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北京北京 “京漂作家”徐则臣新作关注新北京

2017-06-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者看来,徐则臣同他在北大中文系读研究生时的导师曹文轩有不少相似之处,徐则臣也是苏北人,从农村来到大城市,除了骨子里的坚持和勤奋外,始终没有脱离对于中国现实的观

记者看来,徐则臣同他在北大中文系读研究生时的导师曹文轩有不少相似之处,徐则臣也是苏北人,从农村来到大城市,除了骨子里的坚持和勤奋外,始终没有脱离对于中国现实的观察和写作。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他笔下有形形色色、各种职业、不同处境的“京漂”,他也因为《跑步穿过中关村》、《啊,北京》、《我们在北京相遇》等一系列作品被冠以“京漂作家”的称号。

写北京十几年,他故事中的“京漂”体现了一代人的奋斗历程。 “很奇怪,可能是我现在成了家、有了孩子,觉得无法离开这座城市,雾霾、交通等问题其实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但又没法离开。

”徐则臣对记者说,十几年了,当年一起漂在北京的人有的离开了,有的还在,对于他来说,这些年渐渐有些成就,也坚定了写作之路,“北京不仅仅是我身体,更是精神的居住地。”

十年前,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徐则臣住在海淀桥中关村一带,他的小说中有硅谷电脑城卖电脑的,有居住在北大周边准备考研的、有学校门后躲警察办假证的、有贴小广告的、有摆摊的,他们在市郊挤着破旧的房子,每年春天迎接沙尘暴的来袭,冬天抢火车票回老家过年,来年再回到北京。

“跟我相比,他们跟北京的关系更紧密,也正是因此,那种都市对他们身份认同和心理认同的伤害也更大,我是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我和北京之间的关系”,徐则臣对记者说。

读研究生期间学校环境相对单纯,“社会上现实的东西不会伤害到我,我户口在北大,也不存在暂住证的问题。但他们不一样,如果他们没有暂住证怎么办?他们面临很多问题,当我把这些问题了解清楚之后,逐渐把这些和自己的年龄相结合,发现的确是个问题。”

他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品《如果大雪封门》中写的就是生活在这个城市却又不完全属于这个城市的人们,这些“京漂”不少是来了又走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话语权上相对弱势,徐则臣在领奖词中说,自己的责任就是让这些人的声音被听见,让他们的故事被看到。

“我毕业以后更能感觉到那种漂泊,别人不管是出于好心还是恶意,总是会不断地提醒你,你是个外来人,你是个闯入者,没法在这个地方扎下根。”徐则臣来北京超过十年了,他说,“那个时候我觉得漂泊其实就是一个编制的问题,一个户口的问题。后来编制和户口都解决了,我现在也有北京户口了,但发现有些时候依然缺少那种‘扎下去’的感觉。”

如今十年过去了,徐则臣也从学生变成了文学编辑、作家和一名父亲,他的工作地点搬到了呼家楼附近的《人民文学》杂志社,这里也是作家出版社的所在地,东三环高楼林立,商场、写字楼和使馆区与北大周围的环境迥异。新作《王城如海》中,徐则臣小说的主人公第一次出现了“海归”,故事中有“出售新鲜空气”和“驱霾神器”的,他一直默默观察着这座城市的变化。

2016年1月1日,徐则臣拿起笔开始创作《王城如海》,说“拿起笔”是因为用电脑写作十几年的他在写这部长篇时突然觉得应该回归“一种古典的诞生模式”,第一稿就用了两百多页稿纸,每次出门前都扯下几页稿纸,随时随地挤出时间写。但对于徐则臣和熟悉他的读者来说,这一次徐则臣继续写北京的故事,主人公却与以往有所不同。

一些文学评论家称他的小说是“一代70后的成长史”,如果说此前的小说是70后还在北京艰难打拼的阶段,到这部可以说这一代人开始成为这座城市的中坚力量,而他们也面临着中年的焦虑和思考。“很多人说我‘北京系列’主人公的文化程度都不高,这次要写高级知识分子,是手里攥着博士学位的。

”徐则臣过去小说里的人物多是从事非法职业的边缘人,这回要让他们“高大上”,“过去的北京只是中国的北京,这一次,北京将是全球化的、世界坐标里的北京。”

《王城如海》的原名叫《大都市》,这些奋斗超过十年的70后面对北京这座大都市是充满希望和压力的复杂情感。“比如现在,你看看窗外东三环这些高楼车流,可能会认为很好看,也可能会焦虑,或者你觉得这些东西跟你没什么关系。

”徐则臣指指窗前总是堵车的马路,明明已经很熟悉北京了,但有时走在雾霾中,或夜深了在楼宇中穿行,又觉得“像个孤儿一样,被抛弃了,有种离家出走的感觉。当然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十几年,不管我有多么喜欢和不喜欢,它都是我的日常生活和根本处境,面对和思考这个世界时,北京是我的出发点和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