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吧孙兰雨 聊城大学副校长孙兰雨被查 还记得当年的“高唐网案”吗?

2018-0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4月13日,一个消息通过手机屏幕跃入了我的眼帘.通过查询得知,这是一则山东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的消息.消息称,"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兰雨涉嫌严重违纪,目前

4月13日,一个消息通过手机屏幕跃入了我的眼帘。通过查询得知,这是一则山东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的消息。消息称,“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兰雨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随后,一些媒体在追踪报道此事,称其在“主政高唐时留下因言治罪案”。

作为当年披露和亲历“高唐网案”的记者,我对孙兰雨的名字,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只是在多年的关注之下,孙兰雨能够以看似“平安着陆”的方式,平稳走过了7年的时光,确实是出乎我的意料的。甚至,一种下意识地感觉,居然是问自己:当年那些曾经帮他度过难关的人呢?他们哪儿去了?新的政治生态下,曾经“很管用”的潜规则消失了吗?

事情源起于2007年下半年的一天,一封读者来信被交到我的手中。跟很多反映问题的来信不同,这封信只有薄薄的一页纸,简单叙述了一件事情:当地几个人在网上触怒了高唐县委书记,就被地方公安部门抓了。出于对县委书记身份的关切,也由于这封信看上去出言谨慎,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随后,我决定前往山东进行采访。

以前,曾经到山东菏泽教育学院采写过调查报道《对一本公款吃喝账的调查》,对于山东一些地方部门应对舆论批评的“灭火能力”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前往山东高唐之前,我下定了决心,尽可能不在采访过程中暴露记者身份,适当使用“隐性采访”。一个清冷的冬日,我乘坐高铁到了济南,又换乘长途汽车来到了聊城市所辖的高唐县。

高唐,最初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城市面貌很新、发展很快的地方。当地正在召开人代会,主要宾馆里人满为患,我只能找到一个偏僻的小店住下。我清晰地记得,我要找的重要当事人信息——高唐县民政局地名办主任董伟。在县民政局办公室找到他的时候,他显得有些惊讶,示意我赶紧和他一起离开办公室。随后,我们走到了高唐的街道上,他希望我跟他“到家里谈”。

躲开了很多人的关注,坐到董伟家里的时候,他指着自己卧室里的一台电脑说:“我就是在这里发出帖子的。”他回忆,有一天,他跟同学聚会时,喝了点酒,晚上回到家里上网,看到百度贴吧高唐吧里有一个帖子,称山东高唐县域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六强,借着酒劲,想到地方建设花销巨大,自己的医保卡里,已经连续3个月没有打钱了,就发了一个帖子:“居家过日子都要量入为出,没钱了,还搞什么建设”,此外,他发了另外一个帖子是“孙烂鱼更黑啊”,这是一条直指县委书记孙兰雨的帖子,有人格贬损之嫌。

当时,董伟告诉我:“孙兰雨的夫人就在县公安局,后来,我被抓之后,曾在被审问的时候,亲眼看见过她。”当时,他没想到这件事还有孙兰雨夫人插手,更没想到后果会这样严重。

过了一段时间,当地公安的人出现在他办公室,问他:“你叫董伟吗”、“你在家上网吗”、“有件事跟我们到局里核实一下”。随后,他被带到了公安局。询问人员反复问他:“有没有说过对县委书记不负责任的话?”,在他承认之后,随后一段时间里,他先后在拘留通知书和逮捕通知书上签字。

并且,县电视台专门对他们制作了新闻节目,反复播出,指认他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董伟的原话是“破获了网络犯罪团伙”,在县城里,毕竟熟人多,他后来自己获悉的内情是,他们的案子送到了县检察院,检察院最初的意见是“不同意批捕”,但随着“外力”的介入,检察院又同意批捕了。

更让他没想到的,22天后,又莫名其妙地被释放了。对于释放他的原因,董伟坚持认为是因为“彭水诗案”之后,舆论反弹很大,孙兰雨“有些害怕”了。

我又来到了县医院和县一中,找到了另外两位被抓的网友,分别是医生王子峰、教师扈东臣。通过他们的讲述,基本了解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了稳妥起见,我希望董伟能去县公安局和县电视台,我的身份是“陪同人员”。董伟的夫人听到我们在商量,担心地问:“万一人家问起来怎么办?”董伟指着我说:“我就说他是律师。

