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依依世新大学讲座 台湾世新大学张依依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讲座
2016年6月16日,台湾世新大学公共关系学教授张依依博士,应我校科研处和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在学院楼二楼报告厅作了题为“触动人心的故事说法”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学众教授主持,吸引了公共管理学院20多位教师和300多名学生到场聆听,场面十分热烈。
讲座伊始,张依依博士首先以上、中、下游三个层次来划分社会文化,其中上游指戏剧、文学、艺术、文化等,中游指制作、技巧、设计、绘画、排练、创意等,而下游是公关、广告、行销、促销、办活动。张依依指出,要提升公共关系的说服力,“必须乞灵于更高远的东西”,要向上游发展,结合上游和中游两个层次的社会文化来为公共关系服务。
张依依还提到,2003年《哈佛商业评论》就发表了一篇《触动人心的故事讲述》的文章,采访以讲故事闻名的剧作家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Daniel Pink在一本《未来在等待的人才》中也着力论述了故事讲述能力在商业社会中的重要性。
接着,张教授从公共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什么是故事”。她指出,故事基本上都是关于人为什么以及如何改变的过程。故事开始时,生活里的状况基本是平衡的,然后突发事件的到来使生活失去平衡。这个突发事件可能是一个新工作,老板心脏病发,或一个主要客户威胁要离开。
故事继续描绘生活如何重拾平衡,主角的主观期待与不肯合作的客观现实有着怎样的落差。一个好的故事会描述主角怎么和这些对立的力量打交道,促使主角愈往深处挖掘,最后发现真理。
从希腊神话到莎士比亚都在处理这主观期待与残酷事实的冲突与矛盾。认知心理学发现,人类大脑天生适合理解故事,并不适合理解逻辑。人类多数的经验、知识、思想也都是以故事的形态储存的。在公共关系中应用故事讲述的方法,摒弃单纯的统计数据说明,能更好的提升说服力。
那么,怎样发掘人们想听的故事呢?张教授指出,人类欲望是故事的鲜血,欲望得到满足,故事也就停止了。讲故事的关键就在于让主角达不到欲望,通过价值取向的转换来使故事完整。最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是由负转正,由死转生。故事起初是个人化的,最终却会成为世人的写照,好的故事正是借由此流芳百世。
接着张依依教授又讲了“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两种方法:以事实加上情感背景的讲述方式,和利用抽象梯子的讲述方式。张教授以泰姬陵和戴安娜王妃、威廉王子两代人的爱情故事为例,讲述了事实是如何在情感外衣的包装下成为感人至深的故事的。
而关于抽象梯子(Ladder of Abstraction),张教授指出,人类思维与语言、沟通一直上下游离于梯子之间,梯子底部是具体事务,越向上越抽象,涵盖范围越广。讲故事时,要在顶端创造意义,在底部做例证,中间的混杂状态最危险,无法讲出好故事。张依依教授以沈从文的文章和画家刘小东关于三峡移民、印尼华侨的画作为例,说明了具体细节对故事的重要性。
最后,张依依教授提出了近年来她对公共关系定义的新思考,“公关就是联结”。这种联结是有意义的联结,包含向上、向下两个方向。张教授认为,未来社会需求的是高感性人才,要懂设计、会讲故事、拥有整合学科视野和同理心,重视生命的意义和灵性的追求,特别是要有联结的能力。张教授以台湾著名公关人、
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董事长白崇亮的个人和家庭经历为例,指出要将个人故事与更大范围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进程结合起来,寻找共同价值基础,实现对象征和既有印象的驾驭。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学众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宣布聘请张依依博士为我院客座教授。会后,张博士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