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恺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蔓藤城市是一种新型田园城市的规划模式

2017-05-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人民网贵州1月22日电 (朱江)近日,由<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承办的"VILLAGE VISION未来乡村"--楼纳国际山地建筑艺术节在贵州省黔西

人民网贵州1月22日电 (朱江)近日,由《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承办的“VILLAGE VISION未来乡村”——楼纳国际山地建筑艺术节在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成功举办。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提出的关于“蔓藤城市”规划策略,以建筑、城市跟环境、自然相融合的理念解决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蔓藤城市”设计理念,是一种组团式的规划结构,使城市发展融入风景、保护田园。强调城市发展的过程犹如植物藤蔓生长一样的可持续。它因地制宜,根植于当地生态环境、传承地域文化,探索了一种新型田园城市的规划模式。

“蔓藤城市”这一理念源自崔愷的一次跨界规划实践。身为建筑师的他承担着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万峰林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工作。

图为“蔓藤城市”的设计理念

万峰林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兴义市东南部,紧临万峰林机场,被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万峰湖等三大景区包围,规划总面积9.95平方公里,起步期面积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以国际化的视角、城乡协调的思路、创新的规划理念和生态绿色的设计手法,绘制具有超前性的美好蓝图,将万峰林开发区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世界级田园都市新区和旅游目的地。

在实际考察场地后,崔愷发现前期已有的很多传统规划方案不可行,会给大量的农田、自然景观和绿色生态带来破坏,而这些都是城市发展中越来越稀有的介质。于是他一遍又一遍研究区域照片和卫星图层,勾勒出原有的道路和村庄后发现,一条条蜿蜒的道路就像蔓藤植物的枝干,一个个村庄就像连结在枝干上的片片绿叶。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崔恺

崔恺表示,在为万峰林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做设计方案时,他就被这片土地深深吸引,定下了尊重自然、传承文化、向往未来的设计理念,并始终坚持这个理念在做设计、规划。结合时任省长的陈敏尔同志提出的要将万峰林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建设成为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快速、创新发展的标杆,相信万峰林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有条件、有优势成为“中国西部仙谷”的核心。

根据黔府函【2015】10号文件批复,贵州万峰林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将围绕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突出重点领域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突出关键环节着力推动改革创新、集聚发展、平台建设、市场主体和项目建设,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和利用外资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区。

崔恺通过对万峰林开发区自然山水格局、特色文化资源、地方民族特色等要素的梳理,确定“山水田园城市”的总体城市格局,构建“山、水、城、景、田”五位一体的城市空间环境。同时规划巧于借景,引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古村落入城,打造城景相融的“山水长卷”,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美丽、富饶的青山绿水保护好、发展好,建设美丽万峰林开发区。

在村民安置上,崔愷强调,每个村落就像一个叶片,建设根据场地和叶片大小展开。不需要整体搬迁、集中安置,村民可在每个叶片就地、稍微紧凑安置。村落建设延续原有村庄肌理和布局意向,保留历史古迹和少数民族文化元素。通过底层高、高密度渐进式开发,让建筑高度控制在某一个区间,避免出现剧烈起伏变化。

崔愷建议,根治当前大城市的“城市病”也可以采取“蔓藤城市”的理念,对城市进行改善,铲掉一些工业区,变成绿地,疏解一些密集路网,变成园林,从而让大城市也可以呼吸。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指出,“蔓藤城市”是灵活、富有弹性、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是生活、生产、生态并重、亦城亦乡的,发展过程是适度开放的,多元的,多方结合的渐进过程。一直以来,我们的规划都在自上而上一次性完成的,没有反馈,调解机制,也没有纠错的机会。“蔓藤城市”的规划能够包容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提供了试错、纠错和完善的机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李晓江表示,“蔓藤城市”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原有村庄格局和形态、生态和文化充分地尊重、保护和利用,在村庄聚落地区培育城市功能,建造出一个具有"蔓藤"肌理的城市,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非农业或就地现代化,即让乡村渐近地成长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