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长镜头 光阴的故事——浅析侯孝贤《恋恋风尘》中长镜头的运用

2017-10-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要]台湾导演侯孝贤,缘起于八十年代台湾艺术电影的中坚力量.他的<恋恋风尘>中运用长镜头表现了一种至真至纯的"乡土"情结,始终以悲天悯人的人文主义精神真诚地关

【摘要】台湾导演侯孝贤,缘起于八十年代台湾艺术电影的中坚力量。他的《恋恋风尘》中运用长镜头表现了一种至真至纯的“乡土”情结,始终以悲天悯人的人文主义精神真诚地关注普通个体在社会历史政治变迁中的命运。其独特的对电影美学的解构方式,于朴素平淡中展现出中国古典美学影响下的诗性情怀。

【关键词】侯孝贤 《恋恋风尘》 长镜头 电影 美学 乡土情结

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的电影创作走入低谷,市场萎缩,产量大幅度下降,由70年代的平均每年近200部下降到不足100部,90年代甚至每年只有三四十部,濒临崩溃。另一方面,一批具有使命感的电影工作者在困境中苦斗,努力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特别是一批新锐导演,以其创作给台湾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希望。

侯孝贤便是台湾“新电影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先锋人物之一。

侯孝贤祖籍广东梅县,长于台湾。原本只将台湾作为旅居之地,却因历史原因永久定居,之后长住未归。因而在欣赏侯孝贤的作品时不难发现,对故乡深重悠长的眷恋之情表现的尤为明显,甚至是一以贯之的。他的电影中有着淡泊质朴的乡土气息和根植于中国传统文明的古典情韵,两种情志互相融合最终塑造了永久的“归乡”情结。

对于这种抒情气质的表现,侯孝贤借助长镜头的艺术技巧达到对原生态美学的阐释和追求,并加入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独到见解,对长镜头的运用技巧加以拓展和深化。

一、长镜头理论

所谓“长镜头”,即在电影拍摄中开机点与关机点之间的不间断地连续一次拍摄的电影片段。它的长度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指时间相对较长的单一镜头。“长镜头”的魅力绝不仅仅体现在其时间上的长度,更体现在是它赋予了电影写实化的效果,表现了生活的原生本色。

英国导演弗拉哈迪在1920-1922年拍摄的影片《纳努克》中,有一个纳努克人狩猎海豹的场面,就是用长镜头拍摄的。后来,由于移动摄影的普遍运用,特别是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后带来的电影场面调度,使得一批导演成功地、熟练地运用了长镜头技巧……在他们拍摄的很多影片中,长镜头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或艺术手段,对表达主题、展开情节、刻画人物都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这些导演并没有认识到,他们作为技巧来运用的长镜头,在影片的结构和组织原则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美学因素,这种因素和当时盛行的、被公认为电影艺术的本性的蒙太奇原则,是互相对立的。

“长镜头理论”则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对巴赞电影理论的概述与提炼。它是相对于“蒙太奇理论”而提出的,更是对蒙太奇经典观念的挑战。“长镜头理论”的出现打破了电影剪辑的传统观念,开阔了电影摄制思路,将电影风格的写实性与原创性发展引向纵深,并带来了举世瞩目的影响。

二、《恋恋风尘》的长镜头处理

《恋恋风尘》是对吴念真青春年少情感往事的“自传”,是侯孝贤系列电影中青春成长片的代表。侯孝贤对于青少年的描写以及乡土的追忆从没有停歇,少年漂泊异乡,从此旅居,正是对故土百感交集的追寻,才有了《恋恋风尘》中那份独特的不涉浮世喧嚣的“乡土”情怀。

电影正是从一个1分10秒左右的长镜头开始的。一片漆黑中,画面中央开始出现一个亮斑,渐渐的扩展为了一个山洞,满目的青翠树木在火车的隆隆声中扑面而来,火车继续穿过接连而来的隧道,平稳从容的驶去。之后切入主人公在火车上的景深长镜头,男女主人公位于画面构图的视觉兴趣点上。

男:“你怎么了?”女: “今天考数学,我都不会写。”男: “不会,你平时不来问我?”两人虽然只有简短平淡的三句对白,但双方的性格、两人之间的关系和深层的意境情志便已经十分清晰但含蓄的表达了出来。

穿过美景,热切但缓缓驶向乡村的火车,这是侯孝贤电影恒久不会改变的主题。侯孝贤的电影本身从未炫技,只将摄像机架在规矩的地点,运用规矩的构图讲述他眼中的故乡。但就是这样毫不刻意的平淡叙述,反而成就了只属于他的长镜头、固定镜头效应。

《恋恋风尘》中几乎没有主观视点的出现,都是以十分冷静、理性的客观镜头来表现生活的本来面目。电影中镜头之远,远到从这座山的半山腰注目望向穿过层峦的风景。静谧的清晨,薄雾笼罩在被青翠山岭庇佑的村落,星星落落的村民循者蜿蜒的山间小径拾阶而上,不用任何的剪辑技巧,这番乡村景致就已打动人心。一切意境在这刻意制造的距离感之中显得异常丰满和直接,仿佛导演已将自己的主观意念隐藏起来,只是铺陈一种大自然的规律。

影片1小时10秒左右,吉他伴奏声渐起,只是机位架设的近了些,阿远和阿云从桥上走来,城乡间的火车依旧隆隆驶过,只是这连结两地的动力似乎寻常的根本无法引起谁的关注了。由这片山,望向那片山,云卷云舒,阴晴交互,山间的晴朗与平静是阿远回乡心情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