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荣的兄弟 图文:沈文荣:“钢铁沙皇”的超常规之路

2018-04-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楚天金报讯 最新一期的中国民企500强中,连续三年的老大沙钢集团虽然因为钢铁行业的不景气跌到了第四,但这家民企仍然不失为一个传奇.将镜头回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楚天金报讯 最新一期的中国民企500强中,连续三年的老大沙钢集团虽然因为钢铁行业的不景气跌到了第四,但这家民企仍然不失为一个传奇。

将镜头回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沙钢以45万元起家的时候,整个苏南大地上到处是这样的小钢厂,大部分属于村办企业、乡镇企业,产品低端,管理粗放,设备落后。而今天,当时的这些小钢厂仅剩下不多的两三家,而沙钢却因沈文荣几次超常规的决策,成长为国家特大型企业,2012年营收总额为2180多亿元。而个性强硬的他,也被外界封为“钢铁沙皇”。

干活拼命 爱听收音机

新来钳工与众不同

美国钢铁之王卡耐基说过,每一块钢铁都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命运。

翻看沈文荣的简历,这是一个从最基层钢铁工人做起的掌舵人,他熟悉并会操作炼钢的每一个环节。

他生于1946年,父亲早逝,兄妹6人与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只有三间茅草房。初中毕业后,他回家务农3年,后来又考上中专。1968年,他从江苏省沙洲县(张家港市前身)锦丰棉花加工学校毕业,进入镇上的锦丰轧花厂做钳工。

出身贫穷的沈文荣舍上力气埋头苦干。后来被选上当年轻干部,他更是没命地干,也不要奖赏。

但苦干中,沈文荣还是显露出一点与众不同。沙钢的老员工、现任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丁荣兴说,沈文荣刚工作时,一下班,总有一伙工人围着他,“身边的一些事,他能给你分析出很多道道。他还讲国家大事。那时候只能听收音机才能听到。”关注新闻,掌握经济走势——钳工沈文荣开始了在决策方面的“厚积”。

1975年,沙洲县提出发展工业,县办集体企业里厂房面积最大的锦丰轧花厂,被安排搞钢铁。

于是,时任厂长张耀生用东挪西借来的45万元买了一批二手设备,以原始的作坊作法生产出了第一批钢材。沈文荣奉命带29个员工出去学习炼钢,还是不改“吃苦爱好”,向对方提出增加工作时间,晚上也干,晚班由沙钢的人干,不要工资。

由于计划经济造成的短缺,尽管设备原始,产品也只有小圆钢、小螺纹钢、小角钢等七八种产品,但早期的沙钢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当时的苏南大地上,也到处都是沙钢这样的小钢厂。

1983年,钢铁厂正式与母厂轧花厂分开,曾参与轧钢车间建设的沈文荣出任钢铁厂副厂长和党委副书记,第二年7月,38岁的他被扶正。

每次花大钱都能赚钱

强硬决策少有争议

时逢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创业潮,经济环境活跃。如同那个时代崛起的诸多草根创业家一样,沈文荣也有着惊人的市场本能。

刚上台,他就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收缩产品线,将当时大企业不屑一顾而小企业又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各地的建房热潮,到1988年,沙钢已经建立起4条窗框钢专业化生产线,窗框钢产量达到13万吨,占有70%的国内市场。靠这,沙钢积累了第一批原始资金——1个亿。

几乎所有沙钢人都兴奋地准备坐吃窗框钢时,沈文荣又提出,把一个亿的积累全部拿出来,买下英国比兹顿钢厂一条二手设备,建设新的生产线,生产螺纹钢。

反对声中,沈文荣坚持己见:“就是设备买来运行不了,也要放在那里办成个展览馆,我自己在门口卖票,让同行都来学习沈文荣的教训。”结果,项目按期推行。

其实,沈文荣并不是莽夫。他私下里找了很多人做说服工作,阐述上马这条生产线的意义。这套设备1992年投产,恰逢邓小平南巡确立市场经济,国家迎来基础建设的高潮,不到三年就赚回了成本。

经历这几次成功决策,大家都服了沈文荣。再有什么“花大钱买风险”的事,只要沈文荣决定了,就少有争议。每一次都赚钱,大家慢慢形成了对沈文荣的崇拜。

沈文荣毫不否认自己的强硬,“不强硬,做不了企业领导。强硬是我的优势。但强硬不是专制,不是不听建议。我的三十多年一直在否定自己中前进。”

买下德国亏损钢厂

外媒惊叹跨洋搬迁

1992年10月,江苏沙钢集团成立,沈文荣任总经理。沙钢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继1993年13亿上马“亚洲第一炉”、1997年与韩国浦项制铁合作不锈钢板项目后,2001年,沈文荣再度作出惊人决定。

