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群经 俞樾校释群经、诸子的得与失

2017-1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同光年间"最有声望"(1)的经学家.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群经.诸子的校勘.训释和总结古代汉语的"文法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同光年间“最有声望”(1)的经学家。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群经、诸子的校勘、训释和总结古代汉语的“文法”方面。《春在堂全书》为俞樾学术研究的总集,近500卷,《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是其代表作。

《群经平议》等经学著作对“十三经”进行了较全面的校注,《诸子平议》及相关著作则遍注“子”部书达40余种。《古书疑义举例》则运用文字学、音韵学和校勘学知识,在遍注群经、诸子的基础上,归纳出古汉语“文例”88条。该书被梁启超称为“古代文法书”(2),它实开我国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先河。

综观俞樾的汉学著作,对其校勘、训释群经、诸子的学术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因声求义,以通假借为要;重外证,更重内证;重体例,明条理;博采众说,择善而从;原本经典,务求平易;归纳文例,一以贯之;以意逆志。

从这些特征也可以看出,在治学门径和风格上,俞樾大体上是以高邮王氏为宗的。俞樾自言:“瓣香私自奉高邮”(3),私淑乾嘉皖派代表性人物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他的三部代表作分别拟于王氏父子的《经义述闻》、《读书杂志》和《经传释词》。

因此,他虽在治学的具体内容上强调“王氏已及者不复及”(4),治学功夫则多“依王氏律令”(5)。可见,俞樾虽在经学思想上“很受今文学派的影响”(6),其校勘、训释群经、诸子则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皖派汉学的学术传统。

需要指出的是,俞樾并不是简单地继承、运用皖派汉学的治学门径与方法,而是将这种门径、方法与自己校勘、训诂古文献的思想紧密地结合起来。大体说来,俞樾的这方面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俞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