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李子勋 李子勋:亲子关系中必须思考的6个问题(图)
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谐家庭基金、新浪教育、时尚家居杂志、时尚健康杂志举办的“亲子关系国际交流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6日在北京颐锦温泉会所举行。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杨凤池、李子勋、王行娟、孙瑞雪、田惠萍和美国、德国亲子教育专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社会转型期的亲子关系。以下为知名心理专家李子勋先生在此次论坛上的发言。
李子勋:首先谢谢殷主编对我的邀请!刚才我看了下这两天论坛专家的论坛主题,可能我所讲的他们都讲过,或者他们还要讲,我在这里想与大家分享一点我的体会。接下来我讲的东西不代表对我们现行主流思想的否定,而是一个补充。
因为中国人言语给我们带来的思维方式会让我们觉得如果一个专家说什么好,就意味着别的不好。其实不是这样,接下来我的讲课希望大家不要这样想,如果这样想的话,我就需要很多的解释,这解释起来就很复杂。
“陪孩子长大”,我曾经写过这本书,要跟着他长大,而不是背着他,抱着他,而是陪着他。我们无法对自己的生活做任何的改变,但治疗师每周花两次、三次陪着他,在他艰难的时候陪着他渡过生命中那些困难或危机。但这个陪需要心理医生真正付出关怀,而不是治疗,没有治疗。也就是说陪孩子长大没有教育。
曾经我在团中央“青苹果启动仪式”上,上面有中宣部、团中央的领导在那里,我说教育孩子不应该是我们这代人的事儿,因为他们的工程是针对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所以我当时说其实我不合适站在那儿谈教育,原因是我们的年代隔的有点远,所以,我当时比较倡导用80后的孩子组织专门针对2000年以后孩子的教育队伍。我们只能做顾问,应该让80后的去教育2000年后的人,这样才符合一代一代地跟进。
我们现在强调社会学,心理社会学,家长肯定要比一般的专家更了解他的孩子,不管你是什么心理专家。心理学经常有一个很搞笑的事情,家长把这个孩子带到15、16岁,带到心理医生面前,仿佛心理医生知道这个孩子怎么带,其实这是不成立的,因为妈妈陪孩子15年,她对孩子的了解比心理医生了解得多。
我们的文化主要是以一致性的方式来传播的,并没有真正涵盖孩子成长家族传承的文化和背景,所以,心理咨询是一个非常困难和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心理医生只能在未知、无知的地方进行工作,不可能比妈妈懂得更多。所以做心理学的时候只能在当下进行工作,而无法从家庭的故事里去寻找。
我们成长的方式和孩子成长的方式有巨大的不同。我经常在想,中国这三十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儿童与我们当年成长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孩子的心理结构,过去我们过多强调了心理层面或者家族关系层面的,但忘记了社会对孩子巨大的影响。其实人首先是一个社会人,才会有家庭,才会有家族中的人。
投射性认同。妈妈往往用自己的方式观察孩子,看到的孩子是自己内心的那个孩子。如果你曾经内心有过经验或体验的话,你在看别人的时候就看到了内心,但那不是孩子的。就像50—70年代的人评价80、90年代的人一样,用我们的眼睛和感情评价他们的结果,其实那不再是他们,而是我们以为的他们。其实80后的孩子和90后的孩子有明显的不同,和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相比),所以,我们无法了解他们,更无法了解我们的孩子。
家族传承的影响在关系层面也是我们所强调的。我与刘丹老师都是做家庭治疗的,所以很愿意从家庭内部解决方式对方来访者。我们从家庭本身找到答案,而不是从心理学、基因分析或者看起来美妙的说法里找到答案。我们不要假定自己懂得孩子,专家和心理学家更不要做假定我懂得每一个孩子,这是不可能的。
我最喜欢开玩笑,第一次结婚的人认为婚姻就是这样子,结了十次之后才知道婚姻是搞不定,搞不清楚的事儿,结一次婚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很容易成为婚姻专家,这是自嘲。带孩子也是,多带几个就会发现不是很容易说清楚的事情,是很复杂的。阿德勒说孩子在每个家庭里的功能都不同。
假如我们家长都能用未知的境界感受孩子,而不是努力试图理解它,因为理解是左脑的分析过程和思考过程,感受是一个感觉过程。我听到杨老师说“非语言交流”,方新老师讲了很多我想讲的东西,实际上我只是来重复他们说过的。
