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骨红楼梦》爆红 却引发儿童教育戏剧的思考
国庆节期间,当大多数人都在外面看人山人海的时候,《小戏骨》节目组又发了一波大招,系列最新作品《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瞬间引爆网络,豆瓣评分稳居9.2,比前段时间的热播网剧《白夜追凶》还要高。
一群00后真的有那么厉害?
这已经不是《小戏骨》的第一部作品了,从去年的《小戏骨白蛇传》开始,剧组不断翻拍改编经典作品,在网络上引发连带的轰动效应。与常规剧作不同的是,剧中的演员全部由孩子担任。
沃特少儿戏剧学院负责人猫猫老师表示,并不是只有成人参与表演的作品才能广为传颂,最终能够让大众接受的,还是作品本身以及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
的确,《小戏骨》的作品虽然都是由00后出演,却意外地收获了超高的评价,网上甚至有人表示,这些孩子们的演技,比起流量小鲜肉来说,好了不只那么一点点。不论是儿童版的许仙与白素贞西湖相遇、刘三姐面对鬼子面不改色,还是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哀怨绵长,这些本身就是经典作品的改编版,收获了不少感动与泪水。
儿童最擅长模仿
对于孩子们在剧中的表演,有人表示质疑,孩子们缺乏生活的历练,无法体会角色真正内心变化,该如何表现角色?
猫猫老师表示,孩子其实拥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在没有经过人为引导的情况下,孩子们都会主动模仿周围一些事物的变化,这其实是孩子自我学习的一种过程。
有的家长虽然觉得小戏骨的孩子们表演非常好,但是又会觉得,反正我的孩子不会去演戏,也不想当明星,也不用接受戏剧相关的培训。其实,教育戏剧并不是培养孩子们的演技为目的,而是 通过教育戏剧的手段,培养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理解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猫猫老师介绍道,沃特少儿戏剧学院每年有数千位孩子接受老师们的培养,在教育戏剧中,老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将孩子们的自主能力发挥到最大。一个故事,没有标准的故事走向,孩子可以想象故事发展的走向,为什么会这么发展,甚至可以相互辩论,来决定故事的最终走向。这样的教学思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本质是鼓励孩子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能力。
教育戏剧的思考
教育戏剧并不是一个陌生概念,在欧美国家,通过教育戏剧的手段引导孩子思考和学习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一观点最早起源于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两个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
而在中国,教育戏剧的应用最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1995年,李婴宁和香港、台湾等少数几个人参加国际教育戏剧联盟会议,之后李婴宁老师出国学习并开始着力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引入和推广,引进国外专家讲学、交流和实践。
之后教育戏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孩子而言,这就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辅助孩子在各种知识领域快速学习以及提升巩固自己的方式。
沃特少儿戏剧学院猫猫老师表示,教育戏剧不是戏剧课程,它是一种教育方式,而这种方式必将成为未来10年内全球主流儿童教育手段。
据悉,沃特少儿戏剧学院是珠三角地区著名的儿童教育戏剧机构,主要面向3-12岁孩子,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辨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沃特少儿戏剧学院主办的2017我是主角沃特少儿舞台剧选拔电视大赛将于本周六在深圳南山区汇港购物中心举行总决赛。
最终获得前三名的选手将会获得由沃特少儿戏剧学院提供的30000元教育专属基金!入选的小团员将有机会参演原创国学音乐剧《夫子游》,原创儿童安全剧《小霸王的安全篇》以及原创音乐剧《孙悟空智斗牛魔王》的剧目排练。11月4日,本次决赛也将联合深圳卫视娱乐频道盛大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