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文赵光义 [原创]评价一下赵光义这个人 赵匡胤不是他杀得 金匮之盟肯定是假的

2017-08-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看了很多,历史书很多人都怀疑赵匡胤是被赵光义毒死的,不过个人分析肯定是假的.赵匡胤肯定不是他毒死的.首先没有一个人会傻的今天晚上和某某人喝酒

看了很多,历史书很多人都怀疑赵匡胤是被赵光义毒死的,不过个人分析肯定是假的。

赵匡胤肯定不是他毒死的。首先没有一个人会傻的今天晚上和某某人喝酒,准备好了毒药去毒死他,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会怀疑他。更何况赵光义是个腹黑到极点的政治家,更要纳清关系。最好的方法还是买通个太监去下毒,事成后再灭口。

当晚喝好酒后,赵匡胤还是活蹦乱跳的,这是肯定的,也许真的喝好后乘着酒兴,在雪地里舞斧。。。个人推测赵匡胤应该是死于脑淤血。第一赵氏家族有脑淤血的家族史,宋太宗然后的宋真宗等都是死于中风。大家知道心血管疾病是会遗传的。而且赵匡胤是个武将,岁数也已经四十九了,喜欢豪饮,这种晚上豪饮,第二天是特别容易得中风的。

赵匡胤有个失误就是没有像汉景帝那样把自己的弟弟直接封藩,把他调任到地方去,来削弱他对中央的影响力。只要他不在京城他就没机会篡位了,首先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一旦被封藩,那就基本绝了当皇帝的出路了,其次远离京城就影响力没有了。

而且赵光义是什么样的人赵匡胤会不知道?一个能为了权势阻止自己哥哥迁都的人。这种人野心勃勃,是皇帝就应该防着他。这就是赵匡胤的一个弱点,太重亲情。或者就是太过自信盲目的认为他对人如何的宽和大度,别人也会感恩图报,对他以死报之,一味的仁义。

哥哥死后他就直接篡了位,因为在皇朝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力量比他大,他做过开封府尹,文臣之中力量很大,甚至能影响朝局,阻止他哥哥迁都。他的侄子太小,只是空头的王爷没什么势力根本不能和他抗衡。因为心虚他上位后先把自己的侄子们杀了个精光。

金匮之盟肯定是假的有早就拿出来了,赵匡胤迟迟不立太子不就是想拖着,等皇子长大在立吗。到后面赵普编出金匮之盟只是为了保命和讨好赵光义吧。大概是因为看见赵光义已经控制朝局,太祖的儿子弄死的弄死流放的流放,没有回天的余地了。

总的来说赵光义是个守成之主。他够狠毒有野心但没能力,好大喜功但又不务实,有功业之心但无功业只能。他最大的问题是他有政治能力但却完全没有军事才华,这对于一个开国皇帝来说是致命的。他一直在京城担任文秘工作,所接触的也都是文臣,所以对武将有天生的戒心。

至于赵光义当上皇帝后的种种荒唐的措施,个人分析一下他的心理变化。

赵光义所有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保住皇位,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资格当这个皇帝。首先篡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威胁他皇位最大的侄子除掉。除掉之后他就想方设法正名自己的皇位,因为他自己也知道,所有人都在背地里说他毒死亲兄长,某朝篡位。

毒死亲兄长的黑锅他是不背也得背。所以为了正名他就会来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问题就来了,首先他不敢派武将去。第一他是文人,从来没接触过武将,对武将天生有种属远和不信任感,其次这些武将都是他哥哥提拔的,他就更不敢让他们领军了,怕那些武将造反。

唯一的办法就是御驾亲征,当然假如能收复燕云,他的位置就真的稳了。但是他又急于求成,在灭了北汉后直接急行军几百里突袭燕云,认为拿下燕云如翻饼一样容易,而且燕云汉人会开城向迎。

由于不懂军事,在打之前根本不了解燕云的状况,只是主观的推断敌人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来作出反应,不能客观的分析敌情。在战略上也不重视对方,甚至是轻视对方,头脑极度的不清醒。

也是因为太心急,太想证明自己了。而且对于辽国皇帝送来的示好国书认为是对方怕了自己————纯粹的小人心态。然后就是一败涂地,把他哥哥攒下的精锐是输的干干净净,还被对方射伤了腿,自己乘着木车狼狈而逃。

回国后他自己也清楚自己没有什么治军才能,而且军事从盲目自信转化到极度自卑。再也不敢出京城半步了,但是仗还得打,辽人消灭了宋朝的精锐,就反过来进攻了,要打怕宋朝,逼宋朝签和约,承认燕云十六州。他不敢打就只好派将军去打,但是由于对于武将的极度恐慌和不信任,就派自己的文人做监军,并且制定阵图,做到遥控指挥军队的目的。

这都是他极度心虚的表现,可以说伐辽战役的失败是赵光义的转折点,以前他还有点自信的话,这战之后他就信心全无了。

整天战战兢兢的守着这个皇位生怕别人会造反或者抢走它,躲在京城一步都不敢出门。可以说这样的皇帝坐的一点都不快乐。所以说当赵光义立太子后看见百姓欢呼,就醋意十足的说:“原来天下人这么希望太子早点当皇帝。

”实际上这是他极度缺乏自信自卑的表现,他自己在否定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不配当这个皇帝,老毛说赵光义心胸狭窄的小人的提现。我觉得这句话才真正反映了赵光义的心声。这一切绝对不是他篡位时候想到的,他想证明自己是个不亚于自己哥哥的皇帝,但是却迎来个苦涩的结局,没有认清自己的能力的愚蠢的,可悲的,但又极度可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