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华的外孙 李文华给我捧哏:董凤桐讲述他和侯宝林李文华的过往情谊
李文华给我捧哏:董凤桐讲述他和侯宝林李文华的过往情谊
文化新闻
“您跟侯宝林老师那么熟,为什么不拜他为师呢?”记者问道。“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当时我和很多相声人都相处得很好,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所以我很害怕别人看到我就说‘他是侯宝林的徒弟’。直到有一天,侯老让我和他的徒弟李维信一起去哈尔滨演出,但由于家里有事,我没能去成。那次我错过了最好的一个机会。”
“文华是个好人”
1960年,全国业余文艺汇演开始筹备。董凤桐专门写了一个相声取名《女英雄》。侯宝林决定为董凤桐选一个好的“量活”(量活捧哏的意思)来搭档这个相声,可是找来的七八对相声演员都不怎么让人满意。侯宝林想了想说:“还是找文华来吧!”
文华就是李文华。
董凤桐早就在业余演出中认识李文华了,但是彼此并不熟悉。从那以后,董凤桐便和李文华有了“亲密接触”。为了排好《女英雄》,董凤桐和李文华同吃同睡,把词背得滚瓜乱熟。董凤桐说:“李文华是个认真的人,为了一段曲子里的一个字音,他可以头顶着墙想一宿,最后想不出来又去找专家讨论。”说到这,董凤桐立刻摆开架势唱了几句,77岁的老人声音依然洪亮,曲调依然清晰。
《女英雄》的第一次审查长达25分钟,审查组给出的评价是“太长了”。于是,董凤桐做出了修改,第二次减到了17分钟。可是,审查组又给出了评价“时间可以了,但内容不够。”
董凤桐回去想了又想,最终采取加快语速的办法,在17分钟左右说完全部内容。那次的全国业余文艺汇演总共9个节目,其中有500人的大合唱、700人的大型歌舞,只有董凤桐和李文华的相声是人数最少的一个节目。相声被安排在文艺汇演的休息时间之前,可谁知道,掌声笑声一直不断,原定17分钟的段子硬是被董凤桐和李文华说到了27分半。
加上另一个15分钟的小段子和最后被迫“再来一个”的迷你段子,董凤桐和李文华总共表演了40多分钟,而整个汇演就只有2个小时。
那是董凤桐相声生涯的高峰期,和李文华的合作让他进入巅峰。“一个人好的‘量活’和一般的‘量活’真是不一样。”
半生边疆
1964年,董凤桐被发派到新疆。在那个年代新疆没有相声,也没有人知道董凤桐是个相声演员。将近40岁的董凤桐一直想回北京。
七八年后的一天,相声演员殷文硕从乌鲁木齐到北京见到了侯宝林,侯宝林得知殷文硕在新疆,对他说:“凤桐也在新疆呢,你去找找他,把他弄出来。”就这样,董凤桐从南疆调到了乌鲁木齐市曲艺团,一直坚持着相声表演。
“我的眼睛是青光眼,动了手术后,就不常写东西了。”说着,董凤桐拿起身边的毛巾擦了擦眼睛。现在,董凤桐不过是一个77岁的普通老头,左邻右舍只知道这个老汉说了一口北京腔。除了新疆相声界人士,几乎没有人知道董凤桐曾经是个相声演员。对于自己和相声的这段不解之缘,董凤桐说:“我一生都爱相声,直到现在我都爱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