教育里我们可能存在一个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我们总在过去的经验和主流意识文化里寻找对孩子的引导,但不要忘记了,孩子是将要生活在未来。在我们已知经验里,在管理学、社会发展学、经济学我们似乎是在已知的领域寻找着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但你想想,西方的文化或过去的文化并没有涵盖东方或现在中国这些巨大的发展。
如果我们总是在以这面找到的东西,实际上这些东西是过去发生的,而不是现在或未来将要发生的。所以,教育孩子里最要想到的是我们是朝向2030年教育孩子,或者2040年教育孩子,还是朝向上世纪50—70年代教育的孩子。
现在的专家队伍都是50、60年代出生的,70年代都偏少,当然包括我。其实我们涵盖的经验,会导向孩子朝过去的方式,因为我们对未来的熟悉度要远比孩子差很多。我们的孩子今天生出来,对未来的接纳和分享是自然的,但我们已经不能够接纳未来了。我们又怎么可能把努力教育孩子的结果倒置,它是过去还是未来呢?这个问题要想。否则2030、2040年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就不能让孩子生活得到裨益的。
社会对孩子的引导远远大过家长和老师。社会主体意识,现在的主体就是成功、精英文化、最大化,但30年之后中国还是不是以膨胀、贪婪或者以尽可能占有的方式生活呢?不可能,现在中央已经让我们回到更节能,更环保,更互相关爱的方式。
我们现在社会构成的心理存在着强烈的膨胀和扩张,50、60年代出生的人会发展自己,突破自己,发展恋爱、婚姻、家庭,越突破自己越有价值。未来孩子们会不会是这样呢?比如2B,寻找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一个样板,或者哈佛女孩刘亦婷,或者姚明等等。未来孩子会不会在自己喜欢的生活中变得非常自在、喜欢和和谐呢?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在一些高福利的,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国家,更导向的是福利方式,那时候的主体方式会不会是更加节能,更加的关怀,更加的平等,在财富方面更少疯狂呢?那时候会不会更少钱买房子,房子处在非常小的位置呢?如果我们不强调社会是什么样子,而把过去50—70年代的经验灌输给他们,他们会不会到2030、2040年反而被社会抛弃或不适应呢?心理学经历过三个阶段,一是经典型的分析,总是满足自己,不管外部事件的,等到客体理论,谈到人在关系层面上生活,就强烈要求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所以,上世纪50—70年代的人基本上处在要求强烈的社会认同和他人认同的生活状态里。
比如隔壁买了什么,我们不买就觉得亏得慌,隔壁挣到钱,我们不挣到钱就觉得紧张。
别人找不到工作,娶不到老婆就觉得很丢脸,很可耻,我们没有自己的生活。50—70年代这30年的人基本没有强烈的自我,让世界根本不同,而是强烈要求和别人一样,或者与大家、社会要求一样。未来的社会会怎么样呢?现在心理学是自己心理学或者后自己心理学。
未来80后的孩子更强调以自在的方式生活,基本不需要认同,自己过着自己的生活,并快乐着,可能他没有工作,可能不挣钱,可能不是社会上所敬仰的人,但他们快乐着,他们更自在,更在to be,成为自己这个力量。如果有的专家在国外待了很久,就会发现“成为自己”几乎是很多民族孩子的愿望,而不是成为他人。
现在的孩子不需要强烈的认同,他快乐着,他没有工作还是快乐着,他整天上网,一步不出房间还是开心着,但我们这样会上吊自杀,因为我们没有工作。我们找到工作好像就能活下来,找不到工作就得死,就得无敌自从。明显看到的差异性,一是社会主体差异,现在和未来的差异,客体与自体的差异。我们对教育的思考是要想一想的。
我们不能再依赖过去曾有的经验和学问,我们需要在未知领域重新和孩子们相处,重新感知到他们,并试图理解他们,因为能不能理解受到我们自身可能不能完成理解他们的限制。朝向未来还是要拿回过去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三、现在社会上产生很多的声音,我们在追求孩子自立发展和心理发展方面总是试图过早。
这个问题我不想深谈,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复杂。孩子的大脑发展有一个次序的。这里要提醒的是儿童自立能力比我们强得多,儿童在三岁以前大脑活跃期和成年人的活跃期是不同的,往往有天赋的人是儿童的自觉能力未被取代和丧失,或者保持了儿童对事件感知的方式,是非言语的,非系统的,非抽象逻辑的,非归纳的,而是以所有个别信息都是独立生成的方式来感知外部,没有分类,没有概括,是一个直达的自觉,这些人往往会成为很天才的人。
天才就是保留了儿童看世界方式的人。假设家长过早取消了孩子的自立方式,注入了成人的方式,对孩子有帮助吗?可能现在越来越看到的是“不”。我们主要的教学还是西方人倡导的科学。世界上有四大文化,西方创造了人与自然的文化,西方人一直是寻找人类在自然中生存的位置,不管从达尔文还是从过去的苏格拉底,他们都在讨论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西方的科学是人与自然的科学,人与世界的科学,是为了人类的生存福祉,包括人类的安全、舒适来发展的科学,所以,这些科学就带有线性的,逻辑的,抽象的科学。
