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赵寅 天津著名书法家赵寅十年参佛完成《金刚经》(组图)

2017-06-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天津文化艺术网专访著名书法家赵寅赵寅书法 赤壁怀古天津著名书法家赵寅十年参佛完成<金刚经>图为书影.   十年参佛 对<金刚经>倾注一腔热血     追摩古法终

天津文化艺术网专访著名书法家赵寅

赵寅书法 赤壁怀古

天津著名书法家赵寅十年参佛完成《金刚经》图为书影。

   十年参佛 对《金刚经》倾注一腔热血     追摩古法终大雅,独辟蹊径成一家。一个对佛教执著热爱的人,一个对《金刚经》倾注一腔热血的人,他曾为山东东平洪顶山摩崖石刻区牌楼题写“大椽至尊”,为山东东平洪顶山摩崖石刻区安道一书画院书写高3米,宽13米,巨幅“大空玉佛”并勒石上墙,“佛”字高4.

25米,宽3米多,据考古等专家认定:从甲骨文至北齐,此“佛”为汉大字之最,他还为廊坊市石佛寺内两部石刻经大墙书写佛经,他就是天津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天津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名誉理事、中国致公党党员、天津南开画院副院长、天津市致公画院会员、天津市民革画院理事,著名书法家赵寅居士。

   赵寅3岁习书,初以笔管中镶钢珠练习腕力。12岁拜天津著名书法家余明善先生为师。13岁正值中日邦交,赵寅在日本神户“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上”崭露头角,津门入展者均为扛鼎名家如吴玉如、王颂馀等。

赵寅以4字 “只争朝夕”整张8尺纸贯之,雄浑刚健的日本书道界无不为之震惊愕然。赵寅17岁时为天津水上公园题写“狮虎山”,同年又与天津著名学者方纪,李霁野,王学仲,王千等在天津电视台书写春联联谊喜迎新春。

1979年代表天津远赴羊城交流书艺时,书界泰斗商承祚、麦华三见其字,皆以“神童”誉之,以墨宝相馈以示勉力。长期以来,赵寅先生的书法受到国内书坛的广泛关注,美术评论家评曰“观赵寅沐手书大字佛经,其人心中常悬皓月,宝水澄清,心珠自朗,岂以书之法则视之”。

    赵寅幼年拜津门著名书法家余明善先生为师,余老为北碑圣手,书坛巨擘,一生专以读书、习字育人为己任,久誉津门书坛。书经上石一直是其宿愿。在廊坊市石佛寺复建时,赵寅承师命欣然往之,经多方联系查阅史料,书丹上石,直至石墙告罄。

   在赵寅看来,弘扬佛法,是他一生的追求。有一次,他为山东淄博一念佛堂书刻了一个大大的“佛”字,高3.2米、宽4.6米 光贴金就用了4000多张金箔。他一个人站在“佛”字当中,显得特别特别的渺小。

赵寅在这幅字中体现出的意境就是佛是无限大的,人是很渺小的,虽然这佛字出自他之手,可是他觉得人在佛面前永远是渺小的。有位朋友特意给他和这个佛字拍了一幅照片,他通过这张照片鞭策着自己,觉得学无止境,他要学习佛的博大,不断地修炼自己的身心。

    赵寅书法的根基十分牢固,早年以唐欧阳通“道因法师碑”褚遂良“一阙佛龛”用功最深,唐人素以法理明于世。

此二碑虽然同是唐初所作,但是面貌迥然诸碑痩硬,道因纵横,结构严谨,这一性格气质使之一直渗透到他以后对北朝书法的变通之中,他书写的龙门造像不是以型取势,一味地刀棱毕见,始公平他取茂密雄强,牛橛他取规整峭拔,郑长猷他取古法超逸,魏灵藏更为道因碑之长者,杨大眼的冷峻,孙秋生的庄严,慈香造像的放荡不羁,一一汇总在他的腕下。

其书法的特点是表现力不过、不及,乃一派大家风范气象。     赵寅先生是在其30岁以后,开始潜心摩崖纵论南北之说,石门铭、经石峪等。

这一时期,是他书法初成自己面貌的时期。赵寅的书法,逆入起笔,顺势铺毫,看似扁锋扫过,实则很快转入中锋,既柔润又雄强。

而能在唐碑、魏碑尤其龙门中大胆掺以摩崖,这是赵寅书法的超人之处。他在追求魏碑大统一的书写实质上,笔锋雄强孔武,纵横有象,大气逼人,一种从笔墨、气象从整体形势上显示出来的震慑力,使人顿觉真气弥漫,禁不住眼前猛地一亮,舒然开朗。

   安道一法师只书写了2300字 现存不足900字     书写《金刚经》是赵寅多年的心愿。《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的经典。

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梵文 Vajracchedika-praj&ntilde;āpāramitā-sūtra。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种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     安道一,北齐时高僧、大书法家。

他经历了北周“二武灭佛”之难,其佛教观点属禅宗北宗。始祖达摩祖师被当权者毒死后,众僧侣为护佛法开始迁移,并改变以前由书经传播的方式,认为“缣竹易销,皮纸易焚;刻在高山,永留不绝”。

故在迁移中把佛经刻于石崖之上。安道一即是此时的主要书经者。《石颂》称安道一“精跨羲诞”、《妙超英繇》、《如龙蟠雾》、《似凤腾娇》则把安道一与张伯英、钟繇、王羲之、韦诞相提并论,而张、钟、王、韦代表的是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碑、帖”之宗的代表,可见安道一在《碑、帖》之外特殊的历史地位。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的巨经,《泰山经石峪摩崖》是安道一法师书写而成的,其体态硕大,书法上称之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就其技法就有五难。

