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步轩华商报 华商时评 反思“陆步轩现象”
《华商报》连续报道了“北大毕业生陆步轩长安街头卖肉为生”一事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已有50多家单位表示愿意为陆步轩提供工作,北京大学有关人士也表示必要时会为他提供帮助。对此,陆步轩形容自己“有些眼花缭乱”。他表示会慎重考虑,期待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才能。
陆步轩眨眼间成了受关注的对象,恐怕是他所始料不及的。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仅仅因为没有把握好最初的“就业层次”,以至于“沦落”到街头卖肉为生,偶然因为媒体介入而改变了人生际遇,我们不妨称此为“陆步轩现象”,此现象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首先,“人才市场经济”的真正建立有待时日。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作用。不把人才纳入“人才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中去,让市场去选择、吸引、利用人才,势必会造成人才配置的巨大浪费。“陆步轩现象”的出现,向我们敲响了这方面的警钟。
其次,“陆步轩现象”中的主角有必要进行自我反省。陆步轩下海经商,为何会“进货的价比卖的还高”?在选择文化职业时,仅仅局限于“方言研究、辞典编辑”之类是不是有点狭隘?大学毕业10多年了,仅限于“家门口”谋职是否该对个人重新定位?
再者,人才的社会救助机制该选择什么样的模式。人才救助不等于“就业施舍”,人才救助同样需要遵循平等竞争上岗的规则,不能靠媒体的宣传帮忙。现在,那么多单位对陆步轩关爱有加,甚至北大方面也不例外,是否有过分之嫌?程序化、理智化的救助,才是确保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而不是别的什么闪电式救助。
“陆步轩现象”的发生固然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但是,忽视了其个人的“后天”自救不力的因素,显然也是有失偏颇的。“解铃还需系铃人”。“陆步轩现象”的最终消失,关键还得靠陆步轩们自身的内因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