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后人 翁同龢日记回到上海 1948年曾被后人带至美国
19日晚上,1948年被翁氏后人从上海带至美国的翁同龢日记,终于又回到上海,与2000年回归的“翁氏藏书”在上海图书馆“团聚”了。
上海图书馆古籍专家陈先行为自己能先后两次参与“翁氏文献”回归行动兴奋不已,连称“很有成就感”。而记者作为这两次文献“回家”团聚的见证者,亦深感荣幸。
记得2000年4月28日,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由一个家族六代保存的私人藏书“翁氏藏书”,在结束了海外半个多世纪的远游后回归祖国,共计80种542册珍籍正式收藏于上海图书馆。
当时,这批藏书的“主人”、远在美国的翁万戈先生发来了传真件。他说:“现在是我向上海市致敬的时候。我原籍常熟,而生在上海,所以对这件事感到莫大的庆幸。我在这好似天涯海角一样的美国东北山林间,梦想已经告别的家藏古籍,免不了断续的怀念,但更为它们重返祖国,有说不出的无限欣慰。”
价值连城的翁氏藏书秘不示人
翁氏藏书是晚清政坛上名盛一时的两朝“帝师”、维新派的支持者翁同龢的产业。藏书源于翁同龢之父翁心存,而后历经六世,跻身“清末九大藏书”之列。翁氏藏书,内中多有惊人的孤本秘籍,如 《邵子观物篇》、《长短经》、《施顾注苏诗》等既是各书的最早刻本和祖本,也是海内外仅存的孤本。
但在一代代的传承中,翁家始终秘不示人。到了民国初年,已经没人知道翁氏藏书的下落了,甚至连研究清代藏书历史的专家也得出了结论:翁氏藏书“今皆无尺牍片纸矣”。
意外的是,1985年,翁氏藏书突然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善本书展”上露面了。当时正在美国参观展览的我国著名学者傅熹年、启功先生欣喜若狂,专程拜望了翁氏藏书的主人翁万戈先生。这才知道,翁万戈为翁同龢嫡系五世孙,其所继承的翁氏世藏古籍善本1949年初由上海运往美国。
回国后,傅熹年先生将抄录的“翁氏藏书”目录复印给一些国内知名版本专家看,他们断定:“翁氏藏书”是已知海外惟一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私家藏书,也是目前所知清代以来留存海外的最后一批中国古籍善本收藏。
文化界联手为藏书回归“护驾”
种种迹象表明,年事已高的翁万戈先生也在为这批家藏寻找最合适的安身之处。1997年春天,翁万戈来到北京,悄悄地参观嘉德公司的春季拍卖会。嘉德公司得到这一信息,主动拜访了翁万戈,问他是否有意参加这里的拍卖,但他未置可否。翁万戈离开北京,4月12日到了上海,他主动去上海图书馆新馆参观。上海图书馆的相关人士事后回忆:这似乎是“翁氏藏书”与上海图书馆结缘的开始。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获知翁氏藏书的消息后,希望能促成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重返故国。几经努力,他们与翁先生谈妥:这批藏书参加2000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拍卖会。
在短短的10余天内,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先后与嘉德公司联系,表示强烈兴趣。最后,上海图书馆与翁万戈先生达成协议,不通过拍卖,以协商转让的方式将这批珍本入藏上海图书馆。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市人民政府斥资450万美元,捷足先登,海外漂泊半个多世纪的翁氏藏书叶落归根,在上海图书馆安家入住。
“当时,请示、呈文,批复等等,各环节一路‘绿灯’”,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无比感慨。
4月12日,上海一行10人到达北京,负责护送“翁氏藏书”至上海。所有“翁氏藏书”被分装在7个大箱子中,由2辆面包车送往北京火车站,装至13次列车硬卧车厢。嘉德公司2名工作人员也随同护送。这节车厢全封闭,由持枪乘警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