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纬教育扶贫 教育扶贫是最直接的精准扶贫

2017-11-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我国首部教育扶贫蓝皮书暨<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正式发布.该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组织

近日,我国首部教育扶贫蓝皮书暨《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正式发布。该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报告立足于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的时代背景,聚焦教育扶贫,适应当前国家脱贫攻坚精准教育扶贫的需要,对中国教育扶贫重大现实问题作了专题研究。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逐步推进,教育扶贫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蓝皮书指出,教育扶贫的目的是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获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是一种内生式的扶贫脱贫方式。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刘传铁认为,“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

不让学生因贫辍学

随着开学时间的到来,四川省华蓥市高峰岩村的贫困学生小梓毓特别开心,近日,她在父亲陪伴下,前往学校报到,除不交学杂费、免去营养餐费外,还获得每学期500元的助学金。同她一样的华蓥市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到大学,今年春季开学,均享受到相应的费用免除和助学金。

“2016年,全市156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所享受的资助金均已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华蓥市教育科技体育局局长马庆茂告诉记者,全市无一名学生因贫辍学、因学举债。

在采访中《慈善公益报》记者发现,贫困家庭无力使子女接受更多教育,教育受重视程度不够,贫困家庭的经济水平较低,许多家庭无力支付孩子上学所需学杂费用,不少贫困地区的学校贫困学生占比较大,他们往往因为家庭无力负担上学所需的费用而正在或即将面临辍学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长安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把不断加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财政支出中必须确保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不断地改善办学条件,只有这样,教育扶贫的意义才能够体现出来。

对于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来说,有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才有“翻身”的希望。一个孩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将来就有可能带动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村庄脱贫致富。

教育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事实上正是从“输血”到“造血”的一大跨越,那么如何才能保证“造血”的持续性呢?《中国教育报》主编姜乃强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说:“教育扶贫就是造血工程。要想保证‘造血’的持续性,一是在目标上保公平,明确贫困地区教育同国家同步发展的目标;二是资源配置上向贫困地区倾斜;三是通过综合配套的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从教。”

要做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换,我们还有很多困难和障碍需要克服,就如同蓝皮书中指出的,在基础教育投入、基本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配备、贫困家庭接收教育意愿、教育管理水平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完成情况等方面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慈善公益报》记者从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的《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中获悉,今年教育部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2017年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深入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整体水平。

教育部规划司司长谢焕忠表示,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好学前教育幼儿资助、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中职免学费和普通高中、中职学校、高等学校国家资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