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结束国共都启用张学良部下夺东北为何一胜一败
核心提示:一个宣慰使,一个省主席,无需多言,国共双方的高下立见。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4年7月3日第16版,作者:《快乐老人报》编辑部,原题:《抗战后国共争夺东北的三轮较量》
早在日本败局已定、还未投降之际,国共双方就已把目光投向了东北大地。东北地区物产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是当时全国唯一一个有着完整工业布局的区域,也是全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如中共控制东北,可以背靠苏、朝、蒙,南与整个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
反之,如国民党抢占了东北,华北解放区将处于国民党南北夹击之中。所以,无论双方谁在东北站稳脚跟,在将来争夺全国的斗争中都极为有利。此时,国共双方想到了同一个人——囚禁中的张学良。
第一张牌:张学铭对应张学思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内让张学良率兵回师东北的呼声很高。张家父子在东北经营多年,势大根深,如让张学良出面,东北局势尽可掌握。但蒋介石担心张复出后失去控制。
正在蒋介石左右为难之际,中共向蒋介石提出了建议,请张学良回东北执掌大局。此提议让蒋介石马上想起西安的枪声,他瞬间否定了让张学良出山的提议,并为防止意外,将张学良秘密押送台湾。
蒋介石亮出了张家的另一张牌——张学铭。张学铭是张学良的同母兄弟,从政多年,在东北上层人士中具有较大的影响。蒋介石特意任命张学铭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议室中将主任等职务,期望利用其知名度打开接收东北的局面。然而,张学铭拒绝了蒋介石的任命——蒋介石委任的3个职务都离不开“参议”二字,让张学铭看到任命背后的不信任。
中共打出的是张家另一张牌——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张学思早在1933年就加入共产党,1945年被派回沈阳后,未满30岁的张学思被任命为辽宁省主席兼辽宁省军区司令,军政大权一把抓。张学思上任之后,发表了《告东北同胞书》。他利用张家的旧关系,筹钱、筹粮,安定地方人心,迅速赢得了东北群众的好感,为中共接收东北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