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陈阳南 陈阳南:深圳打造“财路”第一人

2017-07-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在深圳,民企华昱机构及其总裁陈阳南一直是"非常低调"的,但就是这家默不作声的企业在深圳第一次牵动民间资本修筑高速公路从而进入重大基础设施领域. 在华昱机构的发展史上,介入高速公路建设无疑是陈阳南最重要的一步棋.在近十年创业生涯中,这位不事张扬的企业家奉行的资源理念和路通财通的传统说法均在华昱得到了充分应验,资产由零迅速发展到几十亿元人民币. 陈阳南是华昱的推动者,其敢为天下先和果断的个性使历经磨难的华昱,终于成为深圳民营经济天空中一轮升起的朝阳.在每月一期的"总裁随笔

    在深圳,民企华昱机构及其总裁陈阳南一直是“非常低调”的,但就是这家默不作声的企业在深圳第一次牵动民间资本修筑高速公路从而进入重大基础设施领域。 在华昱机构的发展史上,介入高速公路建设无疑是陈阳南最重要的一步棋。

在近十年创业生涯中,这位不事张扬的企业家奉行的资源理念和路通财通的传统说法均在华昱得到了充分应验,资产由零迅速发展到几十亿元人民币。 陈阳南是华昱的推动者,其敢为天下先和果断的个性使历经磨难的华昱,终于成为深圳民营经济天空中一轮升起的朝阳。

在每月一期的“总裁随笔”中,他有这么一段话:办企业,办民营企业,不进则退,不生则死,华昱的创业发展史,明证了这一道理。

国家5亿“引来”民间5亿 “死路”变成了“活路” 华昱机构成立于1993年,当时任深圳讪政府办公厅综合处长的陈阳南,毅然下海,办起了公司。但正值宏观经济调整,初尝海水的华昱起步并不顺。

他的朋友说,最困难的时候,连请人吃顿饭都不敢。在一些朋友圈里,陈阳南好像“失踪”了。 陈阳南是广东省湛江人,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初就成为第一批“赶潮人”,先是在法院工作,尔后进入政府,再下海。这种复杂的经历,使他与一般的商人截然不同,他的判断首先是看大势,看中国经济大势,看民营经济的大势。

虽然关山万重,他韬光养晦,积极寻找着厚积薄发的机遇。对这段经历,他自己的解释是,如同一只浮在水面睡觉的鸭子,看起来没有动静,实际上水下的双腿在不停地划动。

机会,来自1995年。 华昱机构敢于介入高速公路建设,除了公司领导的正确决策外,另一个重要契机是国家开发银行的5.5亿元长期贷款。这一笔巨资以BOT方式(即建设—使用—移交)注入华昱机构,是在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支持下完成的,使用期限14年。

华昱机构专门成立了华昱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与有关政府部门签订的合同是:全资建设水官高速公路,从建成使用起25年内拥有经营权和收益权,25年后合同期满把道路移交地方政府。

华昱机构介入水官高速公路,是深圳民营企业首次介入高速公路类别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水官高速公路从1998年11月全面复工,到2001年11月顺利竣工,华昱机构仅用3年时间就成功吃下第一只“螃蟹”。

记者注意到,充分启动了民间资本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虽然是在低丘陵地区施工,但20余公里的长度,需要的投资约10个亿,国家开发银行的5.5亿远远不够。

华昱机构此时充分体现了民营资本的优势,公司四个股东拧成一根绳,各显神通,面向社会融资。按照陈阳南的说法,是“买一送一”,用国家银行的5个亿,新引来了民间闲散的5个亿。 这是一种一举多得的“买卖”:风险与责任由政府转移到了企业,政府用有限的资金办成了更多的事情,产生了可观的“杠杆效应”;企业以市场行为动作,追求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必然催生出集约式的开发模式,优化配置社会资源。

以建设成本控制为例,水官高速公路路面的沥青用量投资达数千万元,但道路修好时,只付给了沥青供应商50万元。

陈阳南解释,这不是故意拖欠款,而是一种成本控制。因为供应商是国内首家生产改性沥青的厂家,对方希望通过水官高速公路的使用,替代进口沥青,打开国内市场。

在互惠互利下,双方既达了合作,又节约了成本——这就是民营体的灵活选择。陈阳南认为认为,民间资金进入基础设施领域,资本变成了资产,还具有更深远的影响。他比喻说,任何资金像狮子都是有野性,有破坏的,国家资金是笼中的狮子,可以调控,民间资金是山上的狮子,随时可以下山伤人,构成危害。

而资产不同于资金铊具有双重性,既有盈利扩张的冲动,更有社会公共服务属性,如码头、道路等,必然为社会服务。

以BOT和TOT(移交—经营—移交)等方式把民间资金变成资产,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具有积极意义。效果怎样?常常奔波于特区内外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从深圳市区到龙岗中心城,以前主要走布吉关、深惠公路,或绕道机荷高速公路,前者过于拥挤,而后者距离偏远。

如今,随着双向六车道景色如画的龙岗第二通道即水官高速公路的开通,速度与距离的矛盾终于“两全其美”:一方面,从市区到龙岗中心城只须10多分钟,路通“财”通的结果是,沿线的村镇工业厂房及地产项目均有不俗的增加,用龙岗区政府负责人的话说,一条新践带却了一片经济。

谁配置社会资源效率高 谁就是该拥有优先开发权 或许是政府背景的原因,陈阳南对资源非常敏感,也十分地倚重。

他的理论是,民企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的加工厂。中国的市场经济土壤应该形成这样一种气侯,谁配置资源的效率高,谁就该拥有社会资源的优先开发权。 陈阳南说,企业的各类资源,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社会资源。泛泛而论,社会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其实不然,关键还在于善用。纵观这些年的市场经济发展,许多企业经由辉煌至倒闭,表面上看,似乎都是因为资金的问题、市场的问题,实际上,对社会资源的挥霍和滥用才是真正的败因。

比如,对社会承担义务问题、社会诚信度问题等等。有些企业在宣传自己时很夸张、很随意,没有考虑到公众的接受限度和企业自身的行为能力,往往容易失去分寸,造成社会公信度的丧失,结果是自己打垮了自己。

所以,这里面也有一个对社会资源的“环境保护”问题。 二是市场资源。中国的市场地大物博,尤其是十三亿之众的消费人口,令每一个搞企业的和不搞企业的人都会怦然心动。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市场资源零乱纷繁,百废待兴,比如产业资、项目资源、产品资源、消费资源等,都亟待我们去开掘和整合。

对市场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有一个平衡的问题,什么时候该抓大放小挑西瓜,什么时候需要抓小弃大捡芝麻,什么时候该贫矿富矿一起开发,涉及到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本质就是法治经济,依靠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经济活动,是我们必须能够真正融入国际大循环的圈子。

在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尤其要注意加强对有关世贸规则的研究,不为时髦,不为跟风,真正做到深精入髓。强此,方能够使企业的市场资源真正具备可采价值,源远流长。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