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沂婚纱 为杨幂定制婚纱的王培沂 为何要做599一条的裙子

2018-01-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为杨幂定制婚纱的王培沂,为何要做599一条的裙子4月13日,施华洛世奇2018春夏潮流及新品发布会上,我见到了"中国高级定制先锋人物

原标题:为杨幂定制婚纱的王培沂,为何要做599一条的裙子

4月13日,施华洛世奇2018春夏潮流及新品发布会上,我见到了“中国高级定制先锋人物”王培沂。受施华洛世奇最新水晶潮流的启发,他运用最新款施华洛世奇元素为此次发布专门设计了如下两件作品。(详情请见:羡慕设计师王培沂,施华洛世奇新款水晶可以随便玩)

今年是王培沂创立个人品牌的第13个年头。将这一轮多光阴放在全球时尚史上观望,短到可以忽略不计,但聚焦到中国时尚发展轨道中细品,这13年里,王培沂对中国时尚产业的实践与感知绝对无法被忽视。

从高级定制到成衣再到线上品牌,从依靠明星效应获得原始积累到如今积极拥抱互联网电商,13年锤炼下来,王培沂的创业经历为中国本土设计师提供了哪些可供参考的样本?对于亲身经历的中国时尚行业发展环境的变迁,他怎么看,又做出了哪些应对? 搜狐时尚“对话中国设计师系列”报道第一期,听听王培沂的声音。

70后的王培沂受的是正统的中国式教育。从小学画画,大学考进了中国第一所高等设计学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即如今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当年的设计界,这张文凭相当拿得出手。

20多年后,留学在中国大地已不再是新鲜事,现如今的85后、90后设计师手中若没一张纽约、巴黎、米兰顶尖设计学院的毕业证作为背书,已很难再靠学历加分。

和大多数服装设计专业的学子一样,早在大学期间,王培沂就有了创立个人品牌的梦想。但他很清醒,创品牌所需要的资金、资源、经验等客观条件他都不具备,两位大学同学毕业即创业但很快以失败告终的结果也给了他现实一击。所以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毕业先就业”——这也是当年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会走的路。

刚毕业时的王培沂也曾躁动不安,频繁跳槽,直到换了一家定位与个人兴趣较吻合的服装公司,履历表上才终于有了在同一家公司持续服务6年的记录。

2003年,王培沂辞了职,在家闲置一年后,觉得“再不开始可能这辈子都没办法开始了”,才终于与合伙人注册成立了高级定制品牌WANGPEIYI。

2006年,创业两年后,王培沂在万博宣伟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创意王小冬的帮助下完成了个人首秀,创业8年后(2013年)登上了国际装周(米兰时装周)舞台。

(王培沂WANG PEIYI亮相2013秋冬米兰时装 )

一路走来,王培沂每隔几年就有一个新动向,但细数他的创业之路,步伐真不算快。要知道,现在的年轻设计师实现梦想的心情多么急切,他们很多毕业不久甚至一毕业就有机会创立品牌、给明星定制服装、做跨界合作、登上国际时装周。

这背后原因很多,或许是现在的孩子太有主见,深信出名要趁早,又或许万众创业的浪潮深深刺激了他们,不愿把时间浪费在给人打工上,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国许多学设计的孩子家庭条件应该都不错,有条件为他们提供实现梦想与试错的机会。

采访中,谈及中国设计师从“先打工再创品牌”到“毕业就创品牌”的转变,王培沂的看法是保守的。在他看来,服装设计的本质是产品设计,这是一门生意,而生意与创意是两码事,“一个学校再好、再有天赋的设计师,如果没有经历过较长时间的实操训练,也不一定清楚如何把好的设计创意变成真正适合消费者穿的衣服。”

关于这一点,王培沂是有亲身体会的——受雇于一家皮衣公司时,有前辈告诉他,皮衣袖口的翻边必须要缝住,不然下雪时缝隙里面容易灌雪。这个细节对王培沂启发很深,他从那个时候开始觉醒,设计需要考虑实穿问题的。自己做品牌后,不管做创意多么天马行空的礼服或婚纱,他都会提醒自己,衣服做出来最终是给客人穿的,那些太过沉重、不好打理的材质、配饰他通常不会用在衣服上。

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对“毕业就创品牌”持有保留意见。

搜狐时尚头排客:您怎么看待现在很多年轻设计师一毕业就创品牌的现象?

王培沂:我特别理解他们的梦想,每位学服装设计的人都希望拥有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这个愿望入学第一填甚至更早就开始萌芽了。但从我个人来讲,我还是非常建议大家先有几年工作经验后再创品牌。一方面,服装设计归根结底属于产品设计,是需要被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的;另一方面,做品牌是N多环节串在一起的大工程,设计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进货、销售、管理等整个产业链你都要懂。

但再有才华,在学校学的东西基本还是停留在设计层面上。

有的人边创业边学习也可能成功,但我觉得大部分人是很难做到的。尤其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孩子,在国外受到的设计教育适不适合中国市场这还不好受。所以我觉得最好先去服装公司工作几年,有一定经验后再做自己的品牌或许更稳健。

搜狐时尚头排客:很多中国设计师跟您一样,既是设计师,又是创始人、管理者,这双重身份交织会不会出现自己跟自己打架的情况?

