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羽的学生 飞羽掠天:吴大羽的诗与画

2018-02-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由中国美协.上海市美协.北京画院共同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吴大羽艺术基金会承办的"飞羽掠天——吴大羽的诗与画"于10月27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展览聚集了吴大

由中国美协、上海市美协、北京画院共同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吴大羽艺术基金会承办的"飞羽掠天——吴大羽的诗与画"于10月27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展览聚集了吴大羽的油画、蜡彩、书信、诗歌等作品100余件,并首次公布了吴大羽的诗稿45件。

吴大羽,作为留法归来的第一代油画家,因其对西方现代艺术语言的热爱,而成为中国早期抽象绘画的拓荒者。他的艺术实践与西方现代艺术同步,是世界范围内抽象绘画在中国的杰出代表。

其中,《公园的早晨》(1973年,上海油雕院藏)并没有通过明晰可辨的花木来表现公园清晨的明朗,而是凭借无拘无束的笔触和跳动活脱的嫩绿、浅黄与黑白色块,创造了一片画家心中和谐、静谧的园地。而《色草》(1984年,中国美术馆藏)在1984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展中获"荣誉奖",是全国美展首次对抽象类绘画作品授奖。

这件作品使用了吴大羽钟爱一生的普蓝色调,画面中色与色的律动,虚与实的穿插,湛蓝的茎叶与暖色的花拥抱成一曲清新、欢悦的妙音。在当年,即使青年画家也未曾解放到这个程度,而这位82岁的老缶却前卫得轻松自如。

"飞羽掠天过影在,蓓蕊待发晴明枝。"这是吴大羽的诗句。吴大羽本名吴待,后自取"大道无朋,感君相知"以朋字去两撇,定"大羽"之名。这首诗暗藏吴大羽之名,同时也隐喻了画家对艺术前途的美好希冀,本次展览的题目恰出自此诗。

在长期的中西文化关照中,更在自己所热衷的诗文与绘画基础上,吴大羽用心梳理、整合了许多既符合西方学理,又符合中国诗学文脉的新词汇,从而区别于西方艺术的阐释语言。

他在写给吴冠中、朱德群的信中,提到了"势象"的概念。这显然是他的创造,一个以中国传统文脉为依据,融贯中西且具有创意的新名词。

展览除吴大羽的诗稿与绘画作品外,还将展出艺术家的通信与随笔。这些文献记录了他对艺术、教育、形式美感、抽象语言的诸多阐述,成为我们建构吴大羽艺术见解与思想体系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