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2晋尚书是好是坏 晋尚书向萧元启投降了吗
在昨晚电视剧《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的最新剧情中,荀白水被刺身亡之后,岳银川在京城求救无门,而这个时候身边的副将谭恒还发现了东湖羽林营的异动,他知道了皇帝萧元时已经非常危险,走投无路的他决定去向晋尚书求救,但是晋尚书却完全不相信他,究竟晋尚书是好是坏呢?
晋尚书虽然是兵部任职,但好像也没有实际的调兵权力。
岳银川可能是误判,婢女可能是瞎扯,跑去禀告,万一元启没造反,那他就算诬陷亲王还是和太后家有姻亲的亲王。首辅还是试探了几回才决定进宫的。
但是吧,他有自己能力,也知道岳银川有能力,荀白水刚领完盒饭不久,心里肯定清楚不全是捕风捉影,就是不敢赌上身家性命去负责。
之前情节能看出他是偏向长林的,他不落井下石,但是也不会站出来给长林撑场子。现在也是,元启真反,他应该也不会太快软骨投降,但是要他领头揭发他也不会干。瘟疫的时候他要是首辅大概就下不了封城的决定。
他只是有工作能力的一个吏而已,因此他只是不相信,无凭无据只凭几句话的确没有信服力。而且,人都有求安的心理。平旌荀大人,最初也是想不到他会谋反篡位,因此晋尚书应该是一个好人。
在最后的大结局中,萧元时姓名堪忧的时候,萧平旌及时赶到救了他,元时一句“平旌哥哥”让不少看预告的人泪目。
年少登基,没有了父亲,没有了伯父,连舅舅都被人杀害,元时心中惴惴不安,甚至对着飞盏说出自己“也许并非天命之人”。
这样一个孩子,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完完全全超出他这个年龄应当承受的范畴。当初萧歆跟平章说,希望平旌可以一生洒脱,不用去遭逢什么大变,当金陵城这个肆意潇洒的少年多好。而元时呢?没有人跟他说你可以一直不长大,在他父亲离开后只有庭生一个人还把他当孩子一样对待,可是庭生并不能陪伴他走太久,于是只能在临终前跟他说“你要快点长大”,每一个人都希望元时快点长大。
曾经的平旌对平章说,元时才十一岁,不应该被皇后管那么严格,所以元时最喜欢他的平旌哥哥了。
可是后来他的皇伯父离世,他的平旌哥哥隐居琅琊山,他的舅舅遇刺身亡……他只能逼着自己快点长大,所有人都在逼他长大,不希望他长大的是对他不怀好意的,在这么一个漩涡中元时该有多委屈啊。平旌还可以离开归隐,而元时注定要承担这江山之重。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最后长大了,在经历了这么多生死离别之后。
最怕英雄暮年,庭生如是;最怕少年一夜成长,平旌如是,元时如是。
时隔多年,从第一集蔺晨那一句“那个人”,到南境传来穆青的死讯,庭生的“那个人”,到庭生与平章在路原坟前的那句“先生”,到最后的庭生遗言“得遇先师指导”,终于有人把这个名字说出来了。
分析它的故事脉络可以看出,全剧依然可分三部分,分别迎战三个Boss:第一部分濮阳樱、第二部分荀白水、第三部分萧元启。面对三个Boss的战绩前两部分皆是败绩,最后一部分反败为胜、扭转乾坤。在情节的走向上,我原以为整篇故事相对分散,现在看来其实不然,三个部分说的是一件事:濮阳樱除去了萧平章,并且主观上为终极Boss萧元启引路;荀白水扫清了老王爷和萧平旌,客观上为萧元启的崛起铺路;最终萧元启踩在诸多肩膀之上乘势而起,但终究是悖逆篡权、不得人心,被主人公平旌击败,平旌捍卫了皇室江山和长林荣誉。
其实琅琊榜二的脉络和一真的是一脉相承,只不过正派角色皆变为反派了:濮阳樱类似于梅长苏;萧元启类似于萧景琰;庭生老王爷类似于谢玉。如此一分析,换做是反派视角,三部分的Boss分别就是萧平章、萧庭生、萧平旌及小皇帝,前两部分顺利进行,最后功败垂成。如果把正反派角色互换,任务使命和行事风格改为正义手段,且正义最终获胜,其实就是琅琊榜一的故事的翻版。