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2011何建明 2011年2月24日 北京东城图书馆
讲座结束后,作家关仁山(左一)为读者签名
每到周六,北京东城图书馆的报告厅里,都会聚集六七十位甚至上百位喜欢文学的读者,先是兴味盎然地倾听某位作家畅谈创作经验及见解,然后争先恐后地与作家互动交流。这样免费的“书海听涛——作家与读者见面会”,已经在两年多期间,重现了100多次。当记者近日几次融入其中,也被热烈的气氛所感染,更激发了探究“这样的讲座形式为何受欢迎”的采访热情。
作家讲座生动有趣
在记者去的几场见面会,邀请的作家分别是韩静霆、关仁山等,主讲内容各有侧重,演讲风格也不尽相同,但会场弥漫的是同样浓郁的文学气息。
韩静霆的小说《凯旋在子夜》、《孙子大传》等充满浪漫色彩,他描述自己创作小说时“很过瘾”——“在历史的缝隙中,尽情飞翔自己的想象”。当然,他也坦言想象不能太离谱,要遵循“艺术的真实”和“浪漫的真实”。
关仁山结合自己的创作,重点谈论农民和农村问题,他讲起深入生活积累素材时的所见所闻,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引人思考。例如,“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位老汉住进了三层小楼,他家的‘牛舍’随之移至三层。起初牛哒哒地爬楼梯、下楼梯的姿态很笨拙,天长日久老汉说‘牛上下楼比他的腿脚都麻利了’。
后来老汉要去城里儿子家养老,但牛在城里却无法安置,最后离不开牛的老汉最终又回到了农村……”这样的情景着实令人捧腹,也耐人寻味。关仁山说,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现实太复杂了,农民可以不关心文学,但文学不可以不关心农民。
据东城图书馆馆长肖佐刚介绍,作家与读者见面会大多为文学主题,亦涉及政治、历史、文保、健康、艺术赏析等多方面,主讲人可谓是名家荟萃,涉及文学的著名作家与评论家有赵瑜、陈建功、何建明、严歌苓、卢新华、张炜、何镇邦、雷达、白烨、孟繁华、石钟山、李敬泽等,涉及民俗、文物、历史、艺术的作家有王作楫、翟鸿起、孙郁、马未都、郑欣淼、舒乙、吕立新、李辉等,戏剧方面的作家有黄纪苏、梁秉堃、郭启宏等。
见面会还结合一些热门新书发布,组织评论家与读者共同研讨,以提高读者的鉴赏水平,开阔读者的眼界,拉近了专家与读者的距离,引领并深化了读者的阅读趣味。
文友交流气氛热烈
在听讲座的读者中,记者看到,虽有一些年轻面孔,但多为中老年人,他们显露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求知欲望,他们关心讲座所涉及的多种话题,譬如转基因食品问题、当代国土资源问题等等。整个会场在互动交流时,气氛极为活跃,见面会结束了,大家仍意犹未尽。有的人会后围着作家请教,还有一拨人索性相约共进午餐,文友之间继续讨论。
这天记者跟随20多个读者来到东城图书馆附近的一个饭庄,包间内有两个餐桌,人多有些挤,但大家不愿分开,都想一块儿交流。本以为饭桌上可能是无主题的海聊,结果一看简直就是刚才见面会的延续,每个人都将当日听讲座的感受简短道来,间或有人应和或发表不同见解,若有人谈出大家认可的观点,其他人会报以赞同的掌声或叫好声。有的人还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与大家分享。
这帮铁杆读者俨然已成为一个小团体,其组织者陈家新对记者说,大家因听讲座而相识,每周听完讲座后相约吃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家聚会交流的方式。这个小团体有二三十人,平时这样的聚会是AA制。来自不同行业、出自对文学共同爱好的一群读者,因为兴趣相投,相谈甚欢。
一位已经退休的聂老师坦言,平时给女儿看孩子,每周六来东城图书馆听讲座,一是充实精神文化生活,二是能从这些作家身上学到好多东西,三是从小喜欢文学,如今退休有了时间,便想圆一下自己的文学梦——虽然成不了啥名,但心里很欣慰,毕竟感觉生命没有浪费。
读者叙述也很过瘾
这两年经常到东城图书馆听讲座的张文睿说,这地方讲的不单单是文学创作,还有诸多的文化选题。如《北京晚报》著名记者、《论语》版面主笔苏文洋与读者见面那天,报告厅里挤满了人,真是应了那句话——谁的文章让百姓们喜欢,百姓们就捧红谁。
在东城图书馆讲台上,见到过一位80岁的老人,叫丁朗。丁老在军队服务了一辈子,60岁退休后,打算写一部军旅题材的小说。素材烂熟于心,但不会写,尽管他有写过几十年战争史料的履历。没办法,就先放下了,转而研究了一部古典小说,还出了一部专著。
整整10年后,他感觉好像会写小说了,也就是说,他初步解决了写小说所需的技术层面的难题。可动手写了八章,又写不下去了。丁老75岁那年,在友人的支持下,开始每天以500字的速度往下续,到了78岁,书写成了。
又用了一年多时间找出版社。临近80岁,书出版了,书名叫《突围》。”听张文睿的介绍,也像听讲座一样过瘾。他说,每回东城图书馆讲座结束,他和一起听课的朋友们就在附近找个地方吃点饭,聊些生活与文化范畴的话题,这也算一种生活方式。
图书馆文化服务作用大
作家与读者见面使我这个爱学习的读者有了新的动力,能和心目中的作家见面,聆听他们的讲授并能与他们交流,真是一件求知路上难得的有意义的事。东城图书馆的这一举措,使我这50开外的人得到了年轻时想得却得不到的快事,听课不仅使我解决了文学上的各种疑问,更使我了解到不同作家对社会与人生的不同认知,不同的创作方法和不同的人格魅力。
听课收获之余,稍一琢磨,便能真切感受到的确是图书馆的重要作用。”陈家新说出了很多读者的心里话。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图书馆的免费讲座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化惠民形式,有利于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对创造学习型社会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肖佐刚说,在东城区文委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东城图书馆的读者活动计划完成200场次,其中每周一次的作家读者见面会有60次。
目前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特别是对公共图书馆以读者为本、深化和细化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为此,他们将进行公益讲座听众群体调研分析等研究工作,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实现图书馆社会文化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