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档案 李学勤个人简历 李学勤简历档案资料

2018-02-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生平 李学勤生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喜爱读书.1951年至1952年就读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金岳霖.1952年院系调整,李学勤调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

生平 李学勤生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喜爱读书。1951年至1952年就读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金岳霖。

1952年院系调整,李学勤调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墟文字缀合》,辅助曾毅公、陈梦家工作。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曾担任侯外庐的助手。1991年至1998年得以出任所长。

1996年起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2004年起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目前,李学勤负责清华简的研究工作。

学术活动和评价 李学勤在同辈学者中以视野开阔、学识渊博、善于利用新发现及海外的考古材料、国外汉学研究成果和多学科结合治学而著称。他是第一个综合研究战国文字的人。所提出的殷墟甲骨分期“非卦辞说”与“两系说”,虽然曾经引起很大争议,但最后渐成定论。

李泽厚曾称其为目前大陆学界第一人,单在古文字学方面,由于其见识深邃,常被与裘锡圭并称为当世两大权威。 1995年他提出“走出疑古时代”和“重写中国学术史”的倡议,试图扭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疑古派所代表的中国古史研究中怀疑古文献真实性的大趋势,引起广泛反响[来源请求],并得到官方的支持。但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对于“走出疑古时代”的口号出现质疑。

李学勤主持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上世纪末中国社会科学界最大的政府工程之一,但其方法论和研究报告从一开始就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批评和挑战;李学勤过度使用国内媒体宣传断代工程以及压制批判的做法也倍受争议[来源请求]。

此外,他在反右、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中的活动,(受当时背景影响)“诬陷和迫害过”陈梦家、顾颉刚,一直是其挥之不去的阴影。李学勤接受彼德.海斯勒(Peter Hessler)访问时提到“不只是外国人难以了解,年轻的中国人一样难以了解。

那时候有种压力迫使我们写那样的东西。考古研究所要我写的,我很年轻,无法拒绝。你会注意到我避免说任何政治的事。我从未用‘右派’或任何那样的字眼,而且我把所有的批判只写成一句,在最后那一句。

”“陈梦家没有发表任何足以让他能那么傲慢的扎实研究。陈梦家非常爱自夸。例如,在本书二十篇中,他用了很多其他学者的学说和理论,而不是只有他自己的创见……这种自夸的态度是不能为我们接受的。”

主要著作 《殷墟文字缀合》(与人合作),科学出版社,1955 《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 《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 《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1985 《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 《比较考古学随笔》,(香港)中华书局,1991 《周易经传溯源》,长春出版社,1992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台湾)时报出版,1994 《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与人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失落的文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缀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四海寻珍》,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夏商周年代学札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重写学术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李学勤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之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社会职务和荣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科组组长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史学会副会长 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 中国钱币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 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