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两方面了解它的症状和医疗方法
一、冠心病的症状
临床症状
根据其临床症状,冠心病可分为5型:
1.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 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在老年人。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使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心肌梗塞型: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常达数小时。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病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心脏性猝死可发生在那些貌似健康的人身上,这里主要说的是冠心病中的一个类型,叫做不稳定斑块,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很小,没有堵塞血管,所以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但是,斑块会突然破裂,破裂以后,会在局部形成血小板、红细胞组成的血栓,很大,而且同时冠状动脉痉挛缩窄,出现严重缺血。然后,大面积心肌梗死,死掉了。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体征
一般早期无明确的阳性体征,较重者可有心界向左下扩大,第一心音减弱,有心律失常时可闻及早搏、心房纤颤等,合并心衰时两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等。
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表现:
1 因急走、爬坡、上楼、负重、寒冷、饱餐、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而发生心绞痛,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发生。
2 疼痛在胸骨后中部或上1/3处,可放射到左肩、左上臂疼痛,但也可在胸骨下部、上腹部、左侧胸部、左颈、下颌等部位疼痛。
3 疼痛为一种压迫感、沉重感、紧束感、灼烧感等。
4 疼痛发作大都持续2~3分钟,最长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5 情绪激动诱发者,随着心平气和之后可以消退
6 体力活动诱发心绞痛者,在运动停止后常在短时间内缓解。硝酸甘油舌下含化通常可在3分钟内,使心绞痛发作停止。否则,应怀疑心肌梗塞。
二、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冠心病的按摩治疗
冠心病除了采用药物、针灸等治疗方法外,按摩治疗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医生或患者家属如能正确地施行按、压、揉、推、拿等手法,同样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穴位和按摩手法简介如下:
(1)点按内关穴。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旁络三焦,其经络循行路线起于乳旁,外走上臂内侧,下行至中指指端。中医学认为,心经为本经,心包络经则与心经互相联络,心脏有邪,心包络直受其过,若心脏有病,可以反映于心包络经,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络经的重要合穴,所以能治冠心病等心脏病。当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时,用力不停点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
(2)揉灵道穴,灵道为手少阴心经的经穴,位于小指内侧腕关节上1寸(指中医的同身寸法)处。有人发现,约91%的冠心病患者,左侧灵道穴有明显的压痛。冠心病犯病时,可用拇指先轻揉灵道穴1分钟,然后重压按摩2分钟,最后轻揉1分钟,每天上下午各揉1次,10天为一疗程,间歇2~3天,可进行下一疗程。经观察,揉按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亦有改善。
(3)选穴膻中或背部两侧膀胱经之肺俞、心俞、厥阴俞等穴,用拇指作按揉法,腕推法,一指禅点按法,每次15分钟,每天1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强心药及其他药物。治疗一疗程后随访观察30例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者,结果,胸痛心悸、气短乏力、阵发性呼吸困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中医学认为:人体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冠心病患者在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的循经穴位,以前胸部的膻中穴,背部的心俞穴,均有较为敏感的压痛点,按摩这些穴位,能起到疏通气血,强心止痛的效果。特别是重按内关穴对于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的危急状态,及时救治病人有重要意义。
药物治疗
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主要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医师的指导下单用或者联合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1.心绞痛发作时治疗:发作时应该迅速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的现状,防止心肌因缺血发生坏死。
服用硝酸甘油:硝酸甘油1片(每片0.3~0.5毫克)嚼碎后舌下含服,1至2分钟后心绞痛即可缓解,如5分钟后疼痛仍无缓解可再含服1片。
服用心痛定:可治疗和预防心绞痛发作、抗心律失常作用。用法为每次1至2片,每日3次症状减轻后改为1片。
2.常规药物治疗:缓解期的治疗。
a)硝酸酯类和中药合剂等扩张冠脉。
b)应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组织剂缓解冠脉痉挛、降低心肌耗氧量。
c)应用ACEI类减低心脏后负荷。
再灌注治疗
即采取办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改善血液动力学,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有三种方法。
1.溶拴治疗:是通过静脉滴注溶栓药物,使血栓溶解,达到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的目的。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起病12小时内,费用低于介入治疗,但血管再通率稍低,存在一定的出血危险。
2.介入疗法: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将球囊导管通过血管穿刺置入狭窄的血管内,在体外将球囊加压膨胀,撑开狭窄的血管壁,使病变血管恢复畅通。这一技术应用于人体冠脉,可保证冠脉的通畅,增加了心肌的血供,降低心肌梗塞等引起的病死率。
3.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CABG的主要原理是使用自身血管(乳内动脉、桡动脉、胃网膜右动脉、大隐静脉)在主动脉和病变的冠状动脉建立旁路(“桥”)使主动脉内的血液跨过血管狭窄的部位直接灌注到狭窄远端,从而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
运动治疗
体育锻炼是冠心病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死亡率。患者可进行低中等强度的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有氧锻炼,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以内。在运动量上,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度的原则,并且注意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注意事项:在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病灶尚未修复时期不要运动。老年医学研究者提出,清晨3—8时之间是老年心脏病的危险期,此时血压最高,易中风猝死。如果此时进行不恰当的锻炼,特别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建议在上午10时左右或者下午3时左右锻炼最好。每次外出锻炼时,应随身携带保健盒(急救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