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监狱刘金宝 上海积五年之功建设功能型出监监狱
一个与世隔绝多年的服刑人员在回归社会的时候,内心必然是迷茫和恐惧的,实践证明,服刑人员走出高墙的前三个月是他们重新犯罪的高危期。
五年前,上海市为此专门探索建设功能型的出监监狱,通过集中性、专业性和类社会化的出监教育,帮助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从而远离重新犯罪。据统计,五年来共有2812名服刑人员通过专门的出监教育顺利回归社会,就业率高达86.2%,“千人大调查”数据显示,重新犯罪率仅为2.15%。
今日,记者走进上海市五角场监狱,探访这座功能型出监监狱给服刑人员铺就的全新回归之路。
出监不再迷茫
“罗一笑事件成也互联网败也互联网,这就是网络的魅力,你们马上就要步入社会,触网是必然的,一定要利用网络办好事,而不是干坏事……”台上青年民警韩磊正在上时政讲座课,台下服刑人员听得津津有味。
“我每次都是选择最近社会上发生的重要时政新闻给他们讲解,对于临近释放的服刑人员来讲,通过这种启发和帮助,让他们提前感知社会、理解社会,从而不会茫然失措。”韩磊告诉记者。
现年54岁的赵某已经在监狱关了15年,在聆听了“韩磊时政讲坛”后对互联网甚感新奇。“我入狱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教官用罗一笑的例子让我一下子明白那是个什么东西。”赵某说。
在五角场监狱,目前像赵某这样的临释人员有**人,他们刑期的最后三个月在这里度过,并接受类社会化的教育管理。所谓的“类社会化”,就是模拟与真实社会相仿的情景状态,让临释人员提前感知与适应社会,从而实现回归社会的“软着陆”。
“回归社会首先要具备正常的精神和心理状态,避免因精神和心理的临时失控而导致行为失控;其次还得培养较高的自律和自觉意识,巩固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其三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增强他们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决心。”五角场监狱监狱长欧利刚介绍说。
为此,该监狱以“东冬工作室”为核心组织40名民警组成心理矫治工作网络,随时随地帮临释人员解决心理问题;同时营造相对自主的管理空间,成立“自律委员会”,并以小班化的方式加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他们的自觉自律意识;该监狱还创新“回归誓言”、“新生之路”等释放回归仪式,以激发临释人员新生的信心和决心。
“只有这样,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才能不再迷茫。”欧利刚说。
回归不再失业
林某还有28天就可以出狱了,他利用前两个月的时间学会了汽车美容,对于出狱后的就业,他信心满满。“前些天,老婆孩子来看我,我们就商量开个洗车店。即便开不了店,学了这门技术也可以找个工作。”林某说。
在五角场监狱的教学楼,记者看到,这里建有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诸如建筑物保洁、中式餐饮、水电工等项目一应俱全。
“我们专门选择这些比较容易掌握、社会劳务需求大的项目让临释人员学习,以保证他们短时间内掌握一门谋生技能,出去就可以找工作。”五角场监狱党委书记、政委胡国忠说,对此,我们充分利用社会化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对接平台,保证专业人办专业事。
在教学楼的三楼,记者看到这里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有设施齐全的司法所、派出所、工商所、社保中心和银行等机构,来自社会相对应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这里“上班”。
取号,排队,填表、取款,完成了整个过程后,服刑人员吴某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在里面呆久了,这些事情如不操练一番,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吴某告诉记者。
据悉,为提升回归教育的社会化程度,该监狱首先搭建了“区县帮教开放日”平台,与全市各区司法局建立协作关系,定期组织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来监狱开展模拟实训活动;其次搭建了“爱启新航活动日”平台,与新航社区服务总站签订协议书,开展一对一无缝衔接的教育帮教,服刑人员的回归评估和跟踪反馈等活动;再次搭建了社会专业机构教育平台,邀请社会专业机构和院校老师给服刑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就业指导、政策指导等活动,确保回归后不再失业。
社会不再冷漠
63岁的服刑人员刘某因惯偷已经是五进宫,用他自己的话说,这辈子基本上都在监狱里过的,以前每次出狱,儿子嫌丢人,拒绝来监狱接他……
“前两天,儿子主动来看我了,说管教干警专门赶到家里做工作,让他一定要来接我出狱。”刘某说:“现在孙子也大了,以后说什么都得改好了,我自己这张老脸没关系,但小辈的脸丢不起”。
一条长长的甬道,四周是实景壁纸,分别代表“走出阴霾、净化灵魂、殷切希望、走向阳光和迈入社会五个章节”。“这是一条新生之路,每一个出狱的服刑人员都要经过这里,他们还要在浴室洗个澡,换身衣服,把监狱的一切都留下,去迎接全新的人生。”胡国忠说。
记者陪着刘某走出这条新生之路,路尽头迎接他是社区干部、志愿者,当然还有他儿子,看到这一切,刘某老泪纵横……
据悉,在看似简单和颇具形式化的新生之路背后,是一个监狱和社会内外联动的工作网络,是一个由监狱、司法部门、帮教基金会、社区服务站和志愿者协会构建的“五位一体”安置帮教合作机制。
“在每批临释人员调入监狱后,民警都会通过‘一问、二测、三分析’的方式了解情况和需求,然后在十个工作日内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司法局和社区服务站寄送《帮教要约书》和《临释人员基本情况说明》,主动引入社会资源,使社会帮教向前延伸;我们还在临释人员回归前,以重新违法犯罪预测为重点,出具《出监综合评估报告》,给安置帮教提供参考,并及时做好回访,使监狱帮教向后延伸。”胡国忠说。
“功能型出监监狱的建设是一块试验田,五年的辛勤耕种,准确定位了出监教育的发展方向,破解了理念之题、管理教育模式之题、教育社会化之题和回归社会的衔接之题,并培养了一直专业化的民警队伍,为打造全国一流的出监监狱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副局长刘金宝说。(本报上海11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