过去我们不把物质世界当成生命,现在我们把它当成生命了,西方的科学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西方人就显得比较单纯,因为自然没那么复杂。现在我们看到也很复杂,就像《2012》大自然太过复杂,以至于我们没法真正理解它。
谈到宗教、信仰的文化可能主要是恒河,印度教、佛教或者其它教都谈到了静心、打坐、闭关等,都是那时候人们创造的文化体系,就是人与自己的关系,其实人与自己的关系是最大的关系,把自己的关系搞好。
还有中国发明的,是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这个文化看,我们可以解释所有的文化,不管道家还是儒家的思想,还是《易经》谈的都是人际关系,谈的都是人与人的关系,所有书里说的都是做人,成为什么人,打什么交道,人里面怎么分,怎么知道你的社交。中国的教育,要讲到人际教育以及对自己未知或者权利的教育。
还是让孩子3岁以前不受到太多的教育,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教育比较好,因为现在西方人都知道,他们所推崇的科学只是静态的科学,不是动态的和有生命的科学。所以,现在西方人提出一个心脑理论,认为心脏才是人身体的中心而不是大脑。左脑的皮层相当于五分钱硬币那么厚,这点皮层不足以支配我们整个生命系统,所以要重新让右脑饱满。一个人的智力是靠右脑饱满,右脑是非逻辑的,非言语的,艺术的,综合概括和组织的功能。
千万不要让五岁的孩子去读书,千万不要让幼儿园的孩子去认字,千万不要让3岁的孩子脱离他的NATURE(天性),自然信息的复杂性是人类无法比及的。上海世博会是回归自然导向的建筑学,或者非欧几何学或者线性几何学,打破了人类固有的几何学,比如直线、三角等形状。
过去这些数学家和物理学都认为地球的重力是垂直的,并不是打一个弯,但实际上地球的重力是曲线的,而且在波动重力上,我们的体重受这个重力影响,为什么你和房子会倒,是因为是直的,现在的房子越修越高,受重力场的影响下,总有一天它会疲劳而瓦解。
过去自然科学真的只是静态科学,并了解地球本身的,而地球创造的生物、山水,像我们的眼睛是自然创造的,不是地球创造的,自然创造的信息人类文化无法比,人类文化就像蚂蚁堆出来的蚁巢一样。这不是了不起的东西,但我们应该相对敬畏和臣服。
但现在的妈妈经常让孩子脱离这个自然,钢琴奏出来的黄河永远没有在壶口听到的黄河震撼,人类的文化和大自然比起来苍白无力。但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这些问题强加给孩子们,就使他对大自然蕴含的智慧和这些信息的接受能力下降,这些孩子与时时与大自然亲近的孩子是有差异的。目前小学里、中学里看不到,但未来是可以看到的。看起来在小学开发他的左脑,他很适应,但并不等于这个人在高中、大学或大学后真的有什么好处。
四、警惕人类文化对儿童自然心智的侵染。
儿童在三岁以前说话靠记忆,而不是理解,画图是靠对图形的记忆,而不是靠认字。我们西方科学发展到什么极致了呢?从量子理论等理论知道,我们的生命体是连在一块儿的,无需什么分割。言语对知觉的影响,很多老师谈到了言语,我就不讲了。
过早的言语开发对孩子的社会学认知和理论性认知,即对孩子学习是有帮助的,但对智力开发不见得好,也不等于它坏。一般不主张在三岁以前过早地教孩子认知和理性科学。但希望爸爸妈妈发展出一种感觉与他交流。
美国的妈妈生下孩子一般第二天会带着他去摸摸自然,摸摸水,听听鸟叫。虽然他看不到,但他知道。人类并不是个体的,还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很复杂,脑科学的发展是最前沿的发展,每一年都会提出新假设,就像我们假设世界都是能量的一样。
过早的教育可能对孩子得不偿失,或者拔苗助长,或者只是贯彻层面的意识。西方很多实验发现儿童的信息采集能力在大人与他的交流中快速瓦解,直到他完全被成人化。成人化,爸爸妈妈认为聪明了,懂事了,有能力了,但那是适应人类社会的能力,并不等于是他生命的智慧,他与大自然的接触是衰退的,而且衰退得很厉害。
就像在北京长大的孩子和山村里跑大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农村的孩子不会迷路,从小他们与大自然的亲近,决定他们找路是很容易的,但城市里的孩子一出北京就容易迷路了。
我们学生时期学到的知识,连智力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最大的智力是人类与自然存起来的。其实大自然很多知识和认知的东西天生就在我们身体里,你需要把它唤醒就行了,你唤醒他就是信息刺激他,他就会起来,就会重组他的信息。这都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五、社会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三十年后儿童对社会的态度。
