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荣施琅 从施正荣到施振荣
建立一个优于大环境的小气候,无锡已经做到了,但一个制造了“施正荣”的城市,能够有机会成为扶持起一批“施振荣”的新竹吗?
文/本刊见习记者 何伊凡
尚德在纽交所成功上市一个附带效应是,之前略显冷清的无锡市科技局、创业投资公司开始宾客盈门。
“最近不断有留学生来无锡创业,除了本地的,还有北京、上海的,和施正荣一样,很多人都只带了台笔记本和几页商业计划书。今天下午还要和两个留学生见面。”3月3日,无锡创业投资公司总经理洪汝乾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尚德上市后,在外地人看来施正荣是一个‘首富’,但对于我们来讲,他给无锡带来的不是财富的概念。”无锡市副市长谈学明认为,施正荣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展示了无锡的高科技创业环境,他成为一张无锡招徕高科技创业人才的“名片”。
无锡市在摸索能够复制更多“名片”的机制。政府主导型的风险投资当然不是无锡市营造创新环境的全部内容,目前却成了落实该市鼓励创新政策的主要载体。一种对无锡模式的简单理解是:一个开明的政府,并且能找到具有资本和商业管理意识、并且有名望的人或组织来代表“政府”,把各种资源,包括政策、资本、技术、市场整合在一起,支持企业,然后功成身退。
洪汝乾说他每年要给政府两张报告单,第一张是用政府的钱孵化了多少企业?成功率有多高?吸引了多少人才?第二张报告单是国有资产要保值增值,盈利状况怎样?“两张单子次序不一样。首先是孵化功能,其次才是盈利。”洪表示。
如果不是尚德的成功,洪汝乾的两张报告单不会像现在这样精彩,至少在第二张单子上,现在已经多了6000多万元的收入。
截至2005年末,无锡创业投资公司的净资产已经达到2.217亿元,5年累计增值38%,对科技项目的投资累计有50个,合计投入超过2亿元,孵化成功的近30个。
无锡希望通过完善风险投资环境再造几个尚德的规划,可以在改造了硅谷模式的台湾新竹科技园中找到参照系。
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谋求经济转型,改变以轻工业为主的结构,开始比较美国的硅谷、马萨诸塞州18国道以及日本的筑波等三个高科技区的发展模式,最终选定硅谷模式建立高科技园区。但台湾新竹园区管理者清醒地看到,硅谷企业一开始就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于其资金来源于实力十分雄厚的美国为数众多的大企业以及大量的民间风险组织,新竹在这方面与之根本不可比。
为此,新竹感到园区科技企业的成功,不能仅仅依靠风险基金的作用,而应主要依靠政府设立多项科技资助资金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新竹园区的资助主要采用财政支出的无偿性与低息的方式,资金的回收则采是在被资助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大量利润的税收形式,这是一种间接的回收方式。凡符合园区引进条件的科技工业,厂商可以申请园区参与投资,园区出资最高可达总额的49%,投资者日后可以购回部分或全部股权。
投资者如以技术作为股份投资,最高可以拥有总股份的25%。银行还可以向园区厂商提供利率低于一般银行2%的中长期贷款,并可依贷款者的需要,允许在贷款后1-3年内开始偿还。此外,园区还拿出大量资金资助技术创新开发,资助额最高可达每项计划所需经费的一半。
应当说,这种投资形式也有一定风险,但与硅谷不同,进入新竹园区的企业都经过十分严格的审核,规定入园者必须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必须是制造及研究发展高技术工业产品的科技型企业。园区对项目的论证相当严谨,因此,从总体上说,新竹园区资助投入风险相对很小,而回报率很高。
新竹园区管理者并没有忽视风险基金的作用,专门出台了组织风险基金的公司法,但政府不作为投资者参与风险基金公司,这就避免了政企不分和政府投资软约束的问题。风险基金企业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操作,政府不作任何干预。应当说,在新竹高科技产业化进程中,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并没有政府资助的作用大。
就是在这个地方,宏(其创始人为施振荣)、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等一大批台湾最优秀的企业开启了他们的传奇。
建立一个优于大环境的小气候,无锡已经做到了,但一个制造了“施正荣”的城市,能够有机会成为扶持起一批“施振荣”的新竹吗?
此前在中国各地,并非没有政府主导型的风险投资流行,但政府拨款建立的风险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已经被证明败多胜少,比如像武汉“光谷”筹建光电子产业,兴起一时颇令人瞩目,发展到后来却无声无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刘曼红认为,“政府投资基金的角色应该表现为类似孵化作用的‘扶助基金’,而不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基金,即使搞风险投资,也应该学习以色列的模式,吸收多元化的社会、商业资本,政府投资不超过30%。
”
但是,无锡市对政府主导型风险投资的热情仍隐隐令人担忧。2005年12月25日,无锡市政府发布《关于完善无锡市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的意见》,决定2006年将给无锡市创业投资公司增加4000万的资本金,由市财政拨款。同时,无锡市还要求下属的各县和地区都要在2006年安排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组建以政府资金为主导的科技风险投资机构”。
而且,在项目论证、项目选择的程序上,无锡可能还要有一段路要赶。无锡为一个软件企业争取过上亿元的基金,至今仍在投入,该企业选择在微软最强大的产品OFFICE上挑战微软,现在主要靠政府采购来维持梦想。这样的项目,在无锡也不是孤例。
目前无锡市创业投资基金筛选项目,主要是依赖有较长企业管理经验的洪汝乾和刘钟其把关,并没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履行项目筛选、尽职调查、后期监控、知识产权调查、商业伙伴调查、搭建沟通平台等程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尚德故事,其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
风险投资家汪潮涌认为,如果投资失败,政府风险投资与商业风险投资商所获责任不同,风险压力也相异。商业风险投资可以认同10个投资项目,只有1、2个成功的理念,政府风险投资可能面临较多的投资失败的质疑和负累。
另外,汪潮涌还认为投资身份的问题可能会让政府陷入两难困境,如果选择在上市之前退出,可能会面临投资回报率低的问题,而如果政府持有的国有股不选择上市之前退出,以离岸公司的身份进入上市公司,那么公司上市可能会出现变数,因为资本市场、投资人可能不会认同国有大股东,这个困境也是尚德曾经面对的。
刘曼红称,比照美国硅谷、以色列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政府依然会在营造创新环境上发挥作用,不过,成功与否,要看是否能在政府主导的创业投资的风险控制机制、专业性上找到恰当的制度安排,政府的引导资金能否吸引市场化风险资本进入。这是“无锡模式”能否复制和延续下去的关键。
无锡市政府已经有这样的动作,从谈学明到洪汝乾,近期都在与民间资本和国际投行接触。而在《关于完善无锡市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应逐步吸引民间资本加入。”
新竹科技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集群优势,即集成电路、计算机与外围的产业。尚德的意外崛起,带动了无锡逐渐形成了一个太阳能产业,无锡及周边地区已经出现十多家光伏电池的上下游企业。施正荣也许正在给无锡一个“施振荣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