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富贤谈全面二胎 易富贤:全面二胎也不会生育井喷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人口政策迈出跨时代一步:放开“单独两孩”。这一步迈得非常审慎,因为部分人口学家曾判断:全面放开两孩,生育率会超过4.4,每年出生人数4700万;“单独两孩”,生育率将上升到2.4左右。卫计委也预测“单独两孩”政策可将生育率提升并稳定到1.8。而如果生育率达到1.8、2.4,每年出生人数就将从2010年的1384万增加到1900万、2500万以上。
但现实却未出现预期的“出生井喷”。浙江、江西、安徽等省陆续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舟山市三个月申请再生育的父母不到300对,合肥、南昌一个月内也都只收到二三百份申请,九江市办理再生一胎生育证的仅150户,不到预期的2%。
此前“双独两孩”政策实施后的出生人数也远远低于预期。2011年年底,河南正式启动“双独二胎”政策,预测每年将多出生1.8万人,但是两年多来,仅有600多个家庭生了第二个孩子。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显示,符合生二胎的家庭中,最终选择生二胎的只有10%。
面对新的形势,国家卫计委科研所马旭所长也表态说,“单独两孩”今年新增生育量为大约200万人。他表示,对全面放开两孩的调研也在进行,但担心出生高峰对各类社会资源造成压力。
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来看,社会越发达,教育水平和养育成本越高,生育意愿和生育率就越低。中国大陆目前社会发展水平与20年前台湾地区、韩国相当,当年两地生育率只有1.6、1.7左右。泰国、伊朗目前社会发展水平与中国相当,近年生育率也只有1.
6左右。而且30多年计划生育,多数地方已形成生育的“爬蚤心态”,就像用罩子限制跳蚤跳的高度,跳蚤长期适应之后,取下罩子跳蚤也不跳了,变成了爬蚤。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山西翼城、甘肃酒泉等地的试点就是如此,放开二胎生育率也很难跳起来了。
即使中国停止计划生育后出现短暂的补偿性出生高峰,期间生育率也难以达到2.3;每年出生总人数也很难达到2500万,仍远低于中国1963年至1971年、1987年至1990年和印度近年的水平。几年后生育率又将回落到1.6,人口峰值很难达到14亿,然后会快速负增长。
对于可能出现的补偿性出生高峰,也不必过虑。中国医疗、婴儿食品、服装、教育行业的弹性很大,均可利用怀孕期和补生的滞后期提前做好迎接准备。至于粮食问题,中国粮食亩产由1949年68.6公斤增至2009年364公斤,如今后亩产能达到美国和德国现在的水平,那粮食可增加30%。
中国经济问题的核心是内需不足。而停止计划生育后的生育高峰是超级内需,是驱动经济的“孩动力”航空母舰,所驱动的是一个庞大产业链,对内需的拉动作用远远比房地产和汽车要大。最重要的是,这种拉动作用是可持续的,将推动中国今后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正如战后的婴儿潮就曾奠定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经济繁荣。▲
(原标题:易富贤:全面二胎也不会生育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