我们是不是真的要担负起孩子成长的责任?我们去过一些国家,看到很多国家的福利是非常好的,但我们国家的儿童依然是爸爸妈妈的,如果孩子有病,爸爸妈妈就会倾家荡产。上次我在中央电视台听到一个人讲他捡了十几个孩子,但这个人本身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服,他的孩子到处捡破烂。
社会要不要取消他对孩子的领养呢?还是捡到孩子就要送人呢?后来我们了解到,他不是简单送人,而是养到30岁就让人家把孩子带走了。当时做节目的时候我们非常警觉。这样的孩子为什么在这样糟糕的环境里生存?
天生阿斯伯格症,抑郁症,或者有特异性发展的孩子,他的社会适应很差。有没有可能社会组织专门对所有儿童的帮助和辅导技术,中国人已经能做得到了,那么巨大的财富,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他的生活饮食、起居,都由社会承担,而不是由父母来承担。
现在许多家庭养了一个糟糕的孩子,家庭就是灾难,社会上没有谁能帮他。中国得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人还需要自己负担。其实想想这些病人不是病,生命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多样性造成的差异性。
我们社会是以NORMAL(正常)人群建立的,这些人群享受社会福利。5%—20%的人不是NORMAL(正常)的,他们是生活在个性差异下的孩子,这部分孩子应该国家和社会承担,我们没有办法让他们生活在应该有的教育环境里,但现在这些费用还要家长承担,这些人可能以后就是国家的栋梁,成为国家的Leader,但社会是朝向NORMAL(正常)教育的。
如果我们从小生活在不稳定,不安全,充满着混乱的社会里,等我们有一天可以掌握这个社会的时候,就会把社会搞成这样子,你们觉得是不是?
50年代那时候社会很乱,导致我们掌控这个社会的时候就会把这个社会变乱。皮斯曼100年前写了一本书谈到孩子教育,我们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什么社会下,20年后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子。20年前我们生活在无政府、派系的,而且我们饥渴,小时候没吃的,现在我们把整个社会资源都赶尽杀绝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能分房子了,两居室的,三环内,那时候我的工作随便找,还是国家分配。现在大学生都有什么呢?全球来看都有这种情况,只是中国尤其突出,50—70年代的人对资源已经占尽,所以我们应该对80后说抱歉,因为他们并没有得到这个社会应该得到的权利和福利。
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在一个天堂里,但一走进社会发现根本没有他们的位置。而且我们的主体意识又没有给他们意识,他们必须服从那30年的人所创造出的艺术,而且我们用历史眼光观察和评价他们,所以最痛苦的就是80—89年的人。他们找不到工作,买不起房子,只能靠父母资助。
看到这些问题我们要考虑未来的教育。过去我们说美国是以年轻人为天下,没有老人的位置,但中国是老人的天下,50年代掌权人的天下,这点要思考一下,未来社会还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这样教育吧,如果我们要改革,或者变一变,教育家们可以思考一下。
那30年的人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他们小时候饥渴,就变得对财富贪婪,把中国变得非常庞大而强大,这是后面的孩子应该感激的地方,但这也意味着社会危机、伦理危机的丧失,所以国家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孩子保护起来,不让他们再受饥渴,以至于长大以后拿很多财产。
有些人挣了很多钱,还不愿意他的员工拿多一些钱,或没有慈善和社会责任的意识,因为他们生活在50、60、70年代,小时候饥渴怕了,没有吃的。这不能怪他们,但我们要知道将来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生活态度面对我们的孩子呢?怎么样避免中国的道德或人际关系里的安全感丧失呢?这是我们要前瞻到,要提前思考,并前瞻性地提出我们的建议。
这是非常大的工程,国家要拿出差不多十分之一才行,如果把一亿多的孩子全部保护起来,让他们医疗、吃穿、住行,说妈妈养育这个孩子必须要怎么样,否则就取消抚养权,这是做不到的。我们应该给社会上没有享受到权益的孩子以更多的关照呢?医疗上是不是应该让国家来承担呢?当然应该做到。这是完全相关的。现在一个妈妈带一个残障孩子这一生就完了,为什么社会需要和谐和福祉,却让妈妈承担这个代价呢?
