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德生的老婆 荣德生曾造102座桥 “荣老板的桥”能保就保一下

2017-08-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日前,读者陈惠初向本报反应,锡山区锡北镇有两座"古桥",均为著名实业家荣德生先生所造.但因为近年来道路的变迁与整修,桥梁的作用已不复存在,已近废弃.但"桥虽然没

日前,读者陈惠初向本报反应,锡山区锡北镇有两座“古桥”,均为著名实业家荣德生先生所造。但因为近年来道路的变迁与整修,桥梁的作用已不复存在,已近废弃。但“桥虽然没用了,但毕竟记录着这片土地的兴衰”。当地不少村民希望能将这两座桥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成为锡北镇历史的一个见证。昨天上午,在陈先生的指引下,记者对这两座桥进行了现场采访。

方村桥:只能“远望”,无法“接近”

陈惠初首先将记者带到了锡北镇方巷村附近的一处荒地,“前面就是方村桥,但现在我们只能在远处看看,想要走到桥上去很困难。”由于天气潮湿,不一会儿,一行人的鞋底就沾满了泥巴。最后只能站在荒地尽头的一个小土堆上,远远地眺望方村桥的“真容”: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是一座坡度与跨度都不大的小拱桥,桥的两边筑有护栏,但护栏上护栏早已不存,桥下的小河还在流淌,但两岸的道路已不复存。只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

以前方巷村的居民要去镇上,这座桥是必经之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小的方村桥已经不能够承受车辆的过往了,经过多次整改,方村桥终于被废弃。与方村桥基本平行的地方,有一座现代水泥桥梁。而在方村桥不远处,就是城际高铁。飞驰而过的火车,与这座最终被荒芜的小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旺家桥:进了农业生态园

离开方村桥,陈惠初又带着记者来看旺家桥,“据说这些桥都是当年荣德生庆祝60大寿时建造的,当时一共造了60多座桥。”陈惠初告诉记者,住在附近的村民,特别是老人对这些桥都十分的熟悉。荣德生“祝寿建桥”的故事也是代代相传。

旺家桥坐落在锡北镇劲风村附近,记者看到在一片正在施工中的农业生态园,园中有一座与方村桥相仿的老桥。和方村桥一样,旺家桥的一侧已被堵死,同样失去了交通功能。但旺家桥保存的更好些,桥栏上的铁链基本完好,扶手处还进行了简单的粉刷。劲风村村委主任陆一舟表示,现在旺家桥是这个农业生态园的一部分,它虽然没有实用价值了,但会成为生态园的一个景观,被保护下来。

老桥应该作为地方象征保护

这两座桥是否有老人们所说的历史价值?需不需要进行专门的保护?为此记者咨询了无锡市史志办副调研员、地方史专家郁有满先生。郁有满介绍,荣德生当初在无锡及周边地区建造的桥梁总共有102座,目前原桥基本未改变的仅剩30座,剩余的有的被拆除重建,有的拆除后易位重建,还有的已不复存在。

还有只知桥名,找不到桥址的。方村桥与旺家桥还属幸运。他认为,这些桥在建造工艺和规模上并无太大的过人之处,所以这些桥的实际存在价值远不如荣德生造桥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更大。

这些桥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消失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所以除了一些比较有名,建造工艺相对复杂的桥,如宝界桥之外,其他的小桥,如果都将它们保护起来,意义并不大。“但是,并不是说这些桥就应该被随意的拆除,从地方性区域性的角度来说,这些桥毕竟陪伴了附近的村民很长一段时间,承载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所以还是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对其进行纪念。

比如桥虽然被荒废了,但仍然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保护,在桥旁竖座石碑,标明桥名、桥址等,这对一个地方区域内的文化保护是十分有价值的。”(记者 钟楠)

链接“百桥公司”与“千桥会”

无锡民间关于荣德生做寿造桥的传说已久,其中最权威属《无锡市志》载,“民国17年(1928年)起,荣德生、陆培之、薛南溟、祝兰舫等组成‘千桥会‘(后称‘百桥公司’)、集资建造大公桥等。至民国26年(1937年),共建成大小桥梁88座,因日军侵占无锡而中止。”《梅园豁然洞读书处文存》中有《千桥会造桥记》,其中列举了所造的88座桥名。

所谓的“会”,是当年流行的一种集资组织。“千桥会”实际是由企业家和乡绅组织的一个为百姓造桥,从事公益事业的松散组织。而“百桥公司”是计划的实施机构,其负责人是贾茂青和朱梅春,这两个人是荣氏多年依赖的建筑管理与技术人才。

研究者认为,事实上,尽管荣德生以至荣氏兄弟对这些桥梁的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其中也有不少本地其他乡贤缙绅的贡献。譬如大渲口的兴隆桥,现存的碑铭就记载着,这是由大渲在外工作的人士组成的“渲社”集资造的。而蠡桥、鸿桥、大公桥也都有着其他人建造过程中资金不够,再请荣德生出资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