王培沂:的确,设计师需要天马行空去做具有创意、甚至艺术属性的工作,但品牌管理者是需考虑业绩的。你一会儿在天马行空,一会儿又要回到现实中跟供应商谈价钱,其实挺拧巴的。加上我本来就是一个很难做决定的人,出门穿什么这样的小事可能都会纠结半天,更别说做经营这种大决断了。

搜狐时尚头排客:国外一些设计师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被大的奢侈品集团入股或者收购,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您身上,您同意吗?

王培沂:国外很多奢侈品牌其实都集中在几个大的奢侈品集团下面,背靠大集团给了这些品牌一个相对统一持续的发展环境。我之所以还没想过这样做,一是我本身经验不足,第二是国内时尚产业才刚开始发展,各品牌还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也有人试图做一个中国的LVMH集团,但难度非常大。当然,我一点不介意有人要收购我的品牌帮我做运营,我只需专注在设计上,甚至巴不得,但还是要看时机。

(穿王培沂设计的女明星们)

本土高定品牌遍地开花是王培沂创业13年后遇到的另一个明显变化。

在他2004年创业之前,中国专注于“高级定制”的设计师和品牌是数得出来的。最有名的是郭培,在1997年那个“高级订制”概念刚在中国萌芽的年代她就开始构筑她的高定王国,郭培也由此被称为“中国高级定制第一人”。2003年,张志峰的NE·TIGER在中国国际时装周推出了“名媛”高级晚装系列,开创了中国晚装元年。

发展到今天,号称高级定制的中国品牌已多到数不过来。2014年,《华夏时报》在《中国式“高级定制”的困境》一文中提到,仅北京号称高级定制的品牌和工作室便有上千家。与繁荣不同的是,中国到目前也没有一个像法国高级时装工会那样的行业机构来制定规则,这就导致原本应该是设计师创造力代名词的“高级定制”变得良莠不齐。

从经营角度说,中国做高级定制的品牌越来越多,那市场有相应变大吗?谈到这个问题,做了12年高级定制的王培沂并不乐观,他觉得受价格和时间两大因素制约,高级定制注定是小众的,它的市场到现在为止还是很小的,将来也不会有一个广阔需求。

因为这个原因,虽已是国内最知名的高定品牌之一,但王培沂对其高定业务的预估是很保守的,“往后十年,我的高定品牌依然会稳定发展,但却很难有更大的突破。”——这也是他决定开拓成衣市场的重要原因。

2013年11月12日,王培沂在北京举行了首次成衣发布会,汇聚众多设计师品牌的P.O.S设计师集合店是他的成衣线ALEX WANG的独家销售渠道——从另一个角度讲,成衣线的推出与近几年中国内地买手店的发展不无关系。

(2013年11月12日,王培沂举办2014“映٠梵色”春夏成衣发布)

随着电商对时尚消费领域的不断渗透,2016年,王培沂还成立了线上品牌线WPY,推出了价位从几百到1500内的亲民日装。

从高级定制到四位数的成衣再到几百块的线上品牌,可以说,王培沂旗下的产品线结构已非常多元,这是他对中国时尚市场预估后作出的选择,也同时反映出中国时尚行业这十几年来的变幻方向。

搜狐时尚头排客:这几年,太多中国设计师涌向高级定制领域,跟你创业时相比,您觉得中国高定市场有增大吗?

王培沂:我觉得高定市场到现在为止还是很小的,我也不觉得将来会有一个广阔的需求,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被N多因素限制了——钱是首当其冲的,每件高定的出炉都需要时间,这两条已把很多人拒之门外。当然,中国并不乏又有钱又有时间的人,但他不一定喜欢这个,又给涮了一批。一点点涮下来,剩下的客群是很小的。所以我认为中国高定市场肯定是有的,但不可能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

搜狐时尚头排客:您在2014年开了成衣线,是想从另一个途径拥抱更大的市场吗?

王培沂:做了十年定制后,我能大概能估测公司下一个十年会是什么样子——肯定还能养活自己,也还不错,但也就这样。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后,我希望给自己一些压力,所以2014年推出成衣系列,2016年又做了价格更加亲民的线上品牌WPY,确实是想拥抱更多客群。

搜狐时尚头排客:从做高定到做成衣,转变难吗?