当时,他开始规划引进长流程生产线,因为当时短流程用的原料废钢要1000多元一吨,而长流程用的铁矿石每吨才400元,从长远看,沙钢可以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进入利润丰厚的板材市场。此外,沙钢码头经过多年经营已经颇具规模,具备了大进大出的能力。

而在此时的欧洲,德国蒂森克虏伯的“凤凰”钢厂因成本高昂濒于倒闭,管理层开始四处寻找买家。

沈文荣4月得知消息,5月就带队赴德。本来只想买一套热卷板设备的他,在仔细考察过设备状况后,决定把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连铸、连轧等整个环节的设备全部买下来。“凤凰”共有四家工厂,设备原值达20亿欧元,最终,沈文荣只为这套二手设备付出了3380万欧元。

英国《金融时报》如此描述当时的拆迁场景:安装在60米高厂房内的顶吹氧转炉,加工卷板长度超过一公里的热轧钢机,一部烧结机,一座鼓风炉……所有设备都用木条箱包装,塞进集装箱,装船启运,然后在长江口附近被拆箱,严格按照在德国的样子,一个螺丝也不差地把设备重新组装。

这是欧洲“战后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搬迁”,设备总重达25万吨,而详尽解释重新组装过程的文件则达40吨!

这促使英国《金融时报》前驻北京首席记者金奇开始探寻中国复兴的能量之源。与沈文荣交流的结论,最后被他写进了一本畅销书——《中国震撼世界》。

“一吨钢不及一盘菜”

转变模式精细管理

相比当年的大规模大手笔,如今的钢铁行业日子并不好过。“现在行业内平均卖出一吨钢的利润只有区区几块钱,比不上一盘炒菜的价钱。”

尽管如此,对钢铁,沈文荣还是有充分的自信。他对自己每一次的判断深信不疑,包括这次。“必须转变经济思维模式。要从量的增长转移到精细化的管理上来。”

这种精细,体现在成本控制上,就是一个字:抠。沙钢的成本控制几乎是中国所有钢企中最严厉的,行业内有一个不争的说法,如果沙钢都赔钱了,那就没有赚钱的了。

沙钢的老员工丁荣兴记得,有一年,沈文荣逛到沙钢旗下的新材料公司负责修建的一个大坝工地。听说招标价是450万元后,沈文荣没说话,围着工地走了两圈,回去了。

第二天,新材料厂总经理被叫到沈的办公室。没商量,直接命令,“大坝重新招标,控制在150万元以内,下面混凝土,上面用我们的钢渣,比什么都结实。”

结果,重新招标后,130万元拿下。

沈文荣对成本的控制,业内闻名。在沙钢厂区,至今见不到一个专职的卫生人员,各区域各车间和单位的工人划分打扫。沙钢的领导层人员占沙钢总人数不足10%。在国有钢企,这个数字可以达到20%,乃至30%。有段子说,有钢厂来沙钢参观后直接裁掉1500多人。

沈文荣对“抠门”一说,不同意。他觉得做企业就得抠。“不抠怎么赚钱?”他总是对下属副总们说,“我们是民营企业,做不好也没人救,工人没工资,我们只能去跳长江了。”

“我不是红顶商人”

有人说,沙钢的幸运和沈文荣的“红顶商人”身份有关。

有心人注意到,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沈文荣的身份是一个集体企业老总,到了2002年11月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时,他已经转变为一个民营企业家了。

这与沙钢的改制密切相关。2001年,沙钢改制,集体持股25%、职工持股30%、领导层持股45%,其中沈文荣个人持股17%。两年后,沈文荣又购买部分集体股份,个人拥有的股份达到29.98%,真正控股沙钢。

而在沈文荣担任过的职务中,最受关注的是1997年担任中共张家港市委副书记。

对此,沈文荣说,“当时那个年代就是这样,这是政府对你工作的一种肯定。我只是挂名,办公室没有坐过半个小时,没有利用这个职务办事。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企业。如果要从政,二十年之前就可以从政了。”“我不是红顶商人。商人和政府不能走得太近,不能和某个官员特别好,也不能走得太远,疏远了也不好。”

“年轻人一定要吃苦”

2013年福布斯富豪榜上,66岁的沈文荣,拥有13.5亿美元身家。但生活中的他毫无富豪气息。

他不打高尔夫,不上商学院,不度假。合作公司在其考察之余请他游览当地风景,沈文荣一坐上游览车,头一歪,睡着了。

他的唯一爱好除了钢铁还是钢铁,难怪有人戏称沈文荣是“钢痴”。他曾说,不干钢铁了,做其他,可能还没有自信了。

信奉“年轻人一定要吃苦”的他为了节省上下班时间,至今习惯住在公司旁边的宿舍楼里,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筒子楼,六七十平方米,地板连瓷砖都没铺。

(综合《中国周刊》《中国企业家》《中国冶金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