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揭晓杨利伟出舱时满脸鲜血真相

2017-1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杨利伟这个名字早在十几年前景不因为中国首飞第一人而响彻全世界,做为中国第一个宇航员,他的存在代表着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往前走了一大步,这是一个巨大的台阶.而在成功

杨利伟这个名字早在十几年前景不因为中国首飞第一人而响彻全世界,做为中国第一个宇航员,他的存在代表着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往前走了一大步,这是一个巨大的台阶。而在成功反回后,为什么杨利伟的脸上会有血迹?这也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杨利伟首飞的那结资料。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的“神舟号载人飞船的发展”讲座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担任神舟飞船应急救生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的李颐黎教授表示,杨利伟落地前忘了摘下耳麦而被划伤。

    李颐黎教授表示,当时飞船落地时有一定冲击,杨利伟忘记取下戴在头上的耳麦,被耳麦的棱角划伤嘴角,“划破了皮而已,出血并不多”。李教授表示,在此后的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时,他们都再三提示航天员,落地前取下耳麦。

    近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耗时两年亲笔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由解放军出版社推出。杨利伟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如何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杨利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少年时最初的梦想竟然是做一个火车司机,而在飞天过程中,杨利伟经历了数次生死考验:飞船发生剧烈的共振,飞船返回黑障中,高温的飞船出现裂纹,落地时被麦克风棱角划伤……

    杨利伟的文笔生动、朴实、流畅、大气,既有对故事的生动描述,也有对自己的感觉、感情的细腻解剖。他的父亲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杨利伟小时候非常爱看书,他写过一篇作文《我见到了周总理》曾入选了作文集。

    《天地九重》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从中,我们 可以读到:他在太空飞行14圈,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以及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杨利伟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8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 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

火箭和飞船总重达到487吨,当推力让这个庞然大物升起时,大漠颤抖、天空轰鸣。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压力在渐渐 增加。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我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

这 让我感到非常痛苦。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还是这个新的振动要叠加在大约6G 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我担心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 程。我们的工作人员研究后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之后改进了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神七’飞 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

    回到地面后,我看到了升空时传到地面大厅的录像。当时大家安静得不得了,谁也不敢吱声,因为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一动不动,甚至眼睛也不眨,大家 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3分20秒,在整流罩打开后,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 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我看到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盯着大屏幕掉眼泪,哭得像个孩子。”

    归途:飞船玻璃高温现裂纹

    杨利伟说:“着陆时巨大的冲击力,因为麦克风有不规则的菱角,让我嘴角受伤,要是在颈上,后果不敢想象。后来神舟6号改进了麦克风,全用海绵包裹。

    2003年10月16日4时31分,我在飞船上接到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返航命令。 6时04分,飞船飞行至距地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大气层。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很大,遇到空气阻力,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 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种情况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应付自如。

让我紧张以至于惊慌另有原因:先是快速飞行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通红的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 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它就开始剥落,它剥落的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

我知道这个原理,看到这种情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接 着看到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块一样,眼看着它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 是1600~1800摄氏度的超高温度。

    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嘛,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条裂缝,然后高温就让航天器解体了。这么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先是右边舷窗出现裂纹,等到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着头一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了:哦——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这种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不高。

    回来之后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为什么两边不一块儿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的不是同样的材料。以前 每次做飞船发射与返回的实验,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舷窗被烧得黑漆漆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而如果不是在飞船里面目睹,谁都不会想到有这种 情况。



由此可见宇航员真的不是那么好当的,不但心理素质要过硬,身体素质更是要足够的扎实才有可能当选宇航员。

而杨利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第一,他的名字也会被载入中国航天的史册。他经历过的那些困难更是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每一代人都会做出自己的努力,让我们共生存的世界更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