王培沂:做高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一件衣服只要让一位客人满意就OK了。而且对于设计师来说,做高定是一个圆梦的过程,你可以天马行空实现自己的想法。但做成衣需要让几千上万位顾客都喜欢同一件产品,所以设计师需要更加理性。

我刚开始做成衣时就不够理性,一件卖五千块的衣服,可能光水晶材料就花了一千块,同事说你还想不想挣钱了?但做高定起步的设计师可能就有这样的通病,为了一个好的效果有时会不惜成本。后来也是慢慢调整,意识到一定要先确定售价,再推算面料、配饰、加工各环节成本,这样才能让成衣品牌持续发展下去。

王培沂创业这十几年,也是时尚资讯传播方式发生显著形变的阶段。

在他创业前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时尚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几本时尚大刊手中,王培沂本人就深刻体验过时尚杂志传播力带来的红利——

因为工作室没开在沿街门店,当时也没有买手店、奢侈品电商助力营销,品牌初创时如何宣传推广成了首要问题。好在之前的工作经历让王培沂结识了一批模特、摄影师、化妆师、时尚编辑朋友,他们为品牌免费拍摄了第一组时装大片,并把他的作品推到了时尚杂志编辑面前,之后就陆续有时装编辑、明星来找王培沂借衣服拍片。而他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顾客正是拿着《时尚芭莎》拍的一组他衣服的图找到了他的工作室,定做了一套裙子。

但随着微博、微信、ins等等国内外社交媒体及自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流量开始下滑、话语权开始式微。到现在,如果想让新兴设计师或新兴品牌走向大众视野,时尚杂志几版精美大图的推广力度或许还不如社交媒体(尤其明星个人社交媒体)上一张明星街拍图更有效果。

有人觉得互联网拉低了时尚的门槛,让这个原本高冷、小众的世界变得不再神秘、高贵。但王培沂并非守旧派,对于这样的转变他不感觉茫然,甚至认为中国时尚行业要感谢互联网,“因为互联网普及了中国人的时尚意识。”他还从各个角度拥抱互联网,前不久,他的线上品牌WPY就与新媒体“一条”合作,推出了价位在599元一条的裙子。

(WPY与“一条”合作的限量系列)

搜狐时尚头排客:关于时尚传播渠道的改变,你有哪些比较深刻的体验?

王培沂:我的感受真的挺明显的。一点不夸张,我的第一位顾客就是拿着那本《时尚芭莎》找过来的,当时还有很多人拿着《精品购物指南》、报纸找上门来。但现在,拿报纸、杂志找上门的顾客确实没那么多了,但他们会拿着网络媒体的图片或者在微博、微信上看到的图找上门来。

搜狐时尚头排客:对于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对时尚产业的影响,各方褒贬不一,您怎么看?

王培沂:我觉得时装行业的发展要感谢互联网、感谢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前,你必须花20块钱买到那本时尚杂志才有机会很好地了解时尚。但现在有了互联网,不管你喜不喜欢时尚,通过各种弹窗、推荐、自媒体、微博、朋友圈,你都不可避免地或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到时尚,所以我觉得互联网普及了中国人的时尚概念、时尚意识。

搜狐时尚头排客:十年前,当红女星穿了您的高定走上红毯进而打开了大众对您设计的认知。到现在,当品牌已经有一定知名度后,明星带动作用还大吗?

王培沂:说实话,从销售上讲,明星对高级定制的带动力真的没有那么大,一是能够买得起高定的人并不一定care哪个明星穿了。明星的粉丝可能觉得偶像穿这条裙子走红毯好美,但他们并不会动心思说我想买这条裙子,先别说舍不舍得花这钱了,还得问有没有场合穿。但对于成衣销售,明星效应就非常明显了,因为成衣价格低,一件杨幂同款可能就买一两千块钱,谁都买得起,所以做成衣更需要明星的帮助。

搜狐时尚头排客:会给自己做衣服吗?

王培沂:很少,因为我不做男装,单独给自己做几件男装不如买一件方便,但偶尔还是会给自己做一些衣服,像冬天穿的大衣基本都是自己做的。

搜狐时尚头排客:平时买衣服的频率是?

王培沂:非常随机,没有特别固定的频次,忽然觉得没衣服穿了或者想买衣服了就去买。也不像女生一换季就必须买衣服,有时直接穿上一季的衣服,有时突然觉得必须得来几件T恤,管他是夏天还是冬天就去买几件。

搜狐时尚头排客:所以你不会追求潮流?

王培沂:我不追潮流,这几年男装趋势变化还是很大的,出现了很多很花哨的样子,但那不是我的风格,我还是喜欢舒适的T恤、牛仔裤,只有正式场合才穿西装。

搜狐时尚头排客:那会关注潮流资讯吗?

王培沂:一定会。有的设计师可能会说,我从来不管什么流行趋势,我只做好我的设计,我不是这样的风格,因为我的客人是活在当下的,作为设计师就必须关注当下流行什么。除非你是卡尔·拉格斐这样世界NO.1的设计师,你就是潮流本身,否则一定要关注潮流、适应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