”夫人不解地问:“律师也不行啊,会不会惹上麻烦?”还好,走进这两家单位之后,他们并未深究我的身份问题,而是跟董伟解释了他们的言不由衷和迫于压力、不得不办的心情。

董伟告诉我,我去之前,曾有一家北京新闻单位的3位记者到当地采访此事,但很快“被公关”,决定放弃采访报道。这一信息,更让我坚信了事态的严重性。采访结束后,我迅速赶往济南,连夜将稿子写好。第二天,中国青年报在一版刊发了《网上议政引发牢狱之灾 山东高唐“侮辱”县委书记事件调查》。

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哗然,众说纷纭。此时,我才真正“见识”了孙兰雨的能量和公关能力。先是我的报道在网上被删除,接着,高唐县公安局、检察院两家单位负责人来到中国青年报社,出具了两家单位的公函,认为“报道失实”,提出交涉。

此外,聊城市纪委派出的调查组,认为“没有证据证明”孙兰雨及其夫人参与其中。一个个颇为不利的消息传来,中国青年报和我本人承担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有官方人员向我转述他本人对我们报道的感受:“感觉一夜之间,被组织孤立和抛弃了”,并问我:“是不是对孙兰雨有成见,故意‘搞他’?”我感到无言以对,一个人因自身的不当行为受到了舆论批评,本应该正视批评、诚恳道歉。

动用权力文过饰非、掩盖真相,究竟能走多远?一个多月以后,我的手机突然接到一个短信,称“孙兰雨被免去高唐县委书记职务”,理由是“工作需要”,当地组织部门针对媒体的询问,回答是“正常调整”。

孙兰雨离开高唐不久,即被任命为聊城市援建汶川地震灾区总指挥。这是一个可以挽回声誉、重新立功的工作岗位,可以看出当时的聊城市委主要领导的良苦用心。后来,有人对媒体这样描述当地官场对孙兰雨事件的看法:“这算什么事啊,你受委屈了,暂时换个艰苦岗位过渡和锻炼一下。

”事实上,此时,孙兰雨只要将这一工作干好了,依然有着灿烂辉煌的仕途。果然,两年之后,他出任了聊城市发改委主任。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务。在这两个职务上,孙兰雨较为低调,尽量避免引起舆论的关注。

接受采访不多,外出调研也尽量少发消息。在其到聊城大学的时候,不知是不是信息有误,我的意识里,是他经过了几年过渡,已经获得了提拔,修成了他所期待的“正果”。

此后,当事人董伟多次与我联系,对于当地处理此事的“麻木”感到气愤和无奈。还有几年春节,我也能接到另一位当事人、县一中老师扈东臣的拜年短信。虽然联络不多,但依然关注和祝福着他们。高唐网案曝光一年多以后,一位山东某地驻京办的“知情人”找到我。

据反映,他曾经帮忙为孙兰雨找人删帖,但没有得到满意的回报,转而投诉,希望我们继续报道。还有其他追踪此事的媒体记者曾问我:“时隔多年,你不想追踪报道,让孙兰雨付出代价吗?”其实,作为记者,我与孙兰雨没有任何私人恩怨,只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知情权尽到了自己的一点责任,面对着孙兰雨较为平缓、依然充满希望的仕途,我们除了关注,还能做些什么呢?按照正常,孙兰雨经历了所谓的“坎坷”和“考验”之后,本应在3年后正式退休。

而今,他因违纪接受调查,可能会牵涉到就任高唐县委书记、聊城援建地震灾区总指挥、聊城市发改委主任、聊城大学副校长期间的腐败问题。会有更多事情真相和内幕浮出水面,对于当事人和舆论来说,这可能是“迟来的正义”、“等了很久的结果”。但对于社会风气的转变,并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则存在着某种必然。这一天,来得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