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一对日持久 刘坤一:最早提出对日持久战
刘坤一,字岘庄,清末湖南新宁人,曾任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等职,是清末湘军最后一位统帅。
刘坤一和刘长佑比邻而居,他们家族属于同族而不同派。按辈分,刘坤一是刘长佑的族叔,但年纪却比刘长佑小12岁。他们自小生活在一起,关系很好,刘坤一的起家与发迹,都受到刘长佑的很大帮助,可以说,刘坤一是刘长佑带出来的。
他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是江忠源的外戚,自幼师从江忠源。19岁时,考取了县试廪生。后以诸生起家军旅。咸丰五年,受刘长祐之邀,率乡团与太平军作战。后随刘长祐参加湘军,援战江西,因作战勇敢,屡立大功,被破格提升为直隶知州,成为湘军中的一员骁将。此后转战于湖南、广西等地,历任临江知府,广西按察使、广西布政使、江西巡抚。
光绪元年(1875年),刘坤一升任两广总督,5年后出任两江总督,成为清朝后期镇守一方的地方大臣。当年左宗棠收回伊犁后,刘坤一曾上奏请求朝廷急筹东北防务,防备日本、俄国,而与英、法等结为声援。
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侵占朝鲜后又进犯中国东北。由于前期中国参战部队多为淮军班底而屡遭失败,清政府决定派遣湘军出关对日作战,并任命两江总督、原湘军宿将刘坤一担任钦差大臣,指挥六万湘军出关。但这时湘军已严重老化,枪械落后,战斗力不及从前。
1895年1月17日,清军四次企图收复海城,皆失利。2月28日,日军发起反攻,从海城多路追击。3月4日,日军在牛庄重创湘军主力,7日占领营口,9日攻陷田庄台,湘军就此在辽河东岸全线溃败。初战失利,刘坤一正筹划反攻,清廷却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刘坤一“三次奏阻,无力回天。愧愤填胸,寸心如结”。虽然局势无法挽回,但刘坤一已经清醒认识到日本将成为中国未来巨大的威胁。此时,他提出了对日应采取战略上“持久”的方针。
在《寄督办军务处》电奏中,首先,他表示强烈反对《马关条约》:“坤一于新定条约,虽未尽悉,要之让地、赔款两条,目前固难允行,后患更不堪设想,宜战不宜和,利害重轻,事理显然,此固天下所共知,亦在圣明洞鉴。”
接着,他通过对时局形势分析,提出开战的重点:“惟一经决裂,倭心分扰猛攻,自以保京畿,固辽、沈为第一要义”。“万一京畿吃紧,坤一必抽调劲旅,迅速入卫,以保无虞。”
他分析战争形势,对我方很有利:“但倭奴远道来寇,主客之形,彼劳我逸。近得探报,倭新卒多以老弱充数,饷亦不继。在我止须坚忍苦战,否则高垒深沟,严为守御。倭寇悬师远斗,何能久留?力尽势穷,彼将自为转圆之计。”
他权衡利弊,提出制约日本的重要方针:“况用兵两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要著”。
最后,他表示誓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诸将一闻和约,议愤填胸,必欲一决死战。坤一职在兵戎,宗社所关,惟有殚竭血诚,力任战事,此外非所敢知”!
刘坤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对日“持久”战的国人。应当说,他提出的持久战方针是切实可行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无法以武力消灭的。日军兵力不足,而劳师远征,战线拉长,是兵家之大忌,只要中国采取战略上持久的方针,坚定抗日决心,发动民众抗战,不断在战斗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那么日军最后只能失败。况且当时日本当局也清醒地认识到以现有的武力是无法达到消灭中国的目的的。
然而,由于以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为首的主和派势力强大,最终仍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不过,刘坤一的持久战思想在近代历史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也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毛泽东《论持久战》和“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等抗战时期的指导性纲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刘坤一持久战思想影响。
《马关条约》生效后,刘坤一积极支持台湾军民抗日,又致信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张之洞,要他从物资上大力支持台湾军民的抗日。在清政府明令禁止下,台湾抗日之举失败,台湾沦陷。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当慈禧太后与荣禄阴谋废黜光绪皇帝时,电报征询各省府督意见,其他府督都附和,唯独两江总督刘坤一以“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坚决反对,迫使慈禧放弃了这个荒唐主张。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刘坤一与张之洞等联合倡导“东南互保”,避免了八国联军侵入东南各省。
他还大办洋务,是后期洋务运动的领袖。
1901年,又与张之洞一同连续3次上疏请求朝廷变法,主张以兴学为首务,整顿中国旧法,兼采西方法律,变法图强。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江楚三折”。“江楚三折”成为晚清改革维新的基本纲领。
刘坤一被清廷称为“老成硕望,国家柱石之臣”,“天下督抚忠诚第一”。1902年9月去世,死后谥“忠诚”,追封一等国爵,晋赠太傅,葬回故乡的飞仙桥沙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