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成绍兴 绍兴新昌县董村:“典章”使村民自治规范高效

2018-03-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昨天(10月31日),记者走进地处偏远的绍兴新昌县沙溪镇董村,只见村容整洁,不少老人在村活动室打牌.看电视,好不悠闲自在,其乐融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有7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万元."村支书俞春国这样介绍.昔日的穷山僻壤已脱胎换骨,许多人把董村面貌的改变归功于该村的治理机制--"董村典章".党员中心户结对解民忧"没有党员结对,就没有我安稳轻便的工作."65岁的村民陈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言语中流露出感激之情.陈建平家里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村委主

昨天(10月31日),记者走进地处偏远的绍兴新昌县沙溪镇董村,只见村容整洁,不少老人在村活动室打牌、看电视,好不悠闲自在,其乐融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有7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万元。”村支书俞春国这样介绍。

昔日的穷山僻壤已脱胎换骨,许多人把董村面貌的改变归功于该村的治理机制——“董村典章”。

党员中心户结对解民忧

“没有党员结对,就没有我安稳轻便的工作。”65岁的村民陈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言语中流露出感激之情。陈建平家里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村委主任梁本火安排他经销切割石材的刀头,以及村里的清洁工作。这样一来,陈建平每月可以拿到1200元收入。

这只是6年前董村创建党员中心户制度,结对低收入农户,帮助村民脱贫的一个例子。

根据党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长,董村的党员中心户分为杨桐组、经济发展组和脱贫组三个组。

10月27日上午,支委陈良波来到村民陈生荣家查看杨桐树叶的健康状况。陈良波所在的党员中心户有20名党员,基本都是杨桐的专业人才,他们的任务是为全村1000多亩100多户杨桐种植户做好病虫害防治、杨桐销售等工作。去年,这些杨桐种植户每户的杨桐收入在万元以上。

决策监督都听村民的

在董村,做什么事都是“董村典章”说了算。这个典章对村务决策、村务管理、村务监督以及责任追究等,8章24条把规范治村讲得清清楚楚。根据村务决策规定,董村所有建设项目的最终决策权都交给村民。

全村有60周岁以上的老人386人,其中留守老人有100多人,民政部门有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项目政策,要不要建?听村民的。建设方案在村两委会讨论通过后,最后由村民代表会议开会决定。如今,一处面积达800多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建成,有休息室、图书室、医疗卫生室,还有餐厅,老人只要花上一两元钱就可以在这里享受午餐。

今年7月开工的村污水处理工程,村两委会先讨论拿出方案,再由村民代表、全体党员讨论决定,然后报镇招投标中心招标。工程质量和进度实行专人全程监督。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管道选择地不合理、水沟挖得不达标、施工窨井深度不够等情况。村民发现后及时向施工监督员反映情况,立即叫停施工,并作出限期整改。整改后,由县农办牵头的污水处理督查组对工程建设作了表扬。

“3 X”调解村民零上访

“我们村里有纠纷不跑远路、不用打官司,矛盾就地化解。”许多村民说起“自创的枫桥经验”,脸上有自豪感。

村民嘴里所说的“枫桥经验”就是“3 X”调解模式。“3”是指调解小组由3个人组成,其中1人为组长,由村调委会主任担任,另外2名组员由纠纷双方在村调解员中各选1人担任;“X”是指镇纪委、综治办等调处纠纷相关的职能部门和人员。这种模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对于邻里纠纷、吵架打闹等事件,可以在田间地头等事发地及时有效解决。

今年5月,董村外泄下自然村村民柴某因为山界问题和邻居产生纠纷,两人互不相让吵了起来,矛盾愈演愈烈,最后还动了手。

为防事态进一步扩大,柴某家人赶忙找村调委会要求调解。村支书俞春国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山林现场,先基本平息双方的火气,然后将他们带到村委会办公室,让两家人按程序各自选择了调解员,迅速组成调解小组进行调解。最终,在俞春国和2名调解员的调解下,柴某和邻居达成了和解。

有些纠纷村调解小组解决不了,还可以根据需要,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建成“3 X”调解庭,开展专题调解。

“其实在农村,很多矛盾的起因往往都是很小的事情,我们在主动、及时介入后,再让当事人自己选择信得过的调解员进行妥善处理,大多数纠纷还是能够及时化解。”俞春国说,“‘3 X’模式操作简单,把以往等纠纷找上门转变成主动参与、及时控制,有效避免了因矛盾激化而引发其他刑事案件和群体性械斗等事件的发生。”

自去年9月实施以来,董村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起,调解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高达100%。“3 X”调解模式真正做到了从源头上消除矛盾,被老百姓誉为身边的法庭,实现了矛盾不出村,事事有着落,村民零上访的可喜景象。(曹连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