六、有时候我们过分强调了东方问题,有时候过分强调了西方问题,但实际上整合一个很好的办法。
我个人还是蛮喜欢东方文化的,也蛮喜欢新物理学,其实东方文化有很多深层的智慧。我也承认很多西方专家慢慢用东方的哲学和思想重新梳理他的理论和学术。我在网上有一个整合课程,我特别善用东方人的解释,我是心理学家的另类,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看我,因为我不喜欢扎堆,喜欢悄悄过着自己喜欢的日子。
我做心理学很少为来访者用心理学解释,而是用来访者自己喜欢的解释系统。我会用东方文化寻找解释,如果他是基督教徒,而且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我会用基督教文化引导他。
我知道中国人都信佛,都是虔诚的,我会用佛教的思想去引导他。如果他是自动学家,我会用思维系统或解释系统解决他生活中的轨迹。如果我讲一个精神分析,他不知道是干吗的,所以整合心理学家是整合所有的解释,不仅仅是心理学的整合,而是把所有人类文化进行整合。
我们不细讲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因为现在讲文化不大合适宜,更多还是融合于一体。我觉得中国人的内在逻辑,文化背景够圆融,更强调Personal个人文化,要尊重这些学问。很多从西方回来的学者很瞧不起东方文化。我经常举例子——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是一个竞争策略,但被广泛滥用在生活中。我曾经在机场坐在头等舱休息,听到两个篮球领队和队员说。有一个队员说,今天我们和某某队对打肯定要输,因为他们三个月前引进一个外援,碰到他就会输,因为那个外援三分球很准。
教练说我们把那个谁派上去,他球技不行,但拉他,骂他,可以动手,把这个好马拉下去,裁判就会把他们都罚下去,把他罚下去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坏马对他的好马。田忌赛马本来是非常智慧的东西,但解读出来很麻烦。
谢谢!
问:李老师您好!我是一个80后,非常希望听到您对田忌赛马内涵智慧的解释。
从激励心理学来讲,中国的文化还是以人为本的。刚才我们举的例子是整人的,这是不好的例子。古代的赛马是三队比赛,我说的不是整人。我们现在很多公司还在以让一个研究生来做前台,他觉得这说明公司有实力。可是我们当初曾经参观过一个外国公司,那个公司需要一个秘书,当时有两个人应聘,一个是30岁左右,学历很高,年轻漂亮的女性,另一个是一位刚生了小孩的39 岁的女性,最后那个老板雇了那个39 岁的,我们就百思不得其解,因他说我就要这个岗位,她接受一些培训,能用就可以了,干嘛招聘一般个助手找个学位很高的人,这是没有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他们应该有更合适的位置。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当然他们谈到社会责任的问题,因为那个39岁的妈妈是离婚的,在瑞典,如果离婚了,政府会给孩子的母亲补贴,让她养育孩子,但如果有工作了,政府就会把这笔钱转移去帮助更困难的孩子。
这是市政厅给我的解释,他们还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们给他妈妈工作,社会上就减少这方面的资助,而把这个资助给另外的家庭。我觉得这符合东方人的田忌赛马,一个恰当好的安排可以让一个人得到工作。
有一个从美国读完金融学的人去到某一个IT公司做前台,当时把她招来做前台。他问这女孩说,你那么好的学历为什么要做前台呢?这个女孩说我不可能永远做前台,我只是想来学习你们公司所有的文化,这就是后现代管理学里经常谈到的。
其实现在的员工更清楚他要什么,他要的不是位置,不是钱,而是想在大公司学到这个公司的文化,他们的智慧、策略和HR策略。当然这个孩子很good,她是87年的孩子从美国学习回来的。她说我要去前台,我要进你们公司,但我知道我不会在这个位置上待很久。
这很有思想,虽然位置不适合我,但我知道我需要什么,你给我前台的身份,但我在你公司要学习的不是这个。我在微软讲了几天课,我对微软的员工讲,你们在微软待四年就可以离开,中国员工就不干了,为什么?这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公司,为什么要离开?我说你们可以选择离开,也可以不选择离开,但如果离开可以学习更多,当然微软的管理学策略、市场策略或者人力资源策略可以学到很多,但学到这些东西是你的财富,你走向社会可以拿到更多的钱。
公司不是你家,你不能把公司当家,是你要什么而去工作,钱对80、85后的孩子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你待了四年,继续留在微软,什么都没有,就只有钱。
因为你所得到的文化不具有意义。就像你学英语不到英语国家没有意义是一样的。但有一天你到另外一个公司工作,在微软获得的财富就显现出来了。这是80后、85后孩子们就业的策略,就是为自己去工作,而不是把企业当家。谢谢大家!
