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达的造字 “一位有力的文化讲解人”谷文达专访文字实录(下)
谷文达:当代艺术有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归总到最后还是市场,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情况下,市场是最根本的检验。三个因素:一、你的遗传基因。当代我还是中国人,我当代的不是一个中国人,我的遗传基因还是原来父母给我的,所以这个不可能少。
二、现在活着的因素。比如说现在活着的时代,任何一个作品必须反映这个时代的发展,比如说达芬奇时代不会用丙稀去画,那时候科学没到丙稀的时代。三十年前可以画油画那时候没有电脑,现在有电脑艺术,这些都必须考量,当然不是说一定要去赶时髦,一个作品不管从观念、形式、媒材必须反映活着的时代。三、作品有没有能力去反映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三个因素使艺术家立于不败之地,少一样都不行,不可能说现在我活着,活着还是从原来父母那里过来的,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主持人:您刚才说三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记得您在曾经的采访当中,说过只有一种身份的艺术家将很难成功。
谷文达:这个因素包括在这三个因素里面都有,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整个国际化的运动,通过电脑网络往前推了一步,在文化认同、文化身份危机的情况下,最后你的身份实际上不是原来你纯粹的身份,你的身份是通过其他文化的参照系数来重新认定自己,你已经不是原来的身份了,就是京剧也不是以前的京剧了。
自己本土文化里面也会有,现在可能会用精英文化参照山寨文化有什么不同,山寨在什么地方,精英文化在什么地方,就因为有了它才会有你,假如你没有这样身份重新认定,重新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或者是各方面的立足点,必须通过其他文化相参照、比照存在,你离不开其他文化来比较。
主持人:无论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并不是孤立的,你是在大的环境当中。
谷文达:中国艺术界一段时间一直在谈中国元素,谈中国元素用中国元素在自己的创作里面,实际上这两方面都带着投机心态,都是因为你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作为主流文化感觉你想怎么样去超越这个困境,所以你变得投机、不太自然。比如说中国元素作为艺术家为什么不能用呢?但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去用,可能会变得更投机,中国元素也不会一成不变。
等到所有世界人都用中国的筷子的时候,它作为像刀叉的时候,这个元素不是区域性的就变成国际性的了。任何一个区域性的元素只要这个国家经济文化实力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区域性的元素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改变,所以中国元素在改变。二十年前没有人说都是中国制造,现在中国制造变成很普遍的国际观念了,并不仅仅是中国本土。
我感觉根本没有必要去强求避免运用中国元素,或者一定要制作用中国元素,我感觉都是病态,要自然而然,你要理解中国的元素在发展,元素的内涵在改变,到一定时候就不是中国的元素了,那个时候反过来要反对它,从另外的角度来批判了。
主持人:您很注意中国元素,在之前看了几个相关的采访,您基本上会提到这个。
谷文达:听到反对的声音我不太在乎。从八五运动开始,搞前卫艺术基本是从油画系、雕塑系、其他专业出来的,国画系的很少,国画系出来基本和前卫艺术没有关系、它是一个另类,搞实验水墨和前卫艺术还是格格不入,所以我是一个跨身份的。
当时在八五运动的时候,我不太介入全盘西化,因为我吃中国这口奶,我一直认为西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当代艺术必须创立自己的当代艺术。什么叫中国元素?中国当代艺术没有中国元素叫中国当代艺术吗?谁都不会否定不想去创造中国的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一定有中国的元素,这个中国元素被世界认可还只是一个区域性,这取决于国家的实力,经济、政治的实力,一定要做国际化都不现实。
主持人:刚才您在谈到当时八五时期好多艺术家都是来自架上等行业,您是来自国画行业。您比较强调个体和群体?
谷文达:这里面有两个因素,对我自己分析是客观的,因为每个人都很主观。两点因素:一是我出生在上海,上海是殖民地这样的环境,西方的个人主义萌芽比较早,个体化的意识比较强。二是我和陆俨少先生学中国画,他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而且不是经常社交、笔会,他是比较内秀,他天天在自己的工作室画画,他没有更多的社交,可能受这些影响,我把自己的个人价值看得更重,我感觉群体和全盘西化一样是一个过程,最后会归总到艺术是个体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