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田千里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有位海南将军叫庄田
6月,艳阳高照。记者走进万宁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的右边,矗立着庄田将军的半身铜像,后面就是庄田将军纪念馆。馆内收集的大量图片、文字资料,再现了庄田将军生平。
据烈士陵园里的工作人员介绍,1994年,万宁人民在烈士陵园里建造了“庄田将军纪念馆”,这是万宁市为数不多的几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庄田将军原名庄振风(周恩来为其改名为庄田),1906年出生于海南万宁龙滚镇文渊村。1926年在新加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入苏联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1931年回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瑞金红军学校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军模范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第三师政治部主任、红九军团第三师七团政治委员、第二十二师六十五团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第三十九团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军大学教导师第三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战争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队队长、抗大第三分校大队长、教育长、陕甘宁边区考察团团长。 1940年9月中共中央派其回海南,历任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副总队长、琼崖东区军政委员会主任、中共琼崖特委常委、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琼崖区党委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副司令员,粤桂边纵队司令员、桂滇黔边纵队司令员,1947年至1948年任越南国防部军事顾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庄田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教育长、副校长、海南军区兼第四十三军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副省长、广州军区顾问、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55年,庄田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离职休养,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1992年4月25日在广州因病逝世,终年86岁。
遇引路人 在资本家货轮上成长加入共产党
在中国人民军队中,有两名中将,他们都是归侨将领,又都是海南人——这就是庄田和卢胜。 庄田是家中唯一的男孩,1923年秋,为了谋生,庄田和村里一些青年背井离乡,飘洋过海到新加坡。
后来经老乡多方介绍,好不容易才在荷兰资本家经营的“生什”号货轮上找到一份烧锅炉的工作。在船上,庄田接触到一名叫黄宜敦的老工人,庄田把黄宜敦当作自己的挚友和启蒙老师,但他并不清楚黄宜敦的真实身份。
原来,黄宜敦是这艘船上地下党支部的书记。 在黄宜敦的耐心教育下,庄田的思想觉悟逐步得到提高,心中的疑团渐渐打开,他开始懂得,要从根本上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改变工人所处的悲惨地位,必须彻底推翻人剥削人的罪恶制度。
党支部经过近一年时间对庄田的考察教育,根据他平时的良好表现,决定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3月的一天晚上,“生什”号轮地下党支部在岸上一个秘密地点召开会议,正式接纳庄田为中共党员。
从此,他便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里一名忠诚的战士。入党以后,庄田诚恳地接受党的指示,积极从事党的工作。不久,他被党组织派到英国和丰轮船公司“丰平”号轮工作,并任党支部书记。他组织海员工人俱乐部,积极向海员工人宣传革命道理,激发海员工人的革命热情,培养了一批海员工人骨干。
苏联学习 回国后在红军军政学校担任教官
1928年和192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海员曾举行过两次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家压迫剥削的罢工斗争。党组织决定由庄田担任罢工的总指挥。斗争取得了胜利,迫使资本家无条件地接受了海员工人提出的要求。经过革命斗争的实践,庄田的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斗争中迅速锻炼成长。
不久,在新加坡的我党组织负责人通知庄田,党中央为了迎接全国武装斗争高潮的到来,决定从产业工人中选拔一批经过斗争考验的同志,到莫斯科学习军事,为我党领导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培养骨干,上级认为庄田符合这个条件。
在莫斯科步兵学校里,学习的任务很重。既要学“步兵操典”、“野外执勤”、“射击教范”、“兵器学”、“地形学”、“战术学”、“筑城学”等十多门课程,同时训练生活也很紧张,很少有自己支配的时间。
尽管这样,庄田还是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坚持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如十八世纪著名军事家拿破仑、苏沃洛夫等人的著述,以及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1930年底,他以各科全优的成绩提前毕业。 1931年春,庄田结束了在苏联的学习生活,秘密回国到达上海。周恩来代表组织安排庄田到刘伯承等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军政学校当教官。领受任务后,庄田便从上海出发到江西瑞金红军学校报到。
红军学校的校长刘伯承在百忙中接见了他。 庄田被分配在第一连任二排长。他工作积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军事人才,他不但想方设法授好课,还深入到训练场加强对学员的训练指导。
他根据红军的作战特点和实际需要,帮助学员掌握进攻、防御、追击、退让、侦察、警戒等战术手段和原则。短短三个月内,庄田的表现就得到了刘伯承和学校其他领导同志的肯定和器重,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大批学员毕业后都成为革命队伍的骨干,不少学员在革命战争中成长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