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G王树 IDG投资基金副总裁王树:软件投资进入蛰伏期
记者:有一种舆论认为中国IT业目前的机会在于应用的迅速普及,对于软件行业,这是否同样成立?
王树:迅速普及的最好办法就是成为行业标准。但是一个软件要成为行业标准是非常难的。许多人可能会拿出微软的例子来证明这种机会的存在,但是今天已经没有微软创业时的市场机会了。那时候IBM在PC市场一家独大,没有今天众多的PC厂商来同它竞争。
虽然当时微软的产品众所公认没有苹果的先进,可是它成功地捆绑上了IBM,这才因为用户数量的绝对优势而成为行业标准;加上操作系统又是最底层的软件,其他应用软件只能在其上面运行,这就使微软取得了非同一般的市场地位。
而现在中国软件厂商面对的情况完全不同。首先基本上被局限于只有在应用层面上做,起点就不利。一是门槛低,僧多粥少,二是价值低,赚钱有限。其次,下游厂商众多,需求和客户都不稳定,软件商无所适从,这样状态很难形成标准。可以说在中国无论是个人软件还是企业软件,处境都是如此。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不变的。比如DVD或个人电脑,如果有一家生产厂家能够占据市场六成以上的份额,那么它上面所捆绑的软件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国内标准。
小变化与大革命
记者:这样看来,几乎没有出现革命性变化的机会了?
王树:应该说,在目前能够推测的变化均是小变化,中国软件行业革命性变化的机会还看不到。革命性变化的出现可以说是市场机会,技术创新和企业家才能相互作用而最终达致的一种共振现象。共振产生合力,因而有突破。
经济史学家熊彼特认为,技术革命是周期性的。人们常说的竞争手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平、人平我转可以说也体现了这种周期性。现在国内软件行业中,中间两种情况随处可见,这基本上也反映出现阶段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所在。
如同“人无我有,人有我转”这种领导产业方向,需要在技术上或商业模式上突破的情况还看不到。
记者:一点机会都没有吗?
王树:当然也并不是毫无机会。在IT和软件产业的发展中,计算机与通信是两个领头羊。无线通信网络及相关技术应用的普及,它会为一批软件厂商提供机会,现在全世界的大小公司都在争夺这一领域。应该说中国现在有条件参加这个机会的竞争。
首先,中国已改革开放多年,社会经济及技术日益与世界同步;其次,中国现在所焕发出的巨大市场能量和潜力如利用得好,的确可能造就出世界水平的产业和产品,包括形成行业标准或对之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