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谈创作《易中天中华史》:我要走另一条路
易中天(右)当选新京报年度致敬作者,90度深鞠躬与颁奖嘉宾历史学家杨天石握手。
新京报讯 已经持续举办11年的新京报年度好书致敬礼,在今年首次加入了对出版行业的致敬,新增年度出版人、年度编辑、年度最美的书等八个奖项。正在书写《易中天中华史》的易中天获得了年度作者奖项,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表示,在未来写作这部书的时间里,他会尽可能不参加活动、不做电视节目、不接受采访,全心全意完成这部36卷本的巨著。
年度作者的奖项是在颁奖典礼倒数第二个颁出,有意思的是,易中天在上台时特意选择了从主席台右侧的道路上台,而不是此前所有人都走的左侧。“前面的人都从这边走,这是习惯的力量,而我要从另一边走,因为我此刻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走另一条路。
”易中天提到,自己从2012年开始,正式启动了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的八年写作计划,写到完成时还要五年。“完成时我已经73岁,俗话说,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我花这个时间做这个事情,就是想走另外一条路。”易中天说,他希望说明的是,世界上路有很多,历史也有很多读法和写法。
《生命记忆》一书获得了年度最美的书,颁奖嘉宾诗人蓝蓝引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美能拯救世界”的名言,作为美的传达和表现载体之一的书,也同样是美的。《生命记忆》的作者之一的沈鹏飞在领奖时很是感慨,他说这个民间项目能最终出炉很不容易,一直在靠个人呐喊去找赞助、做调查。
从2001年到现在,持续了13年的时间。团队里的人靠着每天几百块的酬劳坚持工作,“我们的工作条件很艰苦,在40摄氏度的森林里被毒虫咬,在冬季雪到腰的地方连续十几天吃罐头,我们的项目经理是唯一的女孩,洗不了脸,因为真的太冷了。”
年度致敬
编辑
编辑是好书的第一生产力。书评周刊在走过十年之后,第一次启动对好书幕后群体的致敬,正是为了表达对图书生态的这一认知。首届年度编辑,我们授予《商务自然文库》的策划编辑余节弘,他重拾了商务印书馆这一历史悠久的出版企业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出版传统,构建了《商务自然文库》这一新知阅读品牌,并以《看不见的森林》、《时蔬小话》等一系列作品在公共领域推进了公众对科学人文概念的认知,促成了2014年自然文学阅读潮流的兴起。
我们致敬余节弘,他继承了图书编辑这一职业的秘密传统,让一本好书不仅仅止于阅读,更以阅读的潮流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精神诉求。
答谢词
余节弘(《商务自然文库》的策划编辑)
首先我要感谢新京报,也感谢被读者大众的认可。其实我想说,我所做的信息类、自然类都是在商务印书馆这个平台上做出来的。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我所做的自然文库好像跟商务印书馆惯常的学术风格不是一个路数。如果把时光倒回到100年前,这看起来就正常了。
因为商务印书馆在开创之初是涉及各个领域,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做得非常好,其中就包括自然类。我现在所做的,只是恢复商务印书馆的一种传统。在这里我还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是我们编辑室原来的主任刘雁女士,她帮助我们在辞书和学术中间开辟了一个空间,撒播下了自然文库的种子。明年我们自然文库这棵小树会越长越大,希望还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年度致敬
出版人
出版是经济规模较小的行业,但出版业对社会文化精神的影响却堪称巨大,在以图书产品介入时代文化生活的过程当中,出版人则起到了核心作用。首届年度出版人,我们授予立品图书出版人黄明雨,他常年隐于社会主潮的边缘,致力于以心灵读物和华德福教育实践,为躁动的社会寻找心灵的方向。2014年创立辛庄师范学校,更是在现实层面探索了把一个主题的图书出版与一种理想中的教育相结合的可能性。
我们致敬黄明雨,他坚守出版人这一身份的理想主义精神,在一个躁动的时代,引进了面向内心的思想资源,并以自己的实践让星星之火闪耀微光。
答谢词
黄明雨(立品图书出版人)
我入行已经21年了,这几年离出版行业稍有些远,6年前我去当小学老师。这几年的经历与出版的关系,主要是孩子给我的启发。开始时我是一个父亲,而现在我是一名老师,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工作,我开始知道,教育与出版最核心的一个议题,是人的灵魂和精神要如何安处和确立。
我出版的领域其实是比较小众的心灵图书,现在做的是以灵性为背景的华德福教育。这些年在教育的实践中越来越确立了信心,把我做的教育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呼应起来。中国人是有信仰的,可能不是宗教信仰,但我们相信天人合一。这样想,我们就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伤害自然。我想教育改革需要重新确立这个信仰。非常感谢大家。
年度致敬
最美的书
最美的书不仅仅指向书的装帧设计,同时也必须指向一本书的阅读快感与精神内核,用美的形式表达美的思想,才是最美的书吸引读者的原因所在。首届年度最美的书,我们授予西藏户外协会主编的《生命记忆》,以这本书为载体,一支年轻的团队以令人炫目的方式,进行了一次美丽的生命实践:他们用镜头记录下环喜马拉雅地区的生态多样性图像,并展现出这神秘之域的万物之美。
我们致敬《生命记忆》,这一系列图书调动了丰富的图书设计元素,衬托出不同生灵的美好生命图景。这一系列图书的作者,则以自己的实践,向恢弘的世界,表达了人类的谦卑之意。
答谢词
沈鹏飞(人文摄影师)
首先感谢北京出版集团能出版这本书。然后要感谢这个项目的发起人罗浩先生。这是一个民建项目,并没有庞大资金支持,罗浩基本是靠个人关系拉赞助来支持这个团队做这样一个持续四五年的项目。还有我要感谢这个年轻的团队,每个人都很朴实、简单,都是用理想支撑着在做。
每天只赚几百块钱,而大家自己携带的设备一套就近十万。工作地点都在西藏,十分艰苦。夏天我们在阿里在墨脱,山上下着雪,我们穿着羽绒服。冬天地上的雪到腰,我们在纳木错十几天没有信号,团队里有一个女孩,十几天都没办法洗脸。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拍摄了很多照片,采集了很多信息,也做了很多人文调查,最后出了这本书。谢谢大家!
年度致敬
出版品牌
出版而有品牌,不自今日始,其含义不仅仅代表产业上的成功,更在读者层面,承担着文化上的一种认同与担当。首届年度出版品牌,我们授予“社科文献·甲骨文”,这一仅仅成立两年的崭新出版品牌,以专业主义的姿态介入公共化的社科主题阅读,以高品质的学术著作翻译,为普通读者拓展思想视野。从《巨变》到《失败的帝国》,从《天国之秋》到《中国冲击》,“甲骨文”系列图书为理解中国,也理解世界提供了更多的维度。
我们致敬“社科文献·甲骨文”,作为新的阅读品牌,它带来了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解方式,作为专业知识分子与公共阅读之间的桥梁,它更以明晰的形象向大众阐释了阅读之美。
答谢词
董风云(“甲骨文”编辑室主任)
甲骨文在创立之初就定位于策划、制作、生产学术畅销书、经典学术书和学术普及类书籍,从一开始我们就打算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做出一批精品社科门店书,现在也一直在这个方向上前进。
虽然现在图书市场每年出的品种很多,但其实真正的好书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尽管有很多人对图书市场做了总结,有人说图书市场营销为王,有人说资源为王,有人说整合为王,等等。我固执地认为,作为一个出版品牌、出版团队或者是出版机构,内容才是你最需要关注的东西。挖掘、出版好的内容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明年我们自然文库这棵小树会越长越大,希望还能得到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