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鹤雕塑园素描 斧石青铜刻划历史(组图)

2017-05-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不理解中走上雕塑路 大刀进行曲 潘鹤自言对雕塑的兴趣发于偶然,"在广州时我忽然心血来潮很渴望玩玩黏土,便一夜不能睡.回到佛山的家中,便去买了一元的黏土.回来关

在不理解中走上雕塑路 大刀进行曲 潘鹤自言对雕塑的兴趣发于偶然,“在广州时我忽然心血来潮很渴望玩玩黏土,便一夜不能睡。回到佛山的家中,便去买了一元的黏土。回来关了门,我马上对着镜子塑自己的像。” 走上雕塑之路的潘鹤,经历了这门艺术从“边缘”走进“主流”的全过程。

在创作之初,雕塑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和民间“公仔”没什么区别,全国有雕塑的城市,不过十来个,其中大部分作品出自外国人之手。那时,很多人见到他还将“雕塑”和“塑料”混作一谈。

而潘鹤搞雕塑甚至没有得到家庭的支持,他在日记中写道:“父亲说我近来塑像进步很快,我答他因感兴趣。母亲总是叹息我做这些无为的东西,担心我将来之命运。她常常表示出厌烦我这样沉迷于艺术的样子。

” 在这种环境中走过来的潘鹤表示,想不到能亲眼看到雕塑这种曾经被遗弃、被鄙视的艺术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因此决心加倍珍惜今天的机会,继续努力创作优秀的作品。 开列长单回望历史 雕塑园的建设,让潘鹤酝酿已久的构想有了实现的机会。

数年前,一位老友建议他,是时候回顾一下自己的艺术生涯,不妨将历年创作的满意作品,改进完善之后留给社会。潘鹤接受了这个建议,很快开出了一张有35件作品的单子,单子最后以著名的《自我完善》做结。

作为压轴的《自我完善》,潘鹤认为它既是回顾,也是自勉。这件作品是一个女神般坚毅秀美的女子,正用凿子和锤头将自己从粗大的岩石中开凿出来;上半身已经脱出,下半身仍在石中。

作品构思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 重雕广州解放纪念像 潘鹤认为,雕塑艺术不能只求一时轰动,而是要使之有长远生命力。这方面的杰出例子,是广州人特别熟悉、竖立在海珠广场的《广州解放纪念像》,由他与梁明诚合作。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