启了中国花滑正式参与国际竞逐的大门。

20年岁月流转,再忆起利勒哈默尔的日子,李明珠说:“那是第二次出征冬奥会,而此前的世锦赛陈露也拿过第三名,我们是带着奖牌任务去的,所以到了奥运村,我们的时间也都放到了训练上。”为了拿到奖牌,完成任务,李明珠早早地为陈露编排好了一套难度很高的动作。

“从实力上看,陈露不比欧美选手差,难度上可以拼一拼,不排除夺金可能。但花样滑冰的赛场,谁都不能排除意外的发生,为了能确保这枚奖牌,我们只有保证自己的难度。”

陈露的难度不比冠亚军低,但最终收获第三名,李明珠说这也与当时亚洲运动员还没有被国际裁判认可有关。“打分项目的印象分很重要,当裁判们都已经习惯了欧美选手夸张外露的表演方式时,对于亚洲选手含蓄的肢体语言不太认可,裁判们也需要时间去适应。而且当时陈露年龄稍小,我们在编排过程中对于音乐风格诠释方面稍微弱一些。所以最终得第三名也在情理之中。”(本报记者 丰佳佳)

跳跃的豆子

长春姑娘陈露在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中获得了女子单人滑铜牌。4年之后,她蝉联这个项目季军。一些西方媒体和观众喜欢称她为“露露”,更喜欢称她“跳跃的豆子”。

当时,在各大国际赛事中能出色完成多个三周跳的女运动员鲜见,而陈露刻意在这方面狠下工夫。在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中,她的跳跃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是役,她在短节目比赛中仅列第十一名,而在自由滑比赛中,她在日本电影《风之谷》配乐伴奏下,完成了6个三周跳(仅有后内点冰三周跳落冰后单手扶冰),次数为参赛选手中之最,亦是唯一没有在跳跃环节摔倒的选手,更是在联合跳跃中完成勾手三周跳。

“跳跃的豆子”有个人独创的动作造型:右腿向前右侧弯曲作半蹲状,同时抬起左腿并将脚踝放在右腿膝盖上,上身略向前弓,左臂举过头顶并与旋转轴呈约135度角,右臂与旋转轴呈约45度角,使两只手臂在一条直线上,继而仰头。该造型灵感来自中国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这个成为她的招牌动作。

难能可贵的是,“跳跃的豆子”力图在短节目和自由滑中音乐风格中,融入东亚风情,试图在发源于西方的花样滑冰运动中结合自己的亚洲背景,增加一些从前很少出现的新元素。在1995年世锦赛中,她的自由滑选曲是电影《末代皇帝》,得到裁判认可而打出高分,成为中国第一个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将中国花样滑冰水平引领到高处。

陈露之后,中国单人滑选手的最好成绩,一是刘艳[微博]的2006年都灵冬奥会第十一名,二是李子君[微博]的2013年世锦赛第七名,担纲赶超重任的青少年选手,不妨尝试做个“跳跃的豆子”。(梁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