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稳健 海信周厚健:稳健不是慢是未雨绸缪
国“稳健经营并不等于不冒风险,而在于如何有效地防范风险的产生。海信集团至今有过的十余次资产并购全部取得成功,科龙同样已经成功救活了,而且我们相信科龙将来发展会越来越好。”
6月25日,由国资委牵头组织的“国有企业典型经验”报告会在海信集团青岛总部举行。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如图,戴远程摄)、海信电器董事长于淑珉、海信科龙(000921.SZ)董事长汤业国就当前国资改革、稳健经营、技术研发、科龙重组等业界热点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关于国资改革“国资流失红线绝对不能碰”
南方日报:这次入选国资委“国有企业典型经验”,海信在企业制度创新,推动企业发展,以及产权改制改革上,有什么经验?
周厚健:国企产权改革是大的趋势。传统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大锅饭严重,在市场竞争上势必会面临生存困难。作为老国企,海信碰到了但凡国企具备的矛盾。海信的经验是,通过股权激励机制,包括期权、股权、薪酬机制等,让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捆绑起来,无论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提升他们有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
未来以期权为主导的激励机制还将在海信集团大张旗鼓地进行。但是,海信所有产权改革方面出台的计划都会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核批准才去做,并且严格走法律程序。但凡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这根红线海信一定不会碰,海信各项激励机制,也一定会按法律程序办。
关于国产平板与外资竞争“同行不用信芯我很伤心”
南方日报:近年来,平板市场外资全面压倒国产品牌,您如何评价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您认为国内企业应如何突围?
周厚健:家电行业竞争分两块,白电领域,目前国产要领先外资品牌,两者市场占比大约是7:3。黑电领域,在CRT时代国产力压外资品牌,但随着行业进入平板电视时代,外资品牌资本雄厚,品牌积累时间长,技术领先,加上它们拥有面板优势,目前外资平板占有率在60%—70%左右,占据优势。
平板电视产业发展的趋势是:生产面板的企业不断向产业下游延伸。国产企业只有掌握更长的产业链,才能抓住产业升级机遇,与外资品牌竞争。否则将逃脱不了边缘化的命运。到那时,中国彩电“制造大国”将徒有虚名,至多被称为“加工大国”,中国彩电产业将面临崩盘。
海信已经率先进军液晶模组,二期生产线将在今年7月正式开工投产,届时海信一、二期电视液晶模组的年产能将达到150万片,加上明年建成的两条生产线,2010年总产能将达到300万片。
南方日报:除了模组,国产品牌还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听说海信自主研发出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但目前国产品牌并没有从海信采购这一芯片。
周厚健:在这方面我感到无比伤心。海信早在2005年研发出我国首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但至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一家国产品牌从海信采购这一芯片。
事实上,“信芯”直接打破了外资在芯片上的垄断,半年时间里促使同类进口芯片价格大幅度下降,其中高端芯片从15美金降到8美金,中端芯片从13美金降到6.5美金,平均降幅在40%以上。
关于并购 “科龙已经被救活了”
南方日报:您刚才提到海信多年来坚持稳健创新的资本运营策略,海信集团至今十几起成功的资本并购,包括对科龙的并购重组,海信在并购这方面有些怎样的策略?
汤业国:海信倡导稳健经营,并不是说不冒风险,而在于如何防范风险,看并购失败的风险后果企业能否承受。只要有好的并购机会,海信一定会积极争取。在过去十几年,海信先后并购十几家企业全部成功,经验就在于海信集团所有的资本并购运作都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围绕海信主业相关产业进行,而不是简单的买来卖去。比如海信就坚决不做汽车。
海信收购科龙过程很漫长复杂,海信实施了创新的手段,先经营好企业,让员工和社会认可海信,然后再谋求收购,这种方式在并购领域应用并不多。海信收购科龙快3年了,前17个月时间都是代理销售来经营企业,直至2006年12月13日股权过户后,才真正拥有科龙股权。虽然行业形势困难,但科龙现在各项主业运营良好,可以说是今天的科龙已经被救活了,未来的发展还会更好。
关于海信资产注入 “只剩技术问题”
南方日报:海信宣布将旗下白电资产注入到科龙,但第一次估价为25.4亿,但没有获批。第二次估价则大幅缩水到不超过16亿,为何两次估价差距这么大?对新方案“过会”的前景作何判断?
汤业国:将海信白电注入科龙是为了解决科龙与大股东海信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我们第一次的估价,是通过当时审计师事务所和评估事务所的有关评测为依据的。但由于涉及到香港和内地两家上市公司,报批程序比较复杂。实际上,从我们第一次出方案报批,到收到证监会的第一次批复,中间经历了9个月。
这9个月,恰恰是中国金融政策和股票市场发展重大变化的时间,国债利率从3.81%上升到5.71%,股市也从5500多点下跌到3300点,严重影响了资产折现率,估值也就难免发生重大的差距,海信科龙对此无能为力。至于二次过会的前景,应当说,目前监管系统大力支持海信科龙的重组,相信目前只剩下一些技术的问题了。
关于前大股东 “海信收购的6.8亿实实在在”
南方日报:历史原因造成原格林柯尔系和顾雏军本人对海信科龙存在大量欠款,目前法院已对海信科龙作出胜诉宣判,但原格林柯尔系现在已经是一个空架子,如果欠款追不回来,会对作为上市公司的海信科龙造成什么影响?
汤业国:相关部门、机构对原格林柯尔以及顾雏军所涉相关案件的认定,以及在法律层面给予海信科龙的支持,是保护上市公司利益不受侵犯的唯一可行办法。
至于原格林柯尔系现在还有多少资产可供追偿,海信科龙无法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海信用于收购科龙股权的6.8亿元现金,这部分是实实在在的,可供债权人分配。
关于多品牌运作 “海信科龙容声一个不能少”
南方日报:海信科龙计划如何来定位和运营海信、科龙、容声多品牌多产业的运作?海信收购科龙差不多有3年时间了,科龙的现状如何?
汤业国:海信当初拍板收购科龙,主要也看中科龙具有两个驰名商标。现在海信拥有三个全国驰名商标,这些是企业的无价之宝。我们不只单纯以中低高端市场定位来区分这三个品牌,而是依据产品本身特性来实现差异化,比如,海信空调和冰箱,以变频产品为主;科龙、容声则主要体现节能、高效、保鲜为主。在渠道经营上,他们也是有分工的。
我可以明确地说,重组后的海信科龙正处在稳健经营和良好的发展过程当中,海信科龙去年实现营业收入88.22亿元,同比增加26.43%;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加4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