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 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成语故事
老子出生在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71—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文哲大家,宋国蒙人,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重要开创者,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
成语故事《每下愈况》出自《庄子.知北游》,庄子给东廓子讲解“道”是个无限的东西,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比喻越从低微处推求,就越能看出事物的真实情况。
成语故事《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连自己会的一点本领也丢了。
成语故事《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原指由于看到别人伟大,自愧不如而感叹。后来比喻因做事力量不够,无从下手,而感到无可奈何。
成语故事《一日千里》出自《庄子.秋水》,原来形容马跑得极快,后用来形容进步或发展极其迅速。
成语故事《鹏程***》出自《庄子.逍遥游》,庄子讲了一个寓言:知了、斑鸠、鹌鹑不理解鹏鸟为什么要高飞九***,庄子认为,见识贫乏,比不上见多识广。世界上万物都不能超越各自的本性和客观环境,只有各任其性,放弃一切大小、荣辱、生死的差别观念,才能逍遥自在,从精神上超越现实。
成语故事《越俎代庖》出自《庄子.逍遥游》,比喻越权行事或包办代替。
成语故事《游刃有余》出自《庄子.养生主》,比喻工作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成语故事《探骊得珠》出自《庄子.列御寇》,原意比喻侥幸获得财富,后来表示行文能抓住要害。
成语故事《螳臂当车》出自《庄子.人间世》,比喻不自量力,必然失败。
列子,名列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文学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
成语故事《歧路亡羊》出自《列子.说符》,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出自《列子.黄帝》,原意是说用诈术骗人,后来用以比喻反复无常。
成语故事《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吕不韦(?-公元前前235年),战国末期卫国著名商人,后为秦国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滑县)人。战国末年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吕氏春秋》,尊崇道家,同时,融合了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因此也把吕不韦视为道家的代表人物。 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故事有《掩耳盗铃》、《一夔已足》、《鲁鱼亥豕》和《刻舟求剑》等。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成语故事《一夔已足》出自《吕氏春秋.察传》,相传夔是尧舜时代的乐正,精通音律。“一夔已足”意思是说,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够了。
成语故事《鲁鱼亥豕》出自《吕氏春秋.察传》,“鲁”和“鱼”、“亥”和“豕”的篆文字形很相似,容易写错。后来就用“鲁鱼亥豕”表示书籍在传抄和刊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主张以法治国,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家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为后来建立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以后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的代表人物有韩非、商鞅、李斯等。
韩非(公元前281?—前233年),姓韩名非,战国末年的韩国(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有关韩非子的成语故事有《滥竽充数》、《老马识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自相矛盾》、《两败俱伤》、《道不拾遗》、《买椟还珠》和《守株待兔》等。 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本领的人混进来冒充有本领,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表示自谦。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出自《韩非子.说林上》,愿意说老马认识道路,现多指有经念的人熟悉情况,能把事情办好。
成语故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出自《韩非子.喻老》,比喻小事或小的地方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比喻语言、行动前后自相抵触。
成语故事《道不拾遗》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初秋后期,郑国子产执政后,实行改革,五年后郑国的政局稳定,民风淳朴,出现了“国无盗贼,道不拾遗”的清平景象。
成语故事《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比喻死守狭隘经念,或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获得成功。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其祖本姬姓,卫国国君后裔,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与韩飞等人并为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语故事《危若朝露》出自《史记.商君列传》,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通过十年变法,把秦国变得井井有条,国力日益强盛。但由于商鞅执法不徇私情,得罪了许多贵族大臣,有人告诫商鞅,说他处境“危若朝露”,十分危险。果然,秦惠王登上君位后,将商鞅处以“车裂”而死。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秦始皇驾崩后与宦官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腰斩于市。因其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有关李斯的成语故事有《土壤细流》。
成语故事《土壤细流》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战国末年,秦王颁布了一项排外的逐客令,李斯写了一篇《谏逐客书》,奏呈秦王。他说:“泰山、河海,因为不排除外来的土壤、细流,所以才能这样高、这样深。现在大王下令逐客,不正好加强了敌国的力量吗?”秦王看了后,马上撤回了颁布的命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成语《土壤细流》比喻事物虽然很细微,但不断发展,就能发生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