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墓葬之亲王墓葬4——睿忠亲王多尔衮墓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11.17—1650.12.31),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的弟弟。1626年封贝勒;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1643年辅政,称摄政王;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问鼎中原。
他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1650年去世后,先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后被顺治帝追论谋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多尔衮十五岁时,阿巴亥被皇太极所逼,被迫为努尔哈赤殉葬,多尔衮因此丧失继承大统的能力和可能。但此后,他军功卓著。至皇太极去世时,他和多铎掌有正白旗与镶白旗,于是和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汗位。
多尔衮利用豪格的软弱使其不能继位,又畏于豪格两黄旗的实力,不敢自己继位,转而扶持皇太极九子福临入承大统。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并实际掌权。多尔衮摄政时期,清军入关,满清侵入中原,他对清朝开始在中国近300年的统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顺治对他的称呼也从“叔父摄政王”也逐渐变为“皇父摄政王”。39岁时,多尔衮因狩猎坠马不治而亡。死后,顺治因他与其母孝庄皇太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剥夺其封号,并掘其墓,直到乾隆年间才恢复名誉。
睿亲王多尔衮因行老九,所以多尔衮的坟地又称“九王坟”。九王坟在今北京东直门外新中街附近,占地三百多亩。 园寝坐北朝南,最南边有神桥一座,下边是月牙河。
北边八九米远是宫门三间、栅栏门,有围墙、子墙共两道。进宫门是东西朝房,碑楼两座,内有两块驮龙碑。正对宫门有享殿五间。享殿后有月台,月台上有大宝顶一座,大宝顶后有小坟头四座。宝顶北边是半圆弧的“跨栏”墙。
墙北还有大山子一座。院墙内外植有松柏树。多尔衮死后第二年,顺治帝便对他夺爵鞭尸,王府被废,睿亲王坟夷为平地,但乾隆又在原地重修了陵墓,而且规格不低,有大殿、月牙河、汉白玉石桥、华表、石人、石马等。 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在《鞑靼战纪》中记载说:“顺治帝福临命令毁掉阿玛王(多尔衮)华丽的陵墓,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
辛亥革命以后,末代睿亲王中铨将大部分地面建筑拆卖。1938年日寇侵华期间,在多尔衮的坟地修跑马场,将坟拆掉了,当年打开棺材时,看到多尔衮的“头”是铜制的,是乾隆为恢复多尔衮名誉而铸造的。
并且拆除了其余的地面建筑,九王坟仅存红墙根基和宝顶前三合土拜台。 1943年九王坟盗墓者来了一百多人忙乎了一个夏天,挖开地宫后只见到一米多高白底蓝花瓷坛子—个,里边仅仅两节木炭。1954年。因大规模城市建设需要,将九王坟铲平。建成了小区后,为了和三道中街区分,这里定名为新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