康有为先生早有定论,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习;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毫难精。更需要外界条件,堂壁要大,古之大字精品要多,资料要全,临习要勤。

   《泰山经石峪摩崖》的书写,由于战乱等诸多种种原因,安道一法师最终没有将这部《金刚经》全部完成,据史料记载,只书写了2300字左右,现存不足900字。多年来,赵寅有一个宏愿就是将安道一法师书写的《泰山经石峪摩崖》续写齐全。

赵寅是在2001年盟发这个心愿的,因为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家中既有多年珍本旧藏,且堂壁宽大,又有很多师友从中相助鼓励,以多年书法的基奠,学佛、抄经之妙语,集十年之功,心摩手追,俨然北朝摩崖气象,经过众多朋友,居士,以及老师的大力支持,赵寅积累了很多泰山,徂徕山,水牛山,铁山方方面面的安道一法师书写的墨迹及石刻的拓片照片,从中参悟其法理,参悟其书法之渊源。

经过10年的准备,将《金刚经》安道一法师所书写的2300余字的后半部准备齐全,又经15个月书写,将全部的安道一法师风格的《金刚经》书写完成。纵观其书,不啻兜率视沙尘众生矣,“笔画内敛”、“收缩自如”,“中线坚实而充盈”,“含而不发”、“意向高远,伟岸超绝”,虽非北朝之作,即使安道一观之,必不知其后来者赵寅书也!

   书写整整15个月 达到续佛慧命的过程     《金刚经》书写的过程,是赵寅完成个人夙愿的过程,也是他通过书法达到续佛慧命的一个过程。

青年时代,赵寅受父母的影响,昄依佛门,朝暮课诵,虔诚礼佛,智慧大开。他谨遵师命,时时参拜,谙知,人生非“诚、扑”无以立世,非“戒、定”无以律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清、静”无以修身,“士先器士而后文艺”,尊师、仰贤、敬上,是其终生座右,“汉碑、残石”“北朝造像”与晋人的《诸佛要集卷》,北魏的《杂阿毗昙心经》、《诚实论经》用功最大,朝暮课写。

晋经的“高瞻简穆”北魏的“严饬方整”无不寓于心而现于纸,给他一种高古浑元,直指神髓的感觉。

在临习碑帖作品的过程中,他吸收了很多摩崖作品,这里包括北魏时期的郑道昭和石门铭,以及众多的隶书,四山摩崖当中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都是在大自然当中产生的,不受任何约束,大气磅礴,是一气呵成的。

这些作品对赵寅的影响很大,他结合自身条件优势,挖掘出来前人的这些长处,融合到自身,融入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     作为一名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家和居士,完成书写《金刚经》是赵寅一生的大事。

赵寅小时候经常不断在写榜书,写的时间长了,对所有的榜书都有浓厚的学习意愿,尤其是对《金刚经》安道一法师的这部原作特别特别的感兴趣。

兴趣所致,加上余明善老师也是宗安道一法师的脉络,脚踏实地地走到今天,书风书脉以及他的信念都是融为安道一法师一体,正鉴于这种情况,赵寅完成这部作品比较顺利但也十分艰辛,他起早贪黑,不分昼夜,5119个大字,书写了整整15个月。

   书写《金刚经》用了9箱墨、计3亩地大的宣纸     15个月的艰辛,赵寅在书写《金刚经》的时候,静心色空,持之以恒,用了9箱墨汁和铺盖3亩地的宣纸。

在中国佛教界许多大和尚的帮助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终于付梓发行了。     《金刚经》是给一位已经发明了菩提心的修行人说的,因为他的心已经明了,明心见性了,所以说,他发菩提心了。

这里的发菩提心和发心修行、发心向善是有一定差别的。他已经得到那个教外别传的正法眼藏涅磐妙心了,他就问他的师父释迦牟尼,我在日常生活中,在思想意识上,在起心动念上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实际上就是降服心猿意马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也是训练正思维所需要的。

于是他师父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他提出建议。首先是如何生心,正面的说:就是无所住。意思是说,你平时不要把自己的心挂在任何地方,不要有挂碍,有挂碍就被障住了,修行就不能进步。

从反面说:就是如何避免错误概念:就是不要有分别心。不要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要认为自己是菩萨,自己是佛,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佛了,你就不是佛了,因为佛没有分别心,你认为自己是佛的时候,就产生了佛与众生的分别了。

    赵寅用书写榜书的方式传承佛教,佛在他心中就是至高无上的。他在学习书法当中受到佛的帮助,他认为佛让他把心静下了下来,给他指明了他所从事的书法的方向,目标,以及整体思路,因为如果不经过十余年的参佛,他也不可能今天走上这么大量的书写佛经,和抄录佛经的工作当中去,所以说今天走的路,他要感谢佛祖,感谢观世音菩萨。

    传承有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法道自然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现今的商品社会,个性张扬,在书画界动辄“创新”,“理论”、“研究”、“学院派”、“实力派”、“现代派”、“古典派”,标新立异之说迭出,与古人分庭抗礼,纠缠不休。

书法家赵寅能秉承师命,恬淡、宁静、安之若素,学佛、修心,标榜古人,积德行善,他愿书写一辈子佛经,用以回报“四重大恩”,金刚“佑”“持”,功德无量。(作者:王富杰 国家一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