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范镇能步入仕途全靠欧阳修岳父的赏识

2018-04-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宋范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早年和薛奎相识,得到了他的赏识,被聘为幕宾.之后薛奎入朝,把范镇也一起带到了京城.到了京城,范镇的文章马上就得到了当时京城的名

北宋范镇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早年和薛奎相识,得到了他的赏识,被聘为幕宾。之后薛奎入朝,把范镇也一起带到了京城。到了京城,范镇的文章马上就得到了当时京城的名士的赞赏。不久,他就中了进士,任主薄。因为才能出众和正直的性格,被升到了知谏院当起居舍人。

范镇在影视剧中的形象

宋仁宗皇帝在位多年却没有子嗣,他一心渴望有个亲儿子来继承他的江山,但是总不能如愿。所以大臣们都非常担心,想让皇帝尽快确立储君的人选。然而,这件事牵涉很广,谁也不敢率先提出来。只有范镇,为了立储君的事三次面见皇帝,十九次上书,据理力争,为此头发和胡须都白了。最终在和韩琦等人的努力下,宋仁宗才确立了养子赵曙为太子。

后来,王安石推行新法,造成了宋王朝民不聊生的状况。范镇极力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又五次上奏反对。使得王安石十分生气,亲笔写奏章反驳。范镇见自己斗不过王安石,就主动请退。

请退后,范镇游历山水,怡然自得。先后下长江,到荆襄,由此写成了三百多首山水诗。

直到公元1085年,宋哲宗继位,王安石新法被废,重新启用旧臣。范镇也因此被启用,但这个时候他已经快要八十岁了,婉拒了皇帝,没有去就职。宋哲宗并没因此甘心,又改授他为蜀郡公,这才让他勉强去就职。公元1087年,范镇忽然得了重病去世,享年八十一岁。死后,赐谥号忠文。

薛奎识范镇

薛奎是北宋时期的名臣,还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岳父,字宿艺。范镇,字景仁,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曾和欧阳修一起修订《新唐书》,跟他们一起修订的还有范祖禹、范冲,所以后代史学家有把他们三人成为“修史三范”。

薛奎画像

而薛奎识范镇的故事,类似于伯乐识马的故事。而范镇能步入仕途,也有薛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话说有一年,薛奎来到四川当太守,见到了成都华阳人范镇,两人经过一番密切的交谈之后,薛奎发现范镇这个人才华横溢,不禁对他很是赏识。于是薛奎就把他聘到自己的府邸里,让他当了自己的儿子们的老师。但范镇并没有因此而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每当他经过薛奎的门前时,总是一阵小跑,以表示对薛奎的尊敬和谦虚。他每天出门的时候,他都坚持自己一个人步行,既不需要坐轿,也不需要府里的人接送。就这样一年多后,薛奎府的守门人甚至不知道他竟然是太守的座上宾。

不久之后,薛奎回朝,把范镇也一起带到了京城。当别人问他,这次在四川当太守有什么收获时,薛奎答道:这次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个非凡的人,将来他的文章一定可以闻名于天下。

果然不久之后,范镇的文章确实传遍了京城,连当时京城的名士看到他的文章,都惊叹不已。又过了一段时间,范镇在京城科举考试的时候,果然高中状元,便开始步入了仕途。

范镇和范仲淹

范镇和范仲淹两人都北宋时期的名臣,而且还是名震一时的文学家,最主要的是,两个人都姓范。但是,这两个人其实没有什么亲戚关系,甚至连师徒、朋友关系怕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同僚关系。

范镇在影视剧中的形象

范仲淹,字希文,在公元1015年中进士,和韩琦、狄青等名人生活在同一时期。当时正值北宋和西夏交战,夏景宗李元昊连年对北宋用兵,而北宋却连连战败,对此一筹莫展。在公元1040年,范仲淹被任命到西夏,和韩琦一起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在他守卫西夏的时期,多次挫败李元昊进攻大宋在西北防线的阴谋,并采取“屯田”制,和西夏打起了持久战,让西夏占不到丝毫便宜。终于在庆历年间,穷兵黩武的西夏迫不得已向大宋求和。公元1043年,范仲淹被调回京城,任参知政事。他积极主张推行新政,实行改革。公元1045年,新政改革失败,范仲淹被贬。1052年,范仲淹病重。这时他却被任命为颖州知州,他带病上任。结果走到半路就病逝了。

范镇,字景仁,四川成都华阳人。在他年少时,被太守薛奎赏识,得意进京。不久高中状元,步入仕途。因为他正直敢言和政绩卓越,被升至知谏院。当时因为宋仁宗没有子嗣,迟迟不肯立太子。为了这事,范镇多次给皇帝上奏,让他尽快确立太子的人选。他不怕得罪皇帝,先后上书十九次,待命百日,连头发和胡须都白了。之后范镇在政治上拥护司马光的新法,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因此得罪了王安石,被贬。公元1087年,范镇病逝,谥号忠文。

综上所见,范镇和范仲淹虽然同朝为官,但他们的关系并不是很深,更没有什么亲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