问:刚刚知道李老师讲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我想请教一下李老师对东西方文化的简单概括,还有从孩子的角度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和东西方文化?
李子勋:其实孩子面对的信息是一样的,孩子从自然界面对的信息,河水、风、太阳、鸟叫、树木的生长,我们也在同一生命系统下成长。西方发展对世界的解释,或东方对世界的解释并不能够替代这个自然本质或本体的东西,所以文化是一种解释系统。
西方的解释是充满着理性主义的,从苏格拉底开始对理性的追求。东方更多是在于形象的感觉系统,到底是感觉的或者意象的东西更逼近自然,还是理性、抽象的科学更逼近自然呢?显然,各有各的长处。
理性是我们可以把一个对事件的真或本体的真通过言语或逻辑系统表达出来,进行交流,而东方的感觉是很难达成交流,就像我们难以把感觉说清楚一样,为什么东方在交流系统里比较内敛,不把自己说得很清楚呢?是因为说不清。而西方人就力求要说清,这是两种文化的内在逻辑。
你们学英语时从来不学同义词、反义词,而英语在它的文化里用言语词表达文化,当然文化里还有民俗、穿衣、饮食都叫文化,但这不是文化精髓的东西,是生存方式,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互动方式。西方人吃肉,我们吃草,吃麦子,他们的小肠短,我们小肠长,所以我们可以把营养吸收。
在营养学里,我们更多接触到西方的思想,比如说一天基础饮食是几两饭,多少肉,多少奶,多少蛋,多少蔬菜,多少水果。对西方人来讲,他在这种文化氛围里生长以后,身体结构已经适应了这种方式,而现在这种思想又传到了东方,东方按照营养学、心理学去重组我们的生活,破坏了我们原初的生活方式。
看着很美,但实际上是给我们带来类似风险,现在我们的糖尿病有一亿多人了,这是根据西方人营养学为准。
现在中国人富裕起来有吃的了,但我们的小肠依然很长,酶处理系统依然不活跃,所以我们吃这些东西吸收不了或者排不掉。这种文化差异相当于生活方式的差异,在英文里没有同义词、反义词。中国人喜欢对仗,我们是用二分言语表达的,言语就代表了我们某种逻辑,如果我们读中文或西语或德语的逻辑不一样,德国人的动词靠后,德国人特别重视行为秩序和方式。
比如德国人造大奔。这个宝马或奔驰车,书上说拧四圈半螺丝,他装车的时候一定是四圈半,而中国人是一拧,扳上就紧了。
对德国人来讲紧了就错了,因为恰好是将紧不紧的时候对机器性能是最好的,所以他严格按照四圈半来拧,是数着。中国这样好也不好,小事情西方这种文化好,但大事情中国人不追求差异,追求和谐的文化就很有意思。所以,你看德国人工作是享受,但他们很麻烦,一定要这样做,不会去试,因为一试就拧多了。德语的动词靠后,他的格次是语言上最多的格。
所以我们要了解东方人和西方人的生活,西方人喜欢光脚,孩子不穿衣服,大冬天在外面跑,而中国人冬天穿很厚的衣服。还有言语、文化,精神领域的东西和中国精神追求的东西,这是不同,这个世界没有多余的东西,只要正好在这个位置就可以了。所以东方是好的,西方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