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鹤孺子牛雕塑图片 深圳“孺子牛”创作者看雕塑忆当年
近日,钱绍武、陈淑光、潘鹤、梁明诚四位雕塑家受邀来深开会。其中潘鹤、陈淑光于2月26日专门参观位于深南大道深圳市委大院门前的“孺子牛”雕塑。面对这座深圳的标志性雕塑,“孺子牛”雕塑的作者、知名雕塑家潘鹤现场简单回忆起当年创作往事。岁月悠悠,感慨颇深,今已91岁高龄的潘鹤认为应该继续发扬“孺子牛”精神。
“这尊‘孺子牛’雕塑,象征着不仅仅是深圳,而是全国要走向一个新的局面。”已届鲐背之年的潘鹤精神健朗,思路清晰。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市委决定在市委市政府大院建一座最能代表深圳开拓者精神的雕塑。
1984年7月27日,“孺子牛”雕塑落成,自此长伴深圳市民。而这座雕塑的创作者正是潘鹤。“孺子牛”雕塑在当年还荣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金奖。1999年,雕塑由市委大院内迁至大门外花坛。作为深圳一座标志性雕塑,“孺子牛”雕塑象征着特区建设者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无私奉献、奋勇前进的创业精神。
这座“孺子牛”雕塑,高2米、长5.6米、重4吨,由孺子牛和树根两部分组成,主体为铜材质,底座为花岗石料。雕塑形态为一开荒牛头抵向地面,四脚用力后蹬,呈竭尽全力状往前拉身后一腐朽树根。值得一提的是,潘鹤昨天上午在现场还专门讲起这“树根”所代表的含义,即表示“当时保守的东西要连根拔掉”,搞特区就是要拔掉“劣根”,要带领全国走向未来。
据了解,这座雕塑当初命名原是“开荒牛”,但考虑到“将来开荒完了怎么办”,最后取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意,定名为“孺子牛”。
潘鹤告诉记者,他对深圳有着难以言状的感情。虽已届高龄,但经常来深,经过“孺子牛”雕塑。他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艰苦岁月”。(记者 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