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张飙 中书协张飙:书法大家参佛学 中华文化的又一道风景
编者按:"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于2011年7月在江苏省无锡市灵山梵宫举行首展。此次书画义卖所得专款将全部用于兴建中国佛教协会弘慈养老院。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张飙为《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作品集》撰写了序言,在序言中,张飙代表书法家们,向中国佛教协会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认为书法大家在佛门,这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特有风景。
接到让我为《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作品集》作序的电话,感到诚惶诚恐,却又兴奋异常。
先说兴奋异常。
中国的书法,是中华民族宇宙观的产物;是在"天人合一"的认识论下创造出的汉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易经》有云"天玄而地黄",《千字文》首句即"天地玄黄"。华夏先民对黑色(玄)充满了敬畏。书法以"运动的黑与静止的白"这一最朴素的黑白两色而为之,却成为能够表现最高深精神境界的艺术,实在发人深思。而从汉、晋到民国,两千年中,书法始终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最钟爱的艺术,同样让人感叹不已。
只是,书法也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过去知识分子想当官是要考试的,要用毛笔写"卷子",这就是一千多年来书法家层出不穷的"社会基础"。上世纪初,钢笔代替毛笔的大潮席卷华夏,"考取功名"不用毛笔了,极大地削弱了这个"社会基础"。
当然,钢笔写字,在写的过程中领会字的结构、排列,也能让人体会书法中的字法、章法的一些规律。可以说,"写字"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入门基础"。而从上世纪末开始,由于电脑的广泛使用,相当多的人已经不用笔写汉字了。又极大地削弱了这个"入门基础"。而最可怕的、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相当多的人"中绝大多数是青少年。
青少年不写字了,中国书法艺术岂不是面临灭亡?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上个月,我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校庆的书法展。我在讲话中说,清华大学这样一个培养出了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280多名省部以上干部(政治家)、4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家)的学校,在百年校庆的时候能够想到以书法的形式来庆祝,这既说明了书法艺术在中华文化中的分量,也说明了清华大学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所以,我代表书法家们,对清华大学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又看到,中国佛教协会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视。在作慈善事业的时候,佛教协会首先想到了书法,这说明了佛教界人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对书法艺术的认同。所以,我也要代表书法家们,向中国佛教协会表示崇高的敬意。
中国佛教协会、清华大学,以及许许多多的单位和团体,都越来越重视书法艺术,从中,我们看到了书法繁荣发展的前景,所以很兴奋!
再说诚惶诚恐。
印度佛教自西汉渐入中原,在四五百年中,历经艰难困苦,碰撞吸收融合,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终于在隋唐及之后的一千多年中,和"儒、道"一起,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在中国传统的思想领域、文化艺术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佛教思想的渗入,中国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也随之更为丰富。
正因为佛教受到中国文化的强大影响,古往今来的中国僧人便有了许多深通中国书法艺术的大家。以智永、怀素、八大、石涛、为代表的一支为数众多、水平超绝的僧侣艺术家队伍,他们为中国佛教文化的构建,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千多年来,智永的"退笔冢"与"铁门槛",怀素的"芭蕉练字",一直是书坛美谈。而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的弘一,在多个艺术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荣耀。书法大家在佛门,这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特有风景。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弘扬传布,佛教对中国士大夫的心性修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佛教经典、禅师偈颂、碑铭僧传逐渐成为书法创作的重要题材,涌现出众多的名家名作,如王羲之抄写的《遗教经》,柳公权抄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释道秀抄写的《观无量寿经》,李煜抄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苏东坡抄写的《华严经破地狱偈》,黄庭坚抄写的《文益禅师语录》,赵孟頫抄写的《佛说四十二章经》,林则徐抄写的《阿弥陀经》等,都是传世名作。
佛教题材的书法作品,如写经、刻经、造像题记等,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广泛的流传,客观上为传承和发展书法艺术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原始材料和参考范本。
佛教收摄精神、宁静心灵、解粘去缚、离识见性的修养方法和无住生心、任运自然、能所双忘、寂静空灵的精神境界也给书法创作以极大的启示。也就有了许多不是僧人却佛学和书法艺术造诣同样深厚的大家。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佛教居士苏轼在书法理论上主张"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频推求",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
"这正是佛教,尤其是禅宗"无住生心、离识见性"思想在书法上的体现。直至现代,更出现了以赵扑初、启功、刘炳森为代表的"居士"和"在家人",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国佛教文化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书法大家参佛学,这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又一道风景。
于是就有了一点感受,佛学和书法原来有许多相通之处的:创造美好、境界无限、艰苦探索、不断创新、普惠人寰……
眼前的这本作品集,汇集了当代高僧大德和书画同仁的二百余幅书画精品,这些作品或借书画传递佛法的真谛,或借佛法升华书画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佛教与书法、佛教与绘画互为体用、相得益彰、圆融不二的关系,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与圆满和谐。
面对这些大师和精品力作,我真是诚惶诚恐,我何德何能,敢为此书作序?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勉为其难写了以上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