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天凯一带一路 特稿:一滴水的“一带一路”

2018-0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滴雨水,落在斯里兰卡一所农村小学的屋顶上,进入来自中国的收集和过滤装置,成为孩子们杯中的清洁饮水.一股水流,奔涌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一

一滴雨水,落在斯里兰卡一所农村小学的屋顶上,进入来自中国的收集和过滤装置,成为孩子们杯中的清洁饮水。

一股水流,奔涌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一所实验室的管道中,穿过中澳合作研发的滤膜,变得愈加纯净。

近年来,中国大力研究解决水问题,在这个新兴环保产业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正如水善利万物那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分享。

润物无声

卡哈塔加斯迪吉利亚是南亚岛国斯里兰卡的一个小镇,这里有一所仅有40多名师生的农村小学。过去,孩子们都要背着一大瓶水来上学,因为学校无法提供清洁饮水。

“饮水质量是个主要问题,许多地方的水源被污染,既有天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专家赫拉特·曼特里蒂拉克告诉新华社记者。斯里兰卡面临的水问题,正是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将总部设在这个国家的原因之一。

例如,未知来源慢性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斯里兰卡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但病因至今不明。曼特里蒂拉克说,有一种理论认为水污染导致了这种疾病,因为那些可获得清洁饮水的人群较少患病。但是,该病流行地区多为偏远地区,村镇分散,难以建立大规模供水管网。

去年,卡哈塔加斯迪吉利亚镇来了几名中国工程师,他们带来了中国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这里雨水总量充沛,雨水水质较好,正适用我们的技术。”泰宁科创公司工程师李雪源说。他们给学校装上雨水利用系统,经检测水质达标,水量也能满足全校师生需求,孩子们再不用背着沉甸甸的水瓶上学。

除了学校,他们还给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和一些农户装上了各种雨水利用系统。虽然工作非常辛苦,被晒得黝黑的李雪源却觉得在小镇的日子很开心:“我们很受欢迎,农技站职员库玛丽为表示感谢,热情邀请我们到家里吃饭,其他人也争着请我们吃饭。”

水涨船高

除斯里兰卡外,泰宁科创公司还在马尔代夫等地承建了雨水收集项目,而它只是中国近来在水领域涌现出的众多企业之一。与之同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上市企业碧水源不仅在澳大利亚设立联合研发实验室,其产品也进入巴基斯坦、菲律宾、白俄罗斯、加拿大等地。

这批水企业的发展,得益于中国近年来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绿色发展被列入指引未来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诸多举措使生态环保行业逐渐“水涨”,相关企业也自然“船高”。在北京奥运龙形水系、国家大剧院、水立方等处,中国水企业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技术,而现在它们又达到了新的高度。

“碧水源已发展为全球最大、产业链最全的膜技术企业之一,”碧水源公司常务副总裁何愿平说,“在膜生物反应器等领域,还可以把这个‘之一’去掉。”膜技术是水处理中的一种重要技术,通过各种有微小孔径的膜过滤,污水变成清水。

中国“膜”法不仅上了规模,在技术上也相当先进。在2014年成功完成的中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试验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实验装置“月宫一号”中,水循环利用就用到了碧水源的膜技术。何愿平透露,他们正进一步参与“月宫二号”相关合作,“我认为我们的技术比现在国际空间站上用的技术更好!”

“碧水源的核心技术,即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如果不说更好,至少不比世界上任何企业逊色。”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水研究中心教授戴维·韦特说,他们选择与碧水源建立合作实验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碧水源在研发上的大力投入。

上善若水

水,正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联合国在今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发布报告说,全球许多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都没有保护好水资源,“如果这样的趋势持续下去,未来数十年水质将继续恶化,尤其是在那些干旱的资源贫乏国家,将威胁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水资源等环保领域有过一些教训,才总结出了这样的经验。中国也愿意与世界分享这些经验。在传统资源型和基建型等国际合作项目之外,绿色环保的水技术输出正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新亮点。

何愿平说,中国一些地方面临的“水脏、水少、饮水不安全”等问题比较复杂,碧水源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有不少突破,也希望借“一带一路”的契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分享,“如果把中国的水问题解决了,我们这个技术就可以走向全球”。

泰宁科创公司董事长潘晓军说,他们在斯里兰卡的投资短期内无法赢利,但“我们是输出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技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慢慢培育市场,最终互利共赢”。

的确,解决水问题是一件可以让所有人获益的事。“有充分品质保障的水,对全球每一个人提高和维持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韦特教授说,“‘一带一路’也需要足以支持相关活动的水资源才能成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名言,或许正是对“一带一路”上水合作最好的注解。(记者 黄堃 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