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老总董明珠的成长故事3

2017-08-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几乎所有经销商都大吃一惊--一个位子还没有坐稳的销售经理,一天之内,竟毫不犹豫地扔掉1.5亿元的年销售额,而她却说:"我绝不允许他们扰乱市场."对董明珠,朱江洪

几乎所有经销商都大吃一惊——一个位子还没有坐稳的销售经理,一天之内,竟毫不犹豫地扔掉1.5亿元的年销售额,而她却说:“我绝不允许他们扰乱市场。”

对董明珠,朱江洪感慨地说:“她是个好人,就是嘴巴不饶人”。

董明珠的成功,跟她的“一根筋”性格密不可分。她可以为了大原则,得罪自己的亲人,被视为“六亲不认”;她可以为了工作而放弃所有的爱好,希望将来离开格力后还能有人记得她。

对经销商铁骨铮铮、决不妥协,对亲戚朋友同样丁是丁、卯是卯。董明珠寂寞而艰难地前行着。

“在格力的15年中,我对得起公司,对得起客户,也对得起自己,惟独对不起家人,尤其是我的儿子。我要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就好了,也许那样儿子会更幸福。”董明珠把双手捧于胸前,粲然一笑,“不过,这都是瞬间的想法。”

她于2001年4月坐上格力总经理的位置,并于200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万人瞩目。风光的一面是许多人都能看得见的,生活的艰难却并非人人皆知。因为坚持自定的原则、凭良心做事,她得罪了许多人,特别是她的亲人。

谈起自己的家人、儿子,董明珠就有一种深深的歉意,但她并不后悔。

那是在1995年货源紧张的时候,一个经销商找到董明珠的哥哥,希望通过他的关系拿到3000多万元的格力空调,按2%提成给他。经不起诱惑,哥哥从南京千里迢迢赶到珠海,不料却被妹妹无情地拒之门外。家里人都对她的六亲不认感到不可思议,特别是帮她照看儿子的妈妈。

董明珠1954年出生于南京,兄弟姊妹七人,她排行老幺。“家里所有的成员都指责我,我不服,就和他们顶嘴。”

她原来在一家化工研究所做技术工作。然而命运多舛。正当她憧憬的幸福生活刚刚展开的时候,丈夫却病逝了。那年,她30岁,儿子两岁。她咬紧牙关,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6年后的一天,36岁的她突然离开南京,南下到深圳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搞管理,将8岁的儿子留给了年迈的母亲。

1995年,她由格力最基层的业务员升为经营部部长,能够为亲人做一些事了,没想到“人一阔就变脸”,竟连哥哥都不认了。

“有人认为是体制问题,你是国有体制,给你家人做生意,最起码涉嫌为私人谋利吧?你对所有的经营者、合作伙伴的公平性就出现了偏差,你的诚信在其他99%的人心里产生了危机。我把哥哥拒之门外,虽然得罪了他,但我没有得罪经销商。”

9年后对《时代人物周报》说这番话,她激动地摊开双臂,感慨万端。而这种感慨瞬间即逝。她的面容显出倦怠之色。

“也就是这些事,有人说我牺牲太多,家里的亲情已经没有了。但你失去的只是一个小局部,你得到的是一个整体,你使一万多员工受益。就像细胞,我为我的亲人谋利就像是一个坏细胞,如果坏细胞不清除,蔓延开来,你这个人可就要得癌症。我要做一个健康的细胞。”

说着话,她的目光落在办公室东头。那里摆放着气派的大班台,桌子后面是一排柜子,占满了整整一面墙。中间的透明玻璃柜门里除了一些书籍和文件夹,就是几张她与国内外要人的合影。在显著的地方,放着她与儿子的合影。

还有一张是她在溪边戏水的照片,露肩的深蓝色条格裙装,白色旅游鞋,蹲在溪中的石头上,撩起水花,笑得异常灿烂。对于喜欢穿漂亮衣服的她来说,这样悠闲的时光太珍贵了。

她至今孑然一身。“也许是她与丈夫的感情太深了,她心里根本容不下第二个人,也许是她没有遇到她爱的人。”接近她的人说,“她现在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事情。”

如今,她的儿子已经21岁了,正在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求学,“明年就毕业了”。谈起儿子,她的语气和目光里都充满柔情。

董明珠的辛劳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应该说,她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登上了普通人一生都难以达到的高度。2003年,一家民营企业老板以年薪5000万元来挖她,被她一口回绝,理由是:“我每年至少得为你挣回5000万,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