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个性化人才培养立交桥

2017-10-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追溯前身,华南农业大学以"农"起家--1909年,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成立.虽然校名中"农业"二字没有去掉,但如今的华南农大已从单一的农科院校发展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100年的变化太多太多.许多年没回母校的华南农大校友发现,校园变美了,甚至曾被称为"土包子"的学子变"洋气"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甚至从这里走出了世界亚裔小姐全球十佳.但变化的是外表,不变的是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华南农大人始终秉承着&q

追溯前身,华南农业大学以“农”起家——1909年,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成立。虽然校名中“农业”二字没有去掉,但如今的华南农大已从单一的农科院校发展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100年的变化太多太多。许多年没回母校的华南农大校友发现,校园变美了,甚至曾被称为“土包子”的学子变“洋气”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甚至从这里走出了世界亚裔小姐全球十佳。

但变化的是外表,不变的是精神。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华南农大人始终秉承着“学农、爱农、务农”的质朴性格,“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的“丁颖精神”流淌在一代代华南农大人的血液中。

从小在杭州长大的张懿俊是一名独生女。在华南农大读本科期间,她经常跟着老师下到田间地头。大学即将毕业时,她告诉父母一个惊人的决定——报名参加“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到广东省的贫困乡镇当教师。

由于任职的揭西县京溪园镇中学没条件安排宿舍,张懿俊就住在教学楼楼梯下的储物间。老师们好几次打电话问她能否挺得住。“还好,学校有自来水用。”张懿俊对此已经很满足。

2006年,广东省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华南农大当年的报名人数超过1000人,在广东地区所有高校中是最多的。2007年,该计划录用的华南农大学生人数占到全省总量的75%。

“华南农大的学生沉得下去,华南农大校风、学风的最大特点就是质朴。”从事多年学生工作的华南农大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姜峰不无感慨地说。

“能吃苦耐劳,朴实”,这是华南农大学生留给该校团委***邱亚洪的深刻印象。在他看来,最能体现质朴本色的还有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这两个项目。

“木棉之约”爱心助学社是华南农大的一个学生社团。人文学院老师陈刚不定期带领“木棉之约”的同学到贫困地区调研,并为困难学生寻求资助。他们到哪儿都是在村里的学校拼桌子、打地铺、挂蚊帐,步行几个小时的山路进行家访,而且不让当地接待。“尽管人家很热情,但这样会让我们的助学行动变味。”

华南农大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广州志愿者的名片之一。不管是大型赛事,还是艰苦的春运服务,华南农大学生都是志愿者的主力之一。

每年春运高峰,华南农大的学子都奋战在广东春运第一线。2003年以来,华南农大有近万名学生志愿者客串春运列车乘务员。

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京广铁路南段瘫痪,几百万名返乡心切的农民工被困在火车站和列车上。危急情况下,1100多名华南农大学子同广州客运段职工一起坚守岗位,出色地履行职责,直到完成这场最艰难的春运服务。

如今,在广东地区的高校中,学生春运跑列车,只有华南农大学子坚持了下来。广州客运段副段长罗爱斌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华南农大的学生特别能吃苦耐劳,而且组织纪律性很强。

“华南农大的质朴本色与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较高有一定关系,但更与学校的优良传统、‘丁颖精神’的长期熏陶密切相关。”华南农大学生工作处处长曾雅丽说。

“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是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毕生育成水稻良种60多个。丁颖常说:“真诚的科学工作者,就是真诚的劳动者。”

正是许多著名专家学者的质朴本色,成就了百年华南农大的历史积淀。

翻开《中国植物志》,不少图谱都以“李秉滔”的名字命名。一次,到四川金沙江畔山谷考察返穗,由于买不到座席,50岁的华南农大教授李秉滔背着几大包植物材料,在拥挤不堪的硬席车厢站了3天3夜,细嫩的植物却“毫发无损”……

“华南农大教师也是这种精神风貌,很朴实,很勤奋。这种精神风貌对华南农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南农大党委***李大胜说。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如何既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培养各种规格的人才,又坚持优良传统和特色,兼顾长期以来精英人才的培养,也就是“一”与“多”的哲学命题,是华南农大几任领导班子思考和实践的主题。

这几年,华南农大在校生人数和学科专业数增长迅速,目前在校生达到4万多人。

“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培养途径应体现多样化和开放化,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空间,注重个性化培养,同时在传统优势学科兼顾精英人才的教育。”华南农大校长陈晓阳有着自己的思考。

“丁颖实验班”如今已成为华南农大招生的招牌。新生入学半年后,将择优组成经济管理类、植物科学类、动物科学类3个“丁颖实验班”,每班30人,并在培养和政策上享受“特权”。

郑雅琼是其中的幸运儿。“博导给我们上课,不懂的可以请老师反复讲解,课堂上还可以互动。”她兴奋地说。

与普通班级不同的是,学校的专题学术报告,每个实验班的学生都要到场;导师下乡,必须跟着前往调研;遇上大型展会,老师会提前安排学生进馆参观,了解前沿产品和技术。

华南农大教务处处长***艳介绍说,实验班学生采取滚动管理,对不合格者进行淘汰,每两个学期筛选一次,达不到相关要求的要回到普通班学习,而普通班成绩好的学生也可以进实验班。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华南农大也在探索实施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该校研究生处处长彭新湘介绍说,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学位授予、质量评估等方面建立不同标准,并区分学术和应用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来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

把一名有点儿“口吃”、自信心不够的师弟训练成“最佳辩手”,而且只用了一个月,莫杰梅和这名师弟激动得哭了。当时,她只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曾经是辩论队的替补。

一年过去了,莫杰梅已经成为Winner演讲培训的首席讲师,不少校内的同学自愿掏腰包听她的课程。“华南农大的市场够我忙的了,毕业后再考虑把业务拓展到其他高校。”莫杰梅笑着说。

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莫杰梅选择了“木工家具设计”、“环境心理学”等课程作为辅修,对她影响最大的却是“演讲学”、“播音主持”和“职业素质拓展”3门选修课。她说,学校给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多点儿东西,可以让自己就业时有更强的竞争力。

华南农大学生“好学”的背后是学校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多模块的学习模式。“表面上时间很自由,其实身边的同学都拿出时间来学非本专业的学科了。”金融专业学生张康松说,他选修“化妆品学”、“国画”、“庭院设计”等,都是他感兴趣的。

华南农大学生刘洁2001年毕业后,在大企业干了几年销售,2005年尝试自己创业,现在是上海铭嘉化妆品***总经理。她在校选修的是“市场营销”,虽然现在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食品生物工程”相差甚远,但她觉得在华南农大学到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而且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课外兼职、自学专业外课程等,比起当时在其他高校读书的同学,他们反而一点都不能放松。

辅修、第二学位、加大实践课程比例、转专业、弹性学制、“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课外创新学分……华南农大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搭建了一座座立交桥。

“人才培养不仅是一个教学问题,而且是教育问题。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陈晓阳说,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华南农大坚持的办学理念。

因此,该校在鼓励学生科技创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舍得花钱,每年分别达到近100万元的经费。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上,华南农大参赛的6项作品全部获奖